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影 王繼濤 劉會剛 馬學峰
高校學生公寓編外職工管理——以某高校A校區為例
孫秀影 王繼濤 劉會剛 馬學峰
[山東大學(威海)學生工作處]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學生公寓是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是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睂W生公寓工作人員作為在公寓內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管理服務人員,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公寓的整體服務水平,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學生公寓管理服務人員隊伍,是廣大學生的需要,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本文以某高校A校區學生公寓管理中心為例,分析編外職工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成因,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出編外職工管理的經驗以供探討。
高校;學生公寓;編外職工
高校學生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非常重要的育人陣地,大部分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人員構成以編外職工為主,編外職工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整體素質較低,工作積極性不高,服務意識不足,人員流動大。正確認識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建立一支高效優質的公寓管理服務隊伍對學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某高校A校區學生公寓管理中心共有職工131人,其中編外職工126人,職工構成以編外職工為主。編外職工中退休返聘人員較多,45周歲及以上人員97人,占比達77%,整體年齡結構不合理;從文化程度看,大學??埔陨险急?%,小學至高中文化占比76%,沒上過學的占比19%,文化層次偏低,且60%為進城務工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是門衛值班和公共區域衛生保潔等體力勞動,管理崗位較少。
高校的學生公寓工作與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同,其工作核心是服務。[1]職工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勞動服務,長期重復性體力勞動使其對本職工作比較消極,某高校A校區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一部分職工并沒有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常規檢查時工作比較認真,但平時大部分時間對待工作應付了事,此種情況在值班員崗位的工作人員中表現尤其明顯。為了監督編外職工工作情況,公寓管理服務中心制定了特殊節點輪流值班制度,在節假日和晚上下班后,輪值檢查職工工作情況。經過檢查發現值班人員上班期間看視頻、洗衣服、睡覺甚至是脫崗情況時有發生,雖然對違反規定人員均給予了嚴厲處罰,但不認真工作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學生公寓為學生開設的服務項目也沒有很好的執行下去,一部分職工只是看重學校為其繳納保險,并沒有把學生公寓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工作積極性和服務意識的欠缺直接影響了學生公寓管理服務水平。
公寓管理服務中心在編職工和編外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相差較大,編外職工的現有工資水平與校外同等崗位相比也缺乏競爭力,可以說編外職工的工資水平不僅對內缺乏公平性,對外也缺乏競爭力。職工對勞動報酬不滿意,一旦有適合崗位,隨時準備“跳槽”。某高校A校區自2009年至2014年5年期間,除正常退休外,離職人員多達150人,人員流動性非常大,保潔員崗位經常出現空缺,且短時間內招聘不到合適人員,只能臨時調配其它公寓樓保潔員輪流頂替,清潔質量不能保證,人員管理和招聘成本也相應增加。此外,傳統觀念認為從事公寓管理工作的人員大部分是“宿管大媽”,工作繁雜、地位低。以上多種因素導致公寓管理中心人員流失嚴重,年輕、專業、優秀的人才留不住。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校、家長以及學生對學生公寓的管理服務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各高校學生公寓工作也更加精細化、人性化,例如設置多功能自助室、休閑吧、學習角和各類活動室等。部分高校學生公寓內電磁爐、微波爐、冰箱和掛燙機等日常家用電器應有盡有,各類暖心報道更是層出不窮,學生和家長也樂于關注并參與“各高校住宿條件大比拼”。傳統的學生公寓“粗放式”管理服務模式已經滿足不了時代要求,亟需改變。編外職工作為學生公寓管理服務的主要力量,年齡大、文化水平低,接受的教育和培訓有限,缺乏對當代大學生的了解,也缺少管理服務經驗。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公寓管理服務人員,習慣于墨守成規的工作方式,沒有與時俱進的工作思維,管理服務的方式和水平與學校和學生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1.完善編外職工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規范編外職工管理,某高校A校區公寓管理中心根據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制定了《學生公寓勞動用工管理辦法》,對公寓中心各崗位任職資格、招聘辦法、崗位職責、考核規定和入職離職等細則進行了明確規定,使編外職工人事管理各項工作有了法律和規章制度保障。為全部符合條件的編外職工繳納五險一金,提高退休返聘人員和非全日制用工人員意外傷害險保險金額,年齡超過50周歲職工調整工作崗位,降低用工風險。參照在編職工體檢標準,每年投入數萬元組織編外職工體檢,及時慰問生病職工,切實關心困難職工,重要節日給編外職工節日補貼。因學生公寓工作的特殊性,每年開學季和畢業季經常需要加班加點,編外職工加班一律按照當地日工資標準和小時工資標準發放加班補貼,充分保障編外職工切身利益,增強職工隊伍凝聚力。
2.規范編外職工薪酬機制
某高校A校區對學生公寓各崗位性質進行科學分析,規范編外職工工資結構,保證其基本工資不低于當地其它高校同類崗位人員工資,并保證每年基本工資增長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資增長,每年年底按照職工工作年限發放年限補貼,形成了工資增長長效機制,保證了職工隊伍的穩定。保潔員根據工作量重新測算基本工資,對各公寓樓每一層保潔時間進行反復測算,據此調整保潔員工作時間和負責區域,目前保潔員崗位人員采取非全日制用工模式,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28小時,既縮短了工作時間又提高了待遇。值班人員根據公寓住宿人數進行分檔,住宿人數超過1000人的公寓樓值班人員給予額外補貼,在不改變整體工資額的情況下提高基層崗位人員待遇。各公寓樓管理人員根據學歷和工作情況也相應調整了管轄范圍和待遇。對編外職工工資實行績效化改革,逐條確定各崗位考核標準,加大考核力度,將編外職工的工資與“量、質、效”掛鉤。日常考核根據《學生公寓勞動用工管理辦法》中規定的各崗位考核細則進行評分,考核當日把考核結果反饋給個人,督促其整改,每月底匯總公布考核結果,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年終考核根據日??己私Y果和學生滿意度評價結果等因素進行綜合排序,對考核優秀職工發放獎金,績效工資向踏實肯干、業績好的職工傾斜,有效調動了編外職工的積極性。
3.優化編外職工人員配置
某高校A校區學生公寓中心根據在校生人數和各公寓樓情況,結合各公寓樓主要負責人日常管理情況和工作量重新劃分了管轄區域,取消不必要的工作崗位,在不打破現有工資整體結構的前提下,重新定崗,對不合適的崗位進行了調整。根據學歷層次和任職年限,適當提高了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的崗位工資,有計劃地選拔工作能力突出的業務骨干補充到管理崗位上,調動了公寓管理服務各崗位編外職工努力工作、不斷提高業務能力的積極性。同時引進高素質、專業型的青年優秀人才補充到現有的公寓管理服務隊伍中,經過近五年的逐步調整,編外職工整體學歷層次普遍提高,大學??萍耙陨先藛T占比達30%,平均年齡34周歲。實現了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專業化,各學生公寓樓主要負責人年輕化,使這支與學生直接接觸的管理服務人員隊伍更加有活力、有動力。
1.崗前培訓
學生公寓編外職工中有60%是進城務工人員,對于他們來說,崗前培訓非常重要。通過培訓可以使新入職人員盡快熟悉工作情況,了解管理規定和服務流程。崗前培訓后對每一位新進編外人員指定一位有經驗的優秀職工進行幫帶,在實際操作中傳授工作經驗,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盡快進入角色,新進職工試用期考核優秀者對“師傅”和“徒弟”分別進行獎勵,形成了“老新攜手促成長”的良好格局。
2.在崗培訓
在崗培訓主要包括崗位職責、消防安全和文明禮儀培訓等。在不影響職工工作的情況下,對公寓管理相關規定尤其是新修訂的管理規定分批次培訓,提高對季度考核末位職工的培訓頻次,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和服務目標,使職工進一步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和責任感。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全員消防培訓并開展應急演練,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建設平安和諧校園和保障學生生命財產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文明禮儀培訓,增強職工服務理念,規范各崗位服務標準,有效提升了學生公寓服務水平。鼓勵文化水平較低且工作能力突出的職工進修學習,組織他們學習信息化軟件操作技術,優化學生公寓管理服務人員知識結構。每年寒、暑假期間工作量較小,在全員培訓后舉行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以競賽促進學習,用競賽激發熱情,用競賽促進素質提升。
編外職工管理是國內各高校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編外職工管理的關鍵是運用科學管理方法,根據各崗位的性質制定管理辦法,使其管理規范化。與時俱進,加強培訓和監督,同時在生活上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增強歸屬感和凝聚力。只有建設一支“高效優質”的學生公寓管理服務隊伍,才能做好學生公寓工作,保障學生安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達到育人的目的。
[1]王利榮 魏可.高校學生公寓管理人員素質的若干問題[J].福建質量管理,2016 (01):235.
山東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項目):公寓文化育人實現途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F20)
(責任編輯:趙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