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瑩
(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第二學院,江蘇南通,226500)
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2015年江蘇省啟動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承擔了其中的“全能型鄉村幼兒園教師協同定向培養”改革項目建設。“全能型鄉村幼兒園教師協同定向培養”改革項目要求全面深化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培養,培養出的師范生不僅要綜合素質過硬,還要保教全能,不僅要專業基礎扎實,還要有較高的研究能力。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又發布《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提出要培養情懷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勇于創新教學、善于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含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下同)教師。[1]
近年來,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為高等幼兒師范學校帶來發展機遇,而生源數量增加帶來的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問題,又給學校的人才培養帶來巨大的壓力。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學院作為培養幼兒園教師的搖籃和南通地區幼兒園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吸收了大批生源。在這樣的形勢下,輸送高質量幼兒師范畢業生的任務艱巨,機遇與挑戰并存,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核心素養必然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課題。
語言是幼兒教育五大領域中的重要一方面,語言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發展至關重要。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承擔著啟蒙幼兒的重任,學生的語言素養將直接影響著學前教育的質量?;谶@樣的現實,本文結合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第二學院的實際,以及筆者在幼兒語言活動指導實踐上的探索,從幼兒的語言核心素養培養目標、要求和實際達成情況出發,參考國外的全語言教育,對幼兒師范生的語言核心素養進行研究,從語言素養達標的角度進行思考,探討學前教育專業語言素養的目標、要求及達成。
世界經合組織(OECD)2003年發布的《核心素養促進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會》報告中正式提出核心素養概念,世界各國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研究也初步展開。2015年,我國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課程改革應以核心素養為核心。
2016年,教育部頒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含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其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2]
語言核心素養在這里是借鑒了幼兒發展的五大領域的說法,是結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總框架(圖1)[2]文化修養中的語言與溝通方面的要求而提出的,但是這個說法絕對不是片面的,視角也不局限于語言一個領域,而是以語言兼具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學科特點,整合其他領域,進行跨學科的素養培養,使學生在經歷長時間的、系統而復雜的學習活動和心理過程后,獲得相應的思維與能力,從而使得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基礎核心素養能遷移到其他學科中,促進學生社會參與等方面的自主發展。

圖1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總框架
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總框架以及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筆者認為培養學前專業師范生的語言核心素養,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生活的科學》一書中指出,每個人“都必須解決我們所說的人生三大問題——社交問題、工作問題和愛情問題”。[3]社交是人生首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體現出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性,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總框架中將語言與溝通放在首位不謀而合,所以溝通與交流是培養學生語言核心素養首要的任務。
溝通是通過人或事物之間的雙向交互形成的,人們可以通過與他人或他物的交流,對自我想法進行表達,同時對他人的言論進行理解。溝通能力是現代人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作為未來幼兒教師的幼師生必須掌握的技巧。
幼兒進入幼兒園后,接觸最多的是幼兒教師,也非常容易受到幼兒教師的影響。教師要走進幼兒的心靈深處,就要與幼兒交流,給予幼兒關心與愛護,同時也要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幼師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呢?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做了以下嘗試:第一,充分利用教師口語課進行專業的教師口語訓練。第二,利用自主技能訓練課,在晨訓、午練、晚修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輪流組織訓練,保證與班級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第三,開展每月風采活動,分小組對學校的教學名師、學習標兵等進行采訪,并組織宣傳。
幼兒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才能促進幼兒的社交能力和智力發展,才能成為卓越教師。
每個國家的語言都是這個國家文化的凝聚,尤其是我們的漢字,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漢字橫平豎直,正如中國文化無限伸展,漢字方方正正,彰顯中華兒女的正直。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但是語言屬于文化的范疇,語言只是文化的一個方面。這里所說的文化內容是指語言的學科內容,參考《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的語文核心素養,筆者認為,幼師生的語言核心素養也可以從低到高依次遞進: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高雅的言談舉止。
其實,各國在制定幼兒早期語言學習標準時都有共通之處,如在對語言能力的認識上,都突出語言的運用,突出幼兒的學,體現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都強調讓幼兒主動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強調語詞思維;都關注語音意識,關注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都提倡早期閱讀等。這些和我國義務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相似,同時也給幼師生指明了語言文化指導方向。
那么,如何促進幼師生的文化內容發展呢?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做了以下嘗試:第一,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基礎進行知識積累和文化熏陶。第二,利用早讀課進行誦讀、普通話訓練。第三,開展各種座談會、讀書交流會、專題沙龍等活動,進行演講、談話、講述,促進幼師生語言技能和語言學科能力提升。
幼兒教師只有努力豐富自身的文化內容,才能做幼兒的榜樣,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才能成為卓越教師。
當人類批判性地思考時,必定會進入這樣的心理狀態:客觀、謹慎、挑戰他人觀點。創新思維與批判性思維不同,批判是對已有的觀點或事件進行思考,而創新思維卻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常常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這兩種思維方式不屬于任何學科,它們體現了人的思維水平,是知識積累和思維能力的彰顯。筆者將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放在語言核心素養里討論,是將這種思維定位為一種探究工具和教育的解放力量。
如果將幼兒的核心素養進行排位,健康、探究應排在前列,因為健康的體魄才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而勇于探究是幼兒必備的一種精神。幼兒教師要想在保育工作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這種精神,加強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如何培養幼師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呢?筆者將舉例說明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的嘗試。
《犟龜》是一本有趣的繪本,講述的是烏龜淘淘永不放棄的故事。淘淘聽說獅王二十八世要在獅子洞舉行盛大的婚禮,邀請了很多朋友參加,淘淘很想參加,但是擔心路途遙遠,自己的速度趕不上婚禮,他思考了一夜,慎重地決定帶上禮物出發。路途中,淘淘遇到各種困難,但最后開心地參加了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
筆者在選擇這個繪本進行幼兒早期閱讀教學時,要求學生發散創新思維,思考除可以進行傳統的繪本教學外,還可以怎么樣教學。有些學習小組自制了動畫片,為淘淘等角色配音,在配音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角色的理解。有些小組編排了舞臺劇,在制作道具的過程中再次感悟到繪本細節的魅力。在進行班級交流時,批判性思維就出現了,幾乎每個小組都有不足,而當這些不足被彌補之后,一節較成熟的實習展示課就形成了。
幼兒教師只有努力發展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才能不斷超越自己,成為卓越教師。
自主合作力在語言核心素養里是指學習態度與方法,自主合作力是幼師學生學習態度的升級,是升級到生活與社會參與當中的核心素養。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對知識的更好掌握與發揮,使自身能夠在多變的社會環境中更好地實現對事物的認知,自主解決問題。所以,幼師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要好學上進,不斷完善自己。
現今社會,如果一個人不會合作,沒有自己所屬的團隊,那么他可能都品嘗不到成功的滋味。一百多年前泰戈爾就說過:“唯有具有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才能創造文明?!彼杂讕熒绻痪邆浜献髁Γ筒荒艹蔀橐幻细竦挠變航處?。
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在培養幼師生的自主合作力方面做了許多努力,比如,設立校系兩級學生自管會、班級委員會,實行課代表責任制,組織學習合作小組、寢室學習團隊等。
考量核心素養的方式很簡單,只要看教學后學生身上留下什么就能知曉,若留下的是優雅的儀表、風趣的談吐、無限的創意、新穎的思路、愉快的交流、愜意的合作……那么語言核心素養下的幼師生培養就達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