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瑤
問題的提出
剪紙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也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剪紙活動不僅能促進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受到美的熏陶、教育,發展其創造力,而且還繼承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那么,如何激發小班幼兒在剪紙活動方面的興趣,讓幼兒體驗剪紙藝術帶來的快樂呢?結合教學實際,我以為幼兒提供多種形式藝術工具材料為突破口,通過創設剪紙的環境,來培養幼兒對美的敏感性,萌發其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并以此為契機,挖掘多種藝術的綜合教育功能,激發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我確定了“如何激發小班幼兒剪紙興趣”的課題研究。
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采取行為研究。
觀察法: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采用座談、問卷等形式進行。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研究的范圍及對象
本研究的范圍及對象:臨河里幼兒園小班幼兒30名。
關鍵詞的界定
興趣:是個體以特定的事物、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生的積極地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度和情緒。興趣能夠起到對未來活動的準備作用。它可分為很多種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文所指的興趣主要是幼兒的直接興趣,即由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的特點直接引起的興趣。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剪紙: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等。文中所說的剪紙藝術是指用剪刀進行簡單圖案的剪紙。
研究的內容
通過為幼兒創設環境,采用多種教育有機結合的方式,增加幼兒藝術方面的審美的視覺感受,發展幼兒對美育的思維創造和情感體驗。同時,尊重幼兒自主性的實踐體驗,收獲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進而提升剪紙水平,激發幼兒對剪紙產生的興趣。
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兩年(2018.6-2020.5)
準備階段:(2018年6月-2018年9月) 參加科研學習及培訓,更新觀念,結合課題進行文獻研究,了解課題研究的現狀,并對研究對象進行客觀分析,采用訪問座談和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做到心中有數。
實施階段:(2018年9月-2019年12月) 一是結合研究對象在科學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客觀分析,擬定措施,采用探索性研究法展開實施,通過觀察和個案分析,確定措施的有效性,發現問題調整相關策略。
二是學習研討借鑒先進經驗,調整實施策略,分階段有主題進行實施,因材施教,將個別教育、分層教學、真正理解融為一體,開展實踐活動。
三是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隨時積累研究資料,適時歸類進行分析,調整實施計劃,保證研究的順利進行。
總結階段:(2020年1月-2020年5月) 適時調整研究計劃和實施策略,對研究材料進行篩選,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眾所周知,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點。要想使幼兒的剪紙技巧獲得發展,重要的是激發其興趣。如果幼兒對剪紙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主動運用感官去看,去動腦想,動手操作,積極探索,這樣就能激發其剪紙的潛能。那么如何讓幼兒面對不曾了解的剪紙活動,并對它產生持久的興趣呢?
創設剪紙環境,激發幼兒剪紙興趣 剪紙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藝術種類。它具有源淵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但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卻非常陌生。因此,教師首先就要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剪紙環境,讓幼兒欣賞一些我國著名剪紙藝人的剪紙作品,感受濃郁的民族氣息與氛圍,用環境影響幼兒,讓幼兒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
采用多種形式,提高幼兒剪紙興趣 在剪紙教學中,如果采取強制性的教育方法來約束或是訓練幼兒,不僅不會激發幼兒的興趣,相反會使幼兒感到壓抑、厭倦和畏俱。所以,我根據小班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有趣方式來培養幼兒的剪紙興趣,讓幼兒高高興興地投入到剪紙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幼兒的剪紙興趣。
具體措施有三:一是將剪紙活動與其他教育領域有機結合;二是將剪紙活動貫穿于自主性游戲活動中;三是通過體驗成功,激發幼兒剪紙興趣。
幼兒通過剪紙活動,其有意注意的時間長了,觀察事物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也提高了。總之,剪紙活動促進了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剪紙特色活動的開展,讓我認識到,民間剪紙在幼兒美術教育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美術教育的價值。它在培養孩子耐心及細心結合,動手與動腦結合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臨河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