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強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天津 300222)
馱英水庫工程包括:攔河壩、溢洪道、導流泄洪隧洞、灌溉發電引水隧洞、渠首電站廠房、壩后電站廠房、過魚設施、施工交通道路等。灌溉發電引水系統由進水塔、引水主洞、調壓井等構筑物組成。
進水塔位于壩軸線上游約380 m處的左岸岸坡位置,為岸塔式結構,塔高47 m,主洞全長1249 m。引水主洞為有壓隧洞,調壓井布置在隧洞樁號GY1+134.000 m 處,采用阻抗式。調壓井開挖頂高程為237.0 m,井底高程190.818 m。其中高程237.0~232.0 m 段開挖直徑為14.84 m;高程232.0~216.9 m 段開挖直徑為13.84 m;高程216.9~199.548 m 段開挖直徑為13.40 m;高程199.548~197.048 m 段 開 挖 直 徑 為13.40~3.50 m;高 程197.048~190.818 m 段開挖直徑為3.50 m。調壓井開挖過程中采取系統錨桿加掛網錨噴支護的初期支護方式,后期進行井筒混凝土襯砌。
洞身段以Ⅴ類、Ⅳ類圍巖為主,洞段巖體褐紅色中厚~厚層狀泥質粉砂巖、夾砂巖、粉砂質泥巖。岸層產狀:N40°E,NW∠36°,砂巖、粉砂質泥巖,接觸帶巖體由于水的作用易發育軟弱破碎帶,易形成塌方,存在較大的施工難度。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豎井開挖選用爆破與非爆破技術相結合。調壓井高程237~232 m 段采用明挖方式開挖并設置C25(2)W4F50混凝土護壁井筒,為確保施工安全,必須施工完成該護臂井筒后方可進行232 m 高程以下豎井段的開挖工作。232 m 高程以下先采用液壓反井鉆機自上而下開挖導井。導孔與下部引水隧洞貫通后,改裝擴孔鉆頭自下而上進行擴孔形成導井,導井直徑為1.4 m。導井開挖完成后進行3.5 m 的溜渣井開挖,溜渣井從上向下擴挖,溜渣井貫通至底部引水隧洞后,全斷面擴挖至設計要求。豎井擴挖段石方采用手風鉆自上而下進行開挖,利用已開挖的導井從井底出渣,2 m3側卸裝載機裝渣,10 t自卸汽車運至棄渣場。
爆破開挖過程中,為保證施工安全,每循環爆破完成后需由上而下對井室逐層支護加固,支護措施主要包括:安裝系統錨桿、掛設鋼筋網片及噴射混凝土。
(1)系統錨桿安裝。每循環擴挖完成后及時施做系統錨桿,利用YT-28 手風鉆沿井壁造孔,在豎井高程237.000~197.048 m 段范圍井壁安裝L=4.0 m 的Φ25 mm 系統錨桿,間距為150 cm×150 cm,梅花型布置,錨桿安裝方向應徑向且垂直于巖石結構面。豎井高程237.0~232.0 m段的錨桿外露長度距設計開挖面為620 mm,豎井高程232.0~216.9 m段的錨桿外露長度距設計開挖面為120 mm,豎井高程216.9 m 以下的錨桿外露長度距設計開挖面為100 mm。網格梁節點處的錨桿錨入網格梁250 mm。
(2)鋼筋網片掛設。系統錨桿安裝完畢后及時掛設鋼筋網,鋼筋網采用Φ8 mm 鋼筋網片,鋼筋網網孔尺寸為15 cm×15 cm,布置于整個井室360°范圍內。為了方便施工,將鋼筋網加工成1.2 m×0.9 m的網片,網片搭接長度不小于20 cm,點焊焊接。鋼筋網根據被支護圍巖面上的實際起伏密貼巖面鋪設,與錨桿外露端頭連接牢固,并在錨桿露頭部分布設鋼墊塊扣住鋼筋網,用螺栓鉚定牢固,保證錨網系統整體受力。
(3)噴射混凝土施工。噴射混凝土標號為C25(1)W4F50,噴護厚度為10~12 cm,采取濕噴工藝。噴射作業應連續進行,分層、分段、分片作業,噴射順序自下而上。分層噴射時,一次噴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5 cm,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噴射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超過1 h 后再噴射,應先用風、水清洗噴射表面。在開挖后及時進行初噴混凝土,復噴根據開挖工作面的地質情況分層、分時段進行作業,以確保噴射混凝土的支護能力和噴層設計厚度。噴射混凝土終凝2 h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為7 d。
調壓井高程196.61~200.75 m范圍內的井壁及阻抗孔與隧洞襯砌交接處1 m范圍孔壁不允許設置施工縫,其余段可3~5 m 設置一道水平施工縫,調壓井襯砌均不可設置豎向施工縫。調壓井襯砌先由下向上澆筑高程192.318 m~200.800 m 段混凝土,HBT60 混凝土泵輸送入倉,ZN70 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為確保人員施工安全,分別在高程200.800、220.000 m 處通長預埋I20 a 工字鋼@0.5 m,上方滿鋪5 cm木板形成工作平臺,正常自下而上進行高程200.800~220.000 m、220.000~238.100 m 段襯砌混凝土施工,采用滿堂腳手架、組合鋼模、鋼管圍檁形成環向圓形模板體系,3條Φ30 cm溜管環向布置自上而下輸送入倉,ZN70 人工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調壓井高程190.156~192.318 m段后期與洞身段襯砌混凝土同倉施工澆筑,以確保結構整體性。
豎井洞挖作業嚴格參照《水工建筑物地下開挖工程施工規范》(SL 378-2007)及《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SL 721-2015)的要求,監理部要求施工單位項目部從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技術及質量保證、安全措施、應急管理等方面嚴格按批準的施工方案層層落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確保了施工中未發生安全事故。施工單位主要采取了以下保證措施:
由項目副經理統一負責工程調度指揮,選調優秀的管理人員和素質過硬的技術骨干,充實技術力量,做到統一行動,步調一致,與項目各部門全力配合,做到齊抓共管;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施工需要,組織多臺性能優良、先進的施工機械設備和富有經驗、高素質、成建制的優秀專業隊伍投入本工程施工;做好物資供應和后勤保障工作。
實行工期責任考核制,制定周、旬、月、季及年度施工計劃,把進度計劃落實到班組,按期考核,從上至下推行工期、質量獎懲責任制;每周召開工程協調分析會議,安排布置工程任務,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項目部負責領導堅持跟班作業制度,深入一線跟班作業,及時了解進度動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3.1 施工技術工作方面
在分部工程開工前編制科學、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指導書,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將施工技術及要求及時傳達至作業班組;按業主、監理批準的技術方案實施工作,杜絕由于技術方案不當造成停工、返工等;根據施工特點和實際情況對技術方案不斷優化和創新,確保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和高效性。
3.3.2 質量管理工作方面
(1)豎井施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工程技術部組織技術員、質量員及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最終確定合理的施工方式、施工時序,明確注意事項;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規范及標準進行。
(2)施工過程中做到“六不施工,三不交接”。六不施工即:不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測量和資料未經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不施工;隱蔽工程未經聯合簽證不施工;未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或批準的工序不施工。三不交接即:無自檢記錄不交接;未經監理工程師或值班技術員驗收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
(3)堅持三檢制,以工序質量控制為基礎和核心,嚴格工序管理,檢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認真做好每道工序的檢測和記錄,利用檢查、測試、試驗、跟蹤監督等手段控制工序活動的各種投入要素和環境條件質量。
(4)對質量問題嚴格處理,不留隱患。對于施工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遵循“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監理部通過召開質量問題專題會或者現場教育會等多種形式,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和責任心,對出現的重大質量問題,剖析質量體系運作和質量控制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認真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質量意識,并落實整改措施。
鉆機操作人員由身體健康持證人員擔任;操作人員要熟悉反井鉆機的構造和技術性能、安全操作規程,并掌握保養和基本維修知識;開機前應先檢查制動器性能、鋼絲繩接頭、各緊固件及機身安裝情況,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排除;鉆機吊裝時嚴禁違章指揮起吊,指揮信號要準確,避免指揮信號錯誤導致誤操作傷人;導孔貫通前3~5 m至導井反向擴孔結束時,在豎井底部落渣區設置安全警戒,警戒區域內嚴禁人員進入,防止塊石墜落傷人。
為規范豎井施工應急管理工作,切實加強施工現場豎井涌水、突泥、坍塌等事件的應急管理,及時有效的采取緊急措施,控制事故災害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損失,要求施工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明確責任。事故一旦發生,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根據本預案指揮處置程序,立即組織實施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行動,并及時向上級單位和地方政府部門報告。
通過廣西馱英水庫樞紐及灌區工程調壓井施工的實踐,嚴格執行各項施工要求和安全保證措施,較好地解決了開挖支護中遇到的難題,施工至今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達到了預期的安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