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芮 陳湘媛 胡軍華 方圓
關鍵詞:預收電費 風險管理
電費回收是電網企業面臨的重大風險,如何對電費回收風險進行量化分析和防范是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預收電費是一項有效的規避電費風險的有效手段,但回收的方式不當會有外部監審風險。因此,需要對預收電費增長動因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電費回收風險防范策略。
(一)預收賬款增長的動因
(1)營銷費控系統的完善。該系統對電力用戶進行實時的提醒、預警、停電及復電等指令。根據營銷策略設定相應的預警和停電的閾值。營銷費控的完善有效地對用電行為進行實時的控制,改變了用戶的繳費方式,極大地提升了預收賬款的回收。
(2)電網企業收益質量的提升。整個電網企業在管理創新、信息化升級等過程中的投入,使得對各個部門有一定的溢出效應,所以出現收益質量的增長。
通過對比分析2015-2018年湖南省公司的營業收入,凈利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營運資金的周轉率、預收賬款的規模,可以看出,營業收入的增長速率是低于預收賬款的增長速度的,其中的動因可以說明營業收入主要是受外部的需求決定的,而預收賬款的增長和凈利率的提升,是企業的收賬策略和技術手段提升的綜合結果,這也符合集約型發展的策略。
(二)同其他行業的預收賬款水平的比較
不同行業預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率。從選取的樣本企業計算得到:裝備制造業平均值為7.46%,高科技企業平均值為5.49%,能源行業平均值為4.96%,通訊業平均值為13.46%,地產公司平均值為104.11%。供電企業的行業特性使介于重資產和技術含量高的特點的,湖南省電力公司的預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介于重資產行業——房地產行業和重技術的行業之間,與通訊行業的預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水平大體相當,從行業特性上看說明湖南電力公司的預收賬款的水平使適中和恰當的。
(一)電費預收相關主體的權利與義務
電費的最終核算是以用電計量裝置為準,通過抄表、核算、電費發行等過程進行結算。相關法律也明確規定收取電費應該按計量裝置記錄為依據進行。預收電費本質上是供電企業對用戶的一種負債。
如果供電企業有確切證據證明用電客戶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供電企業采取預收電費方式來或提供如擔保或抵押等保證行為。如果用電客戶不預繳電費或提供其他擔保,供電企業完全可以依據《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行使不安抗辯權,及時停止供電。
(二)預收電費規范化的重要性
1、規范供電營業管理
在債權保全方面,對發生用戶欠費,需要通過供用電合同與用戶協商解決方案,必要是可以使用實物的方式保護電費債權,通過行使債權人的代位權和撤銷權實現對相應實物資產的處置。
2、依托用戶信用評級健全電費預警機制
建立用戶的信譽評級機制,根據行業特性、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歷史的用電交費的記錄對電力用戶進行評級,對不同信用等級的用戶采取不同的收費策略,尤其對信譽度低的用戶,需要建立預警的動態跟蹤機制,縮短結算周期,要求提供相應的擔保,規避電費回收風險。
(一)防范信用風險加強預警
防范信用風險的主要做法是深入挖掘客戶的各類信息,科學完善客戶信用評價指標,建立用電信用和法律信用層級的評估分數,全面評估用戶信用等級。構建電力客戶信用評價體系后,設計新型的電費回收預警機制,包括差異化預警、實時化預警和系統化預警,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信用庫,發揮更大的價值性。
供電企業與用戶之間是一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交易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客戶信譽信息數據,利用大數據相關的技術對客戶信譽信息收集調查和風險評估,針對不同的用戶進行評價分級,不同的信用等級可以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制定針對性的防范和服務策略,在提高供電服務水平的同時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和收益質量。

在分析電費回收風險時。需要對電費回收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通過對特征的提取類構建相應的分析模型,同時利用典型相關分析對各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量化分析,經分析,與電費回收相關的業務基礎特征主要包括行業、行業分類、行業大類、高耗能行業、重要性等級等 36 個特征。
電費回收風險防范系統需要構建電費風險預測模型,實現對風險進行量化的識別和評價。優化營銷業務中客戶管理的策略,具體包括:客戶付費方式的選擇、結算的周期、預警和停電的閾值、電費債權的保全、欠費如何處置、電費預收的額度。通過對營銷業務的全過程多環節的管理實現風險預警,控制經營風險。精益營銷策略的維度,對電力用戶進行畫像,通過風險的評估,改進電力營銷工作,采取差異化的電費回收策略和預防措施,做到采用每一類用戶一套策略,重點用戶每一個用戶一套方案的電費風險防控策略,實現客戶從新裝到銷戶的全生命周期風險管控機制,實現對電費風險的動態管理。
(二)營銷部門考核方式的優化設計
考核指標的優化設計,考核的最終目標是一方面預收賬款的金額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自然結賬率、費控系統的使用的比率;另一方面是實現費控系統的全面的實施,全面推行電費預存的方式;不能以罰代管,如果只是單純的用懲罰的員工的方式,只能促使采取更偏激更短期的行為。指標要體現服務性和引導性、全面性和系統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電費預付費推廣的方式
隨著電力市場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電力企業面臨的電費回收風險越來越大,管理也更加復雜。推廣電費預付費方式,是在“云大物移智”的技術迭代的背景下,電力用戶消費和繳費模式改變的情況下,電網企業適應和推動技術發展的一項舉措,是當前電網企業售電側的一次轉變。可以有效地降低供電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服務水平,降低風險,同時也能大大降低運營風險,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龐,潘曉燕,刁燕燕,江佳健,趙偉.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高壓及非居客戶電費風險防范[J].電氣技術與經濟.
[2]江明,鄒云峰,徐超,倪巍偉.基于行業用電模式的企業電費逾期風險預測[J].電力需求側管理.
[3]劉釗,何興隆,倪颋,胡浪,趙闊.大數據背景下電力企業營銷管理創新對策[J].現代營銷.
[4]李燕.淺析供電企業抄表核算收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通訊世界.
[5]劉馨然,李忠誠,尚瑩,康麗雁,張穆昕.電力營銷中遠程實時費控的應用前景分析[J].東北電力技術.
[6]李東陽,趙巖.電力營銷管理創新與優質服務探討[J].營銷界.
[7]胡濤.大數據人工智能在電力營銷服務調度系統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