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3月10日文章,原題:新冠病毒如何拉大中國學齡兒童的課堂差距 對生活在中國西北地區的34歲母親霍登瑩(音)而言,疫情導致學校停課給這個已捉襟見肘的農村家庭又添新負擔。
她的兩個女兒——寧寧和樂樂的課堂現在搬到了網上,但家中只有一部老掉牙的智能手機,沒開通寬帶服務或買電腦,孩子們沒法學習。目不識丁的霍說:“孩子們開始很高興。但隨著時間推移開始感到沮喪。沒有老師,我這當媽的也不會教。希望她們能盡快返校?!?/p>
中國各地學生現在需要上網課。富裕東部地區的家長們花錢購置新電腦、智能手機、打印機甚至投影儀,但一些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卻難以上網。寧寧的老師馬軍(音)說,他們學校是專為貧困家庭和留守兒童開設的,全校328名學生中有超過一半無法上網課,“主要問題是沒有網絡信號。對那些有信號的家庭來說,移動網絡費用又太貴。而對那些家長在城里打工因而能付得起這筆額外費用的學生們來說,留在家里照看他們的爺爺奶奶卻不知如何操作相關設備。”
上海的情況不同,白領職員琳達·舒(音)花3500元買了投影儀,花1500元買了打印機,她兒子可以用大屏幕上網課,“我并不擔心他無法上學,我也可以在空余時間教他。但我擔心網上教學會影響他的視力”。
另一位上海媽媽李爽(音)說,她有個更頭痛的問題:她和丈夫都得去上班,沒人在家照看7歲的兒子。為了隨時了解兒子的動態,她在家里安裝了攝像頭以便遠程查看,“令人欣慰的是他在家表現很好,這也增強了他的獨立性?!睘楸苊獯祟悊栴},北京、杭州等地方政府規定,每戶家庭可有一名職工在家看護未成年子女,工資待遇照常。▲(作者左茂紅,伊文譯)
環球時報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