張肖林
摘要:我國具有悠久的養蠶歷史,通過眾多文獻的查閱,追溯我國的養蠶歷史最早為夏朝,從古至今養蠶行業在農業領域中占據著一定的比例,我國的養蠶行業一直以來都較為發達且養蠶行業的效益也較為理想,近年來我國“東桑西移”戰略的提出到落實,助推著我國的養蠶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關鍵詞:蠶沙;花生種子;有機肥;出苗
引言:
本文以實驗的方式展開分析,將蠶沙有機肥對花生種子的生長影響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最后通過實證研究對實驗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一直以來養蠶行業領域所產生的蠶沙并沒有被充分的利用,甚至存在部分地區的養蠶行業蠶沙未經處理隨意丟棄,對當地的環境和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蠶沙是農戶在養蠶過程中蠶所排出的糞便、殘桑等蠶坐墊料的統稱,蠶沙具備較大的農業利用價值,但是未經處理過的蠶沙含有病原菌,如果將其直接用作農業肥料則對農作物的生長會產生較大程度的影響,那么分析我國蠶沙有機肥利用率低的原因,能夠明確與蠶沙的處理和蠶沙有機肥的效率有直接的關系。
一、蠶沙有機肥研究與應用的意義分析
蠶沙有機肥的研究與應用能夠促進蠶沙資源化開發經濟價值的不斷提升,能夠順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戰略對農業行業領域所提出的要求,通知對于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存在著積極促進的意義。目前我國關于蠶沙有機肥的應用主要涉及到了三個方面,即蠶沙有機肥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蠶沙有機肥對農作物土壤性質的影響,以及蠶沙有機肥對農作物品質的影響。近年來學界與技術領域對蠶沙有機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蠶沙有機肥在白菜、菠菜等青菜作物的種植過程中使用蠶沙有機肥也能夠達到增加農作物產量的目標。目前蠶沙有機肥對農作物種子出苗和幼苗生長的影響尚未設定明確且較為一致的結果,所以本文以實驗論述的方式,以分析的視角開展實證研究。
二、實證研究
1、實驗材料與方法
將國內某區域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地點,試驗環節中所應用的種子為市場上購買的紅皮花生種子,花生種子投入實驗應用前進行了種子挑選,挑選的原則為形狀好、顆粒飽滿。實驗所應用的蠶沙有機肥處理方式主要為將蠶沙經過高溫充分發酵腐熟,并經過粉碎篩成粉末后制作成有機肥料。實驗所應用的泥土為黑土壤,通過對土壤理化性質的檢測能夠明確實驗應用的黑土壤為pH6.25, 有 機 質 5.31%, 全 N1.04g/kg, 全 P0.6g/kg, 全K7.88g/kg。 實驗方法為盆栽實驗,將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作為開展實驗的時間,相應的技術人員將泥土中的石頭,土塊以及雜草等選出,并將處理后的泥土與蠶沙有機肥按照相應的比例放置在花生栽培實驗盆中,隨后浸泡花生種子,水溫為室溫、水源為自來水。待花生胚根突破種皮時,將種子播于栽培盆中,深度為 0.5mm ~ 1cm。
2、數據測定
(1)栽培基質的PH值測定
取 10g 栽培基質中間內部的土壤,放入 100mL 的錐形瓶中,打上標記,然后加入 100mL 蒸餾水并攪拌,接著把錐形瓶放到 80r/min 下的水浴恒溫振蕩器振蕩 1h(溫度設為 25℃),然后取出錐形瓶,用 pH 計測定基質的 pH 值。
(2)形態指標和生理指標的測定
①出苗時間:播種后每天觀察記錄不處理的出苗時間。
②出苗率:播種后第 7 天統計不同處理的出苗率。出苗率(%)= 出苗數(株)/ 播種數(顆)×100% (1)
③葉數:播種后第 10d 統計每個栽培盆中所有花生的葉子數量,并算出平均值。葉數(張)=(S1+S2+…+Sn)/n
④株高:播種后第 10 天用卷尺測量每個栽培盆中所有花生的株高,并算出平均值。株高(cm)=( H1+H2+…+Hn)/n
⑤莖徑:播種后第 10 天用游標卡尺測量栽培盆中所有花生的莖徑,并算出平均值,測量位置為子葉上方。莖徑(mm)=( J1+J2+…+Jn)/n (4)
⑥葉綠素含量:參照《作物生理研究法》中的丙酮乙醇混合法 [16],取花生主莖頂部往下第 3 張新鮮葉,剪成細條。稱取 0.1g 左右新鮮葉放入試管中,加入葉綠素提取液 15mL,蓋上塞子,放在暗處,直到花生葉子完全變白,取待測液,在 663nm 和 645nm 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值。葉綠素總量(mg/g)=(8.04A663+20.29A645)× V/1000W(5)式中: A663、 A645 分別為葉綠素提取液在 663nm 和 645nm處測定的吸光度; V 為提取液體積 (mL); W 為材料重 (g)。
3、結果分析
本實驗所應用的泥土中蠶沙含量不一,通過試驗數據測定環節,明確了不同基質對花生出苗的影響。首先分析不同基質的PH值對花生出苗的的營銷明確蠶沙量較多的基質,栽培基質的PH值則相對較低,且PH值較高的花生栽培基質中花生的出苗率和出苗時間受其嚴重影響。其次通過各個花生基質中花生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導向為花生幼苗的葉數比較,基質中蠶沙有機肥的含量越高,花生幼苗的葉數越多,最后從花生幼苗的植株高度進行分析,一周內基質中蠶沙量較多的花生植株高度明顯高于全泥土基質的花生植株。
三、綜合評價
1、蠶沙與泥土的體積比小于或等于 1 ∶ 2,花生種子能正常萌發,當體積比小于 1 ∶ 2 后,會降低花生種子的出苗率,當體積比達到 2 ∶ 1 后,花生種子不萌。
2、蠶沙與泥土體積比為 1 ∶ 3 時,花生苗在株高、莖徑和葉數上都優于其他組,葉綠素含量隨著生長的時間增長而逐漸高于其他組。
3、添加有蠶沙的實驗組的可溶性糖含量隨著生長時間的增長而逐漸高于純泥土的對照組,蠶沙量越多,其可溶性糖含量越高。而針對出苗率低一級未出苗的實驗組,可能是因為添加蠶沙的量多,造成栽培基質的 pH 過低,對花生種子產生毒害,從而導致出苗率較低或不能出苗。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學界并沒有針對蠶沙有機肥對花生種子出苗的影響界定一個明確的定論,但是通過本次實驗能夠確定,蠶沙有機肥與泥土的混合比例對于花生種子的出苗時間和出苗率存在直接的影響。蠶沙有機肥中所含有的氮磷鉀對于農作物的生長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還需重視蠶沙有機肥與泥土比例的合理配置。
參考文獻:
[1]葉平.蠶沙有機肥對花生種子出苗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南方農機,2019,50(10):77-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