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巖松:近兩年,元旦一過就有很多人等著追劇——追反腐大劇。但這個大劇不是電視劇,而是真實的“大片”。比如,1月12日開始播出的《國家監察》,其中一些細節就達到了“刷屏”的程度。
白向群(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收了這么多的錢,換來的結果呢?一間牢房,一張床;收了那么多的酒,(換來)一天三頓牢飯。
王曉光(貴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把(茅臺酒)箱子撕掉,把盒子撕掉,有的酒干脆就倒在壇子里。
夏曉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副主任):這樣他(指王曉光——編者)還覺得不安全,又把年份酒倒入家里的下水道。看著他彎著腰在衛生間里倒這些酒,他的妻子感嘆:“扔也扔不掉,喝也喝不了,送也送不完,倒也倒不盡。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白巖松:這幾千瓶倒也倒不完的茅臺酒,我相信,對于很多編劇來說,恐怕是想都想不出來的情節。因為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其戲劇性遠遠超乎編劇的想象,所以大家要追這樣的反腐大劇。今天,正好是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召開的日子,很多人也在關注:這次會議透露出新的一年以及未來怎樣的反腐走向和監督信號呢?
嚴查不收斂、不收手的典型案例
解說:1月13日至15日,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之后,此次中央紀委全會將如何規劃新一年的反腐工作?在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之后,又將如何鞏固和發展?這些話題備受廣大群眾關注。
視頻畫面: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全會上指出,我們要清醒認識腐蝕和反腐蝕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切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治理腐敗效能。對于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腐敗問題,必須嚴肅查處,嚴加懲治。
解說:2019年12月3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2019打虎簡報》稱:打虎不停,但不僅僅是打虎。2019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了秦光榮、李謙、彭宇行等20名中管干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的消息,以及繆瑞林、孟宏偉、努爾·白克力等23人的黨紀政務處分結果。簡報稱,根據公開信息,2019年被處分的23名中管干部中,有20人在黨的十八大以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對這類不知敬畏、膽大妄為的“老虎”,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深挖細查,嚴懲不貸,突出重點削減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
視頻畫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尤其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任務加強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盡銳出戰,善作善成。要督促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切實解決基層黨的領導和監督虛化弱化問題,把負責、守責、盡責體現在每個黨組織、每個崗位上。要保證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堅持民主集中制,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督促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解說:1月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以及陜西省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陳國強被給予黨紀政務處分的消息,再次向外界釋放了反腐一刻不松、半步不退的強烈信號。
新聞畫面:趙正永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生活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典型。其行為嚴重污染破壞了陜西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性質特別嚴重,影響極其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解說: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新聞畫面:經查,胡懷邦理想信念喪失,“四個意識”缺失,背離初心,背棄職責,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落實中央巡視整改要求不到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利用職務便利,在干部錄用等方面違規為他人謀取利益,濫權妄為;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大搞權錢交易;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縱容家屬大肆收取財物。
解說:1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原會長魏傳忠被控受賄1.23億元,成為2020年首名被審高官。
新聞畫面: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1年至2019年,被告人魏傳忠先后利用擔任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及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的職務便利,以及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理、工程招標及學會任職等事項上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23億余元,提請以受賄罪追究被告人魏傳忠的刑事責任。
反腐敗斗爭進入一個新階段
白巖松:人們在追看反腐和監督“大片”的同時,也在關注著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還有很多人在關注打“老虎”方面的數字信息。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數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2019年立案審查調查的中管干部是20名。我們做一個縱向對比,看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數據——2017年,這個數字是18人;2018年,這個數字是23人。也就是說,2019年的這個數據是一個相對的平均值。但是,別忘了這是打掉的“大老虎”的數據,而打掉的“小老虎”——省管干部,2019年是這三年中最多的,達到408人——此前兩年分別是221人和354人。但同時,更多的是“拉拉袖子”“咬咬耳朵”這種處理手段,避免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2019年1月至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57.9萬人次,這個量可以說是相當大的。接下來,我們連線一位嘉賓——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反腐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彭新林。
彭主任您好。這幾年大家在關注著反腐的進程,從現在的趨勢和階段目標來看,我們走到了反腐進程的哪一步?
彭新林:“打老虎”是保持反腐高壓態勢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治理腐敗的主要方面,但不是反腐工作的全部。特別是在反腐敗斗爭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新形勢下,目前的反腐敗斗爭已經從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逐步邁向標本兼治,更加重視通過加強反腐敗制度建設,完善黨和國家的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樣一個新階段。
2020年關鍵詞:
微腐敗、保護傘、絆腳石
白巖松: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注意到其中這幾句話:要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地的“絆腳石”。“微腐敗”“保護傘”“絆腳石”成為今年重要關注的焦點部分,您怎么看待這九個字?
彭新林:“微腐敗”“保護傘”“絆腳石”主要發生在基層的民生領域,離基層和群眾最近,基數大、傳染性強,侵蝕群眾的獲得感,給老百姓帶來的是切膚之痛,也極大損害了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威信和形象。所以,與“遠在天邊”的“老虎”相比,群眾對這些“近在眼前”的“微腐敗”,感受更為真切直接。這次全會專門提到這九個字,我認為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在健全權力運行的
制約和監督體系上發力
白巖松: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也好,反腐敗也好,都與這樣的年度目標緊密相關。所以,今年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任務加強監督。同時,要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您怎么看待這個表述?
彭新林:目前,我國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體系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及反腐倡廉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所以,這次會議提出,要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包括推進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改革和完善權力的結構,有效整合監督力量,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積極作用。我認為,這些都是針對目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做出的重要部署。
白巖松:從某種角度來說,現在是否已經邁進了“不想腐”的階段?
彭新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統籌推進的過程,現在是更加注重朝著不能腐、不想腐的方向發展。
解說:秦光榮家上千平方米的別墅,王曉光家倒不盡的茅臺……今天,社會輿論在關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開幕的同時,也在聚焦“反腐大片”《國家監察》中爆出的猛料。
王曉光:把那個(茅臺酒)箱子撕掉,把盒子撕掉,有的酒我就干脆把它倒在壇子里,我自己知道是年份酒就行了。
解說:2018年3月,國家監察委員會揭牌成立。而在國家監察委員會掛牌不到10天,貴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曉光就被采取留置措施。辦案人員在他家發現,有一間屋子堆滿了茅臺酒,數量達4000多瓶。而實際上,在聽到風聲后,王曉光已經處理掉了一批價格最貴的年份酒。王曉光采取的一系列對抗手段,給辦案工作增加了難度,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監察法的實施,讓案件的辦理有了突破。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推進,權力監督被更廣泛地覆蓋,主動投案也成了很多監察對象的明智選擇。秦光榮就是監察體制改革后第一個投案的省部級原“一把手”。
秦光榮(全國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云南省委原書記):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來。所以,家里接連出了大問題——老伴兒收取禮金的數額很大,兒子也是違紀違法、膽大妄為,經濟上出了問題。
解說:全國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云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走上領導崗位后,從未停止收受紅包禮金,生活上貪圖享受。他在北京通州的一處別墅,面積約1200平方米;還在老家湖南永州修建了“秦家大院”,主體建筑面積約1600平方米。
蘇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研究室副主任):在反腐敗高壓態勢和政策感召之下,越來越多涉嫌違紀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的黨員、監察對象選擇主動投案,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監察體制改革的制度優勢正在轉化為治理效能,標本兼治的綜合效應正在日益凸顯。
配套法規建設將進一步加強
解說: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整合機構、完善職能、創新制度,監察對象也從黨員干部拓展到了所有公職人員。2018年8月2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吉林工商學院副院長張國志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正接受監察調查。
國志勇(吉林省紀委監委專案組工作人員):接到他的線索是在2018年2月。我們先甄別了一下張國志的身份,他屬于非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同時又不是黨員。
解說:在監察法實施后,有的工作人員雖然不是黨員,也不是過去行政監察的對象,但只要是行使公權力的人員,都被納入了監察范圍。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受到查處,更是展現了監察全覆蓋的力度。
賴小民:黨委書記、董事長、法人都是我一個人擔任,紀委書記歸本級黨委管,他哪有多少權威啊!紀委書記是黨委委員、我的部下,說句實話,他很難監督我。
解說:事實上,從2017年10月十九屆中央紀委第一次全體會議至今,反腐敗的進程在一步步深化。《永遠在路上》《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等反腐專題片在2016年到2017年不斷推出。在2019年十九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期間,《紅色通緝》專題片的播出更是發出警示:決不讓腐敗分子有容身之地。
白巖松:彭主任,很多觀眾在追《國家監察》時,可能對片中的細節感到觸目驚心——現實中發生的這些事情,可能連編劇都編不出來。從研究的角度來說,您在看這樣的“大片”時,更關注什么樣的信息和信號?
彭新林:首先,我看到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在向縱深發展,成效也在不斷顯現。特別是優化了反腐敗的資源配置,大大強化了反腐敗的威力,實現了對公權力監督的全覆蓋,也取得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成效和新進展。另外,從《國家監察》專題片中可以看到,目前監察工作還處在持續深化發展的新階段,也存在一些發展不平衡問題;在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以及制度建設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在權力運行監督和制度制約建設上,因為相關的政務處分法、監察官法等配套法規還沒有出臺,這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
以全面監督破解監督真空難題
白巖松:在關注2020年的反腐工作和監督任務時,有一個格外重要的詞——“全面監督”。當然,它的含義有很多。比如,我們看其中一條: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從監督方式和渠道來看,它也是全面的。而“全面監督”應該有更深更多的含義,對此您怎么看?
彭新林:“全面監督”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有效監督制約公權力、不讓權力運行出現監督真空、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幸福的一個重要舉措。當然,“全面監督”有多方面的內涵,在我看來,它是以黨內監督為主體,同時兼顧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各個方面,讓監督體系能夠銜接、協調、協同,從而形成有效的監督網絡。這樣才能通過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完善,真正發揮監督效能,讓改革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白巖松:“全面監督”是否也包括更豐富的因素?比如說,過去的監督對象只是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現在,有些人雖然不是黨員,但擁有公權力;雖然不是“一把手”,但可能是“二把手”或者基層領導,這些人也理所當然地在“全面監督”的范疇之內。
彭新林:確實如此。因為監察體制改革破解了過去監督存在真空、反腐敗力量分散等體制缺陷和反腐敗的實踐難題,包括在反腐敗立法的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的保障和創新發展等方面,都推出了很多務實舉措,這將使得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日益健全完善。
白巖松:非常感謝您帶給我們的解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