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組織部
南京市把加強黨建引領作為商圈市場繁榮和諧的重要保障,制定加強商圈市場和商務樓宇黨建工作意見,明確12項任務舉措,厘清工作路徑,著力把經濟發展“高地”打造成城市黨建“高地”。
商圈是城市最富活力、最具人氣的區域,也是“兩新”組織最為集聚、最為活躍的區域。近年來,南京市委堅持把加強黨建引領作為商圈市場繁榮和諧的重要保障,抓統籌強基礎,抓創新促共贏,實現黨建資源、經濟資源、社會治理資源和文化資源的聚合效應,形成推動區域發展的“紅色引擎”。
南京商貿綜合體數量每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速,現有大小商圈64 個、商務樓宇287 幢,入駐“兩新”組織約3.3 萬個。每個商圈市場是一個“小社會”,每棟商務樓宇是一個“小氣候”,“小社會”連著“大社會”,“小氣候”影響“大氣候”,如何把經濟發展“高地”打造成城市黨建“高地”,是南京一直積極探索的重點。

遵循規律定向發力。針對商圈中各類組織變化頻繁、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特點,以及黨組織覆蓋粗放化、黨務工作者隊伍薄弱化、黨員管理簡單化和黨建活動單一化的“四化”問題,南京從市級層面制定加強商圈市場和商務樓宇黨建工作的意見,明確健全組織體系、選優配強班子等12 項任務舉措,厘清工作路徑。今年推出“商圈黨建活力指數評價指引”,明確組織活動豐富、資源有效整合、引領商圈發展等7 個方面評價要素。同時,將商圈黨建工作納入全市黨建工作要點,作為市對區黨建考核量化指標,推動各區各有關方面抓細抓實、抓出成效。

龍頭牽引示范帶動。2011 年,南京市選擇被譽為“中華第一商圈”的新街口商圈作為試點,成立全省第一個商圈黨委——新街口CBD 黨委,創新創建多層次、扁平化、融合式組織平臺,探索形成“黨委統攬、區域協同、支部引領、黨員行動”的城市商圈黨建新路徑。今年,針對新街口商圈地域分屬三個行政區的實際,成立新街口商圈黨建聯席會,高標準建成新街口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推進新三角融合、新領域覆蓋、新活力引領等“六新”行動,全力打造南京商圈黨建“樣板”。2019 年,新街口商圈規上企業銷售額超過500 億元,居全國各商業街區之首。新街口CBD 黨委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涌現出新百集團黨委和全國黨代表朱愛華、全國勞動模范呂雪瑾、中國杰出創業女性肖梅等一批全國、省市先進集體和個人。
全域聯動集聚合力。南京市遴選13 個重點商圈作為市級聯系點,逐個制定任務書、計劃表,專項推進,變“一枝獨秀”為“春色滿園”。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建立商圈黨建工作定期報送機制,開展商圈黨建擂臺賽。搭建板塊與商務、文旅、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的共建平臺,逐步形成“黨委統籌、黨商議事、部門支持、多元合作”的良好局面。推進商圈內群團組織建設,通過組織同步設置、活動同步開展,實現了黨建工作由“黨內”向“黨外”延伸。
針對商圈“兩新”組織的特點和運行規律,南京市系統性構建黨建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抓牢抓實“兩個覆蓋”。
立足共建共融,筑牢紅色堡壘。縱向上,構建“街道黨工委—商圈綜合黨組織—基層黨支部”三級組織架構,形成街道主導、板塊協同、聯動推進的工作機制。采取“1+N”模式組建商圈黨組織,即以商圈市場或者商務樓宇為單位建立1個綜合黨組織,統籌推動“兩新”黨組織應建盡建、工作全面覆蓋。橫向上,打破商圈內各類資源壁壘,通過建立黨建聯盟、簽訂共建協議等方式,有機鏈接商圈服務監管部門、駐地單位、產權單位黨組織,把不同系統、分布松散的各類黨組織集合成為“縱向隸屬、橫向聯動”的黨建共同體。目前,全市共建立45 個商圈綜合黨組織,覆蓋“兩新”組織2.5萬個。
立足專職專業,培育紅色力量。通過民主選、上級派等方式,選優配強商圈綜合黨組織書記,同時吸收商圈內重點單位、重點企業或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任副書記、委員,通過社會化選聘、專業化培訓、分等級認定、專職化管理,建立一支講政治、懂業務、高素質、專業化的商圈黨務工作者隊伍。新街口商圈組建商圈黨建專家團,以從事黨建工作40 余年的黨建專家伏健章為帶頭人,會集“大國工匠”王南石、南航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以及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徐水蘭等黨建專家,打造最強商圈黨建智囊團。江寧區百家湖商圈社會化招聘6 名黨務專員,專職指導服務商圈“兩新”組織黨建工作。
立足互學互促,激活紅色細胞。針對商圈黨員人員難集中、信息難交流、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等問題,線下打造集黨建展示、組織生活、政務服務、實境體驗等為一體的“有溫度、聚人氣”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同步在商場、樓宇建立若干黨群服務驛站,讓商圈黨員找陣地、找組織“舉步可達”。線上運用“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等手段,將黨建活動資源置于身邊、將黨務工作手冊置于指尖、將組織生活動態置于“云端”,讓商圈黨員參加組織生活“觸手可及”。“紅領·匯杰”樓宇黨建空間,打造紅領思想家、紅領夢工廠、紅領藝術館、紅領公益堂、紅領樂活匯五大黨建產品,將黨的理論滴灌進樓宇、進企業、進頭腦。鼓樓區金陵匯紅色街區黨委開展“網上主題黨日”“掌上微課堂”等系列“初心論壇”,讓黨員教育更接地氣。
南京市全面構建黨建服務商圈“同心圓”,把各方資源擰成“一股繩”。
深化“協同效益”,建立運轉“聯動”的工作機制。普遍建立商圈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秉持“有事大家多商量,聽聽商圈要什么”的原則,召集區域內知名商戶、大型企業、樓宇物管以及職能部門共同參與,以協商凝聚“最大公約數”,提高資源“輸出效率”。棲霞區建立商圈黨建陣地輪值機制,黨群組織每季度輪流擔任輪值主席,組織召開商圈聯席會議,構建了“10 分鐘黨建服務圈”。
優化“集成服務”,壯大效益“聯創”的磁場效應。南京市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并聯商圈資金、人力、物流集聚優勢,推行企業行政許可、招商推介、排憂解難“一站式”服務,員工就業、創業乃至相親成家均可“一攬子”解決。六合區在長江路商圈成立黨員志愿服務站,可提供88項網上辦理政務服務。
奏響“誠信之音”,營造品牌“聯保”的良好風尚。南京市推動商圈市場、商務樓宇建立自律誠信機制,制定誠信行為準則,開展黨員商戶“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主題活動,組織開展黨員示范街區(樓宇)、示范店、示范崗和星級黨員商戶等各類創建。秦淮區在夫子廟步行街商圈創新推出“夫子廟誠信二維碼”服務,接受市民游客監督。浦口區建立商圈“黨員經營戶—黨員誠信經營戶—黨員經營示范戶”評價掛牌機制,黨員商戶憑積分享受合作商戶消費優惠。蘇寧易購線上力推“黨員示范店”,推行“黨員網商”身份標識、公開黨員信息格式、黨員示范店標準等“三統一”,引領誠信經營。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南京在全市商圈開展“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筑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突擊行動,助推商圈重現活力、商業迅速復蘇。
引“先鋒力量”為“防疫旗幟”。開展“防控疫情、黨員先行”行動,引導黨員挺在前、做表率。玄武區成立“黨員顧問團”,在商圈企業中開展“走進大樓門就是一家人”企業補貼申請政策、創業指導、融資貸款等宣講活動。建鄴區江東商圈組織盈科律師事務所黨支部組建以12 名青年黨員律師為骨干的律師防疫工作志愿團,全天候、全方位為防疫工作者和企業提供專項免費法律服務。

轉“支持禮包”為“產出紅包”。各商圈黨組織了解企業所急、所盼,既當“紅娘”又做“保姆”,在最短時間內幫助企業“恢復元氣”。南京市私營企業聯合黨委出臺助企復工復產20條以及企業資質延期辦理14條,全力服務商圈企業復工復產。雨花“中心薈”商圈為25家優質商戶“紅色背書”,開展優質商戶產品和服務進樓宇、進社區行動60 余次。江寧區百家湖商圈黨委及時出臺物流補貼、招工獎勵等支持制造業企業復工8條舉措,解決企業員工返崗、復工復產等實際困難。
化“困難危機”為“黨建紅利”。南京面對疫情帶來的暫時困難主動求變,在全國首推消費券促消費,實施一系列促消費組合拳,強化科技對傳統消費模式和業態升級的支撐作用,再次讓人氣“聚”起來、消費“火”起來、夜晚“亮”起來。江北新區橋北商圈舉辦“直播帶貨,金融助力——加持小微企業疫情中突圍戰勝疫情”等活動,邀請創業、金融等領域“大咖”在線交流營銷策略、金融政策、合同簽訂等,幫助企業轉變思路、找準市場。今年3 月,新街口商圈和市商務局聯合策劃“放心出門 點亮新街口”活動,推動消費市場復蘇和夜間經濟發展,共策劃新消費各類主題促銷活動30 余場,5 月份開始各大商場消費額與去年同期持平并逐步上升,國慶黃金周6 大商場實現銷售總額6.3 億元,同比增長16%,今年11月被授予“全國夜間經濟示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