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
高校后勤食品安全工作的育人功效
朱麗娟
[西安外國語大學]
高校食品安全工作與學生接觸頻率高,與學生的生活、學習及觀念素質養成密切相關,蘊含著豐富的育人資源。因此,通過食品安全工作的各環節發揮高校育人的作用,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學生的衣、食、住、行每個學習生活的細節上,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身心健康、行為習慣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本文通過分析目前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從加強飲食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和注重食品安全工作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兩方面著手,闡述具體可行的育人措施,以期為后勤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提供借鑒。
高校后勤;食品安全;服務育人
高校后勤的服務保障職能、豐富的育人資源和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決定了后勤是落實立德樹人、服務育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力量。[1]鑒于目前高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現況,學校應注重飲食環境建設,加強團隊內部培訓及管理,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在管理服務過程中達到育人的目標。在對外承包食堂中,如何在做好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形成“三全育人”長效機制,是尤其應該重視的問題。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體大,且每天處于動態變化中。從晨檢到夜間安全檢查,事無巨細,每一項工作都存在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現有高校后勤餐飲基本以高校和社會企業為主體[2],餐飲服務育人要求高校和社會企業有機結合,找到經濟效益和服務育人的平衡點,體現高校食堂的公益性。社會企業承包的高校學生食堂主要任務是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結合企業的專業性和學校性“教”的本質,踐行服務育人、勞動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讓學生在享受服務的過程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目前社會企業承包的學生食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校經費側重教科研,后勤經費投入有限,后勤員工對后勤工作的不認可,后勤從業人員思想不穩定、整體素質偏低、老齡化趨勢顯著等問題;[3]二是缺乏青年專業人才,目前高校后勤的管理與專業技術隊伍年齡老化,專業技術能力有限,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三是激勵制度不完善,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差,大多是機械低效率的重復,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總結提升的能力較差;四是服務育人的思想意識和理念減弱,不能將其日常工作與育人結合起來,從而導致其服務學生的水平難以提升。[4]因此,高校學生食堂要不斷完善制度與隊伍建設、借助現代化設備和監管系統、利用大數據等手段確保高校學生食堂的食品安全、服務質量和育人水平。
學校食堂的環境衛生狀況既可以反應學校后勤管理工作狀態,也可以反映員工整體素質。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食品營養也成為人們日常飲食的關注點,怎樣吃得健康、科學、合理是廣大師生的需求。食堂可以通過講座、宣傳海報、多媒體宣傳、視頻播放等形式,在就餐區向就餐師生宣傳中國膳食文化,指導師生更加健康、科學、營養地攝食,明白怎樣吃、吃什么、吃多少。在滿足師生正常需求的同時也應滿足師生的個性化需求,也可以反過來引導學生食堂生產更健康、更營養的飯菜。還應該向學生宣傳國家食品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障等法律法規,實現供需雙方共同監督的作用。
學生食堂應通過各種渠道跟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比如校學生會權益部、伙食管理委員會、學生座談會、深入學生調查意見、學生意見反饋群、服務臺、組織學生參觀食堂后廚等,使學生在參與中受到體驗式、啟發性教育。一方面,食堂可以通過以上渠道,得到學生反饋的各種意見,不斷促進食堂越辦越好。另一方面,食堂還可以密切關注學生群體輿情動態,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相關問題,了解并解食堂的運營和工作,使學生關心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有效化解和消除學生的不滿情緒,從而使更加認同和尊重飲食人的付出和勞動成果。
高校后勤服務區域作為校園勞動密集區,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后勤服務中,在不同的勞動崗位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樂趣,從而使學生學會勞動、尊重勞動、崇尚勞動。[5]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后勤勞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管理服務的過程中,食堂為學生提供了諸多社會實踐機會,比如高峰期幫忙售飯,打掃餐桌、外賣送餐及對相關事件采訪報道等等。通過這種勤工助學實踐方式,學生一方面獲取相應收入,另一方面也豐富了人生閱歷,磨煉了心智,鍛煉了社會實踐能力,提高了溝通交流的能力。
學校后勤食品安全的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與教書育人具有異曲同工之效。[6]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專業知識理論,而后勤飲食安全監管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長學生生活常識以及課堂外生存法則和智慧。食品安全及其育人工作沒有盡頭,唯有不斷探索、不斷學習,才能提高后勤工作服務學生能力、增強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提升內涵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個體獨立性、社會責任性和社會實踐性能力,貫徹落實飲食安全工作的“三全育人”。借助高效、優質的后勤管理服務,對學生的素質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向學生傳遞科學正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1]張文軍,劉強.高校后勤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高校后勤研究,2020(07):73-75.
[2]王麗曉,張曉雨,毛波杰.創新高校學生餐飲管理服務育人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01):40-41.
[3]朱震杰.服務育人視角下高校后勤黨組織建設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01):48-49.
[4]周明鵬.高校后勤服務學生的現實境遇及應對理路[J].高校后勤研究,2020(03):9-11.
[5]張文超,何宇瀟,路正社.淺談高校勞動課與后勤服務結合的育人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331-332.
[6]徐靜,姚小波,李進,徐學英.新時代強化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務、三育人”功能的思考——以西昌學院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1(01):100-103.
(責任編輯:楊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