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雷,涂傳輝
(江西核工業地質局261 隊,江西 鷹潭 335000)
在礦產資源的開采環節并不是最難的,開采前劃分開采區域才是最難的。開采區域劃分,簡單的說,就是尋找找礦潛力最大的區域。礦產資源一般都埋藏在幾十米、幾百米、甚至幾千米地下,是無法直接評估出其開采價值的,因此從地層結構、地質條件、化探特征、巖石分布等各個方面來確定其找礦潛力是一種重要的手段。本文以江西省同富地區為例,針對鉬多金屬,通過總結同富地區地質特征以及土壤中元素化學異常來圈定找礦靶區,為鉬多金屬的下一步找礦工作提供有利的線索和依據[1]。

圖1 同富地質略圖
江西省同富地區位于相山鈾礦田南西部,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欽杭鈾多金屬成礦帶的中東部,揚子板塊與華夏板塊的結合部位。欽杭鈾多金屬成礦帶產出眾多大型或特大型銅、鉛、鋅、金、銀、錫、鎢、鐵及鈾、稀有金屬、稀土礦床,是中國東部最重要的多金屬成礦帶之一。2013 ~2015 年,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六一大隊在該區開展了1:2.5 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工作,認為該區Mo-W-Bi-Sn 綜合異常最具找礦潛力。為此,本文就選取該地區作為研究區,進行鉬多金屬找礦潛力分析[2,3]。
地質特征是最能反映成礦規律的一種方式,因此本章節選取地層組成、地質構造、侵入巖等地質特征進行分析。
江西省同富地區地層主要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庫里組(Qbk)變質巖、下白堊統鵝湖嶺組上段(K1e2)、第四系(Q)。
(1)庫里組(Qbk)變質巖以淺灰色(含十字石榴黑云)石英巖、絹云石英片巖、變砂巖夾絹云千枚巖、淺灰-灰白色(含石榴、黑云)絹云千枚巖夾石英千枚巖和變細砂巖為主,原巖主要為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及少量細砂巖,為淺海陸棚相沉積。
(2)鵝湖嶺組上段以碎斑熔巖為主,碎斑結構、塊狀構造,碎斑晶礦物有石英、透長石、斜長石、少量黑云母,基質為隱晶質。
(3)第四系(Q)主要由洪積、沖積、殘坡積物組成。
江西省同富地區主要有兩組斷裂構造,一組為北東向賀山—王龍斷裂(F Ⅰ),另一組為北西向同富—樂安斷裂。下面對這兩種斷裂構造進行進行具體分析。
(1)北東向賀山—王龍斷裂帶全長約25 km,寬幾米至數百米。該構造在相山火山蓋層上呈現為繼承式區域性斷裂,在同富地區表現為破碎帶、構造角礫巖帶、硅化帶、石英脈等組合形式,斷裂性質為壓扭性質,顯示其經歷了先壓、后壓扭的過程。構造整體走向40°左右,傾向北西,傾角45°~80°。
(2)北西向同富—樂安斷裂構造帶,形成晚于賀山—王龍斷裂,整體走向約330°,傾向北東,該構造控制了焦坪巖體、樂安巖體的形成。隨后,熱液活動增大,沿裂隙上升時,熱液流體能量釋放,導致平行裂隙成組、成群發育,形成密集裂隙帶。在裂隙發育處,熱液蝕變強,范圍大。蝕變主要有黃鐵礦化、高嶺土化、褐鐵礦化、綠簾石化、硅化、云英巖化等,其中以硅化和黃鐵礦化裂隙為主,通常為數十厘米寬,存在于以北西向為主的構造中。
江西省同富地區侵入巖體發育,為焦坪巖體(ηγD1J)。侵入體分布焦坪(同富—西保)一帶,為一總體NNW ~SSE 向延伸的不規則狀巖株,面積約12km2,巖性為中細粒黑云母花崗巖,La-ICP-MS U-Pb 年齡為414.2±4.0Ma,屬早泥盆世(周萬鵬)。該巖體侵入于青白口系庫里組,接觸面常凹凸不平,其產狀以傾向圍巖為主,傾角在50°左右。內接觸帶邊緣巖石粒度略有變細(多<2mm),常見圍巖捕虜體;外接觸帶遭受熱接觸變質作用,形成黑云母、白云母、石英、斜長石等新生礦物,局部生成石榴子石。
地球化學異常特征是成礦潛力的另一種反映方式。為此,本章節對江西省同富地區開展1:2.5 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測量過程如下:
步驟1:設定土壤地球化學研究工作的樣品采集參數,具體如下表1 所示。

表1 土壤地球化學研究工作的樣品采集參數
步驟2:經過對分析結果的統計,采用單元素平均值加減三倍標準離差的逐步迭代法去除特異值后,統計全區的各元素平均值。計算異常下限時平均值加2 倍標準離差,形成異常下限參考值,再用異常下限參考值圈定異常進行人工經驗校正,做為最終的異常下限。各元素地球化學參數見表2。

表2 測試樣品元素地球化學參數表
(1)從富集系數可以看出,江西省同富地區內Zn 、Zn、Sn、W、Y、Zr 等元素在14 種元素中含量相對較高。
(2)從變異系數可以看出,14 種元素變異系數介于0. 32~8. 42 之間,這表明江西省同富地區內發生過強烈的地質、地球化學活動,分異程度高,為鉬多金屬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步驟3:元素組合特征分析。結合結合同富地區1 ∶2.5 萬土壤測量資料,共圈定單元素異常202 個,組合異常12 個。異??傮w呈北東向展布,與火山巖地層走向大致吻合,面積為29 km2。異常元素以Mo、W 為主,異常規模大,濃集中心套合好。在Mo、W 暈圈的內外側,Zr、Ag、Sn、Pb、Co 呈分散碎塊狀分布。按各元素異常寬度及其與Mo 異常中心的相對水平位置,由內向外大致為Sn-W-Mo-Pb-Ag-Zr-Co,組分分帶較明顯。異常具有斑巖鉬礦前緣異常特征,反映鉬異常源剝蝕程度,異常剖析圖如下圖2所示。

圖2 同富地區1 ∶2.5 萬土壤地化測量異常剖析圖
步驟4:在江西省同富地區地質特征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地球化學異常特征,認為有四個區域擁有鉬多金屬礦的可能性最大,分為位于研究區東部、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因此將這四個區域劃分為江西省同富地區鉬多金屬礦的找礦靶區。
綜上所述,鉬多金屬質地硬而堅韌,是很多高科技發展的必要金屬元素,一旦該元素無法滿足發展需要,那么好多領域的發展都會受到很大限制,甚至阻礙我國綜合國力,因此為了解決鉬多金屬礦產資源缺乏問題,我國在一直致力于鉬多金屬礦資源的勘探和尋找。江西省同富地區賀山—王龍斷裂的交匯部位是尋找斑巖型鉬礦的重要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