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一位藝術家畢生竭力的進行著繪畫創作的同時,生活經歷對自己的繪畫語言與繪畫體系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就荷蘭偉大的后印象主義畫家文森特·梵高的繪畫作品《星月夜》為例進入梵高的繪畫世界,體會他在繪畫中怎么表達自己的情感,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真、善、美。
關鍵詞:梵高;情感表達;生活經歷
一、生平簡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cent van Gogh,1853—1890),表現性的后印象主義畫家。出生在荷蘭鄉村一個福音派傳教士的家中。24歲之前,曾在海牙、倫敦、巴黎等地的古匹爾畫店當店員。后來成為傳教士,在比利時西南部的博里納日礦區傳教。比他小四歲的弟弟提奧在巴黎掙錢,愿意在經濟上支持梵高從事藝術創作。于是,1880—1881年,梵高有機會在布魯塞爾學習解剖和透視等。梵高的油畫往往選用貧困的人,而風景也是深色和憂郁的色調。《吃土豆的人》是他喪父后在傷心的情感中畫出的,成為他在荷蘭時期的重要作品。在他生命的最后六年,梵高作為一位極其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
動蕩、痛苦、悲慘這就是他的一生。他的痛苦是精神病和癲痛引起的,這樣說并非不準確。和盧梭、波德萊爾一樣,梵高強烈地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個失敗,自己備受生存之苦。他總是那么焦慮不安。藝術已使他從自我中超脫出來。他能夠戰勝病體,至少可以不去多想它。
二、作品內容
《星月夜》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國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油畫,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1889年5月8日, 梵高的瘋病又一次發作。與高更發生爭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此后, 他被送入了圣雷米的瘋人院。 其間, 他仍然勤奮作畫, 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畫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時的繪畫, 已完全地趨于表現主義。在他的畫上, 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樣翻騰起伏的圖像, 充滿憂郁的精神和悲劇性幻覺。油畫《星月夜》便是他該時期的代表作。 他住院一個月后,畫了這幅畫,畫中的村莊就是圣雷米。
梵高畫這幅《星月夜》的時候是喝了苦艾酒的,所以當時他出現了幻視、畫里出現了七輪明月,歪歪的月亮,旋渦式的月亮也有。而且柏樹都是螺旋式瘋長的,比例不符合現實。但是正是這幅畫,使得了很多人喜歡梵高,這幅畫真的很感人,表現了星月的夸張變形,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巨大的旋轉星云,巨大的星空,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的橙色月亮,也許畫家會有幻覺和幻覺,應該是在悲傷中看到的。通過這幅畫,梵高傳達了人類作為一個浩瀚宇宙的精神,不是為了表現人類微小的外表,而是為了讓人感到恐懼,仿佛漂浮在天空中的星月在旋轉和舞動。像一朵盛開的花,溫柔的樹枝一點也不害怕,掛到了天上。大柏樹爬上云端,枝葉如黑火般舒展,傳達著作者內心的壓抑和壓抑。它顯示了他的痛苦和掙扎。
沒有人能想到當時梵高心里的所思所想,可能那個晚上他看到的真的是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個瘋子”失去的很多,可是他在繪畫上面卻獨樹一幟,把生活給自己帶來的窘迫、痛苦還有“高更的離開”都伴隨著那飽含激情、濃烈的筆觸印在了畫布上。
三、《星月夜》中的情感表達
《星月夜》是一幅抽象畫,在解析這幅繪畫作品的同時我們從梵高此前的生活經歷入手,再來發現他畫中表達的情感。
在寫給同樣是畫家的好友埃米爾·伯納德的一封信中發現了一些端倪,在這封信中,梵高講述了1888年他和高更在阿爾勒一起度過的,從秋到冬的9個星期。“當我們一起住在阿爾勒時,我有那么一兩次放任自己去嘗試用那種抽象的方法作畫,但后來我發現那使我迷惑,就好像在欺騙自己一樣。這一次,我又讓自己用抽象的方式去描繪那些碩大的星星,但真的,我做不到,這就好像我永遠都不可能碰到那些星星一樣,我做不到。這又是一次失敗!我再也不想嘗試哪怕多一次了,真的,夠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梵高在刻意改變自己的繪畫風格。
我認為從這種前后反差來看,很明顯,梵高在進行瘋狂的自我懷疑:他時而質疑那種抽象虛幻的表達,時而就像提線木偶一樣,被驅使著進入一種激烈的創作狀態,肆意的描繪著自己腦中的夢魘。到后來梵高為了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把自己最近畫的一些畫,比如麥田、橄欖樹、自畫像等等郵寄給自己的弟弟提奧看能不能賣掉換取一些生活費,也有其中的《星月夜》,但后來因為郵費不夠又帶回家去。由此可以看出梵高對這幅畫并不是特別滿意。
在《星月夜》這幅畫中可以看到夜空下面安靜睡著的圣雷米村莊,夜空上面掛著的星星與月亮盤旋交錯,像流水一樣流動起來,表達了梵高內心的波動,自己在改變風格,在繪畫著自己內心。如同畫中的星月一樣狂放、飽含激情,下面黑色中慘雜著橙色,猶如火苗一樣爬到了月亮之上。畫面是唯美的,是動人的,是讓人一眼看過忘記不了的。當時的梵高生活窘迫、朋友離開。心中的壓抑和痛苦或有著對未來的展望都表現在了美麗的圣雷米村莊。如同黑火一樣的大柏樹直掛云霄,或許也有著梵高渴望在畫壇中有著一席之地的體現。
四、結語
在《星月夜》中你會被梵高筆下的星月所吸引,它們是活的,是流動的,流向了觀賞者的眼睛里,鮮活不加調配的顏料抹在了畫布上。安靜的村莊中像火舌一樣的柏樹沖上了云霄,讓你在安靜中突然感覺到危險。作為表現主義的先驅,梵高給后世的影響是巨大的。當我在第一眼看到這幅《星月夜》時內心是激動地,也是為什么以這幅作品進行論述的原因。梵高的偉大可能就是體現在這里吧。他能夠通過他的畫作讓人們不由自主的想去了解這幅畫背后的故事。
從基礎繪畫語言來看,這幅畫從構圖、色彩、藝術特色都與眾不同,在開創自己新的風格時,不管梵高是不是幻覺中進行創作,他把自己的情感在這幅畫中旗幟鮮明的表現出來那就是好的。
在未來從藝之路上,我們也要本著真情實感進行繪畫創作,對自己的主觀世界加以表達的探索。這樣才會從本質上打動評論家、觀賞者,打動自己。
參考文獻:
[1] 楊建飛主編,500年大師經典色彩風景{M} 北京,中國書店,2015、22-23、
[2]喬會根編著,世界名畫全知道 超值全彩白金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01,第382頁
作者簡介:
陳杰(2000.2.22—),男,漢,山西省晉城市,本科,研究方向:繪畫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