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關鍵詞:低硫原油? IMO2020困境和機會? 采購策略
IMO2020新規強制執行,低硫原油開始成為原油市場的主角。如何有效制定低硫原油采購策略是保障我國能源供應的重要議題。我國對外能源依存度高,低硫原油是石油化工行業的剛需資源。面對變化多端的國際能源格局,針對不同產油國的資源情況,我們應當加以具體分析,制定更加科學的低硫原油采購策略,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我國傳統的低硫原油來源地主要是西非安哥拉區域,近年來全球范圍內陸續有新油田項目投產,低硫原油供應格局也在發生改變。
(一)安哥拉
安哥拉出口原油全部是低硫原油。相對于巴西的到岸貨資源,以離岸交易為主的安哥拉原油航程較近,拼裝可控且到貨時間準確;相對于俄羅斯低硫的ESPO原油,在BRENT/DUBAI基準價差較窄的情況下性價比更高。近年來,由于上游油田投資不足,裝置技術問題長期存在,加上部分深海油田經過了產量峰值,產出率不斷降低。根據有關貿易數據,2015年安哥拉原油產量183萬桶/日,而2019年產量僅為141萬桶/日,有較明顯的下跌。安哥拉原油產量中95%以上用于出口。從市場和出口流向看,中國是安哥拉原油最大的買家。近兩年,安哥拉出口原油60%以上銷往中國,15%銷往印度等其他東向區域,11%流向歐洲,4%流向美洲區域及其他非洲煉廠。
中國獨立煉廠崛起后,安哥拉原油市場出現買家日益分散化的局面。除最終用戶外,貿易公司乃至上游生產商也開始開發中國獨立煉廠客戶,獲取中間買賣價差利潤。加上IMO 2020新規推行,低硫船用燃料油需求拉動低硫原油需求走強,獲取安哥拉低硫原油的難度增加,同時貼水上漲,經濟性下降。想要完全依靠安哥拉低硫油保障我國低硫能源供應是不可行的。該地區不穩定因素多,政治風險顯著,防控困難,化解不易。在新的國際形勢和安哥拉出口下降的情況下,重新審視原油資源采購結構,逐漸轉變策略,分散風險,開拓更多可供資源市場,是我國解決低硫原油緊缺問題的必然選擇。
(二)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產油國,出口原油基本為低硫油和凝析油。2015年之前,傳統的尼日利亞原油出口流向為:41%出口至歐洲,28%出口至印度等亞洲地區,16%出口至巴西等美洲地區,15%出口至南非等非洲地區。近幾年,美國輕質低硫原油出口增加,占據了很多原本屬于尼日利亞原油的市場份額。尼日利亞原油銷售市場逐漸縮小為歐洲、非洲、東南亞和南美洲部分地區。大多尼日利亞原油柴油組分較高,柴油十六烷值較低,品種以輕中質居多,與中國煉廠的裝置結構不相匹配。伴隨我國國內汽柴油品質升級不斷推進,業界對普通柴油的十六烷值進一步提出了不小于45的要求,煉廠反饋原油的柴油組分十六烷值達到50左右才能克服柴油調和組分中催化柴油十六烷值偏低地困境,保證成品油質量合格。柴油十六烷值偏低的尼日利亞原油因測算經濟性較差。
IMO2020新規為尼日利亞原油提供了新機會。在BRENT/DUBAI價差較窄的市場情況下,歐洲買家逐漸增加采購輕質低硫原油,替代缺口的伊朗油、經濟性減弱的烏拉爾及巴士拉等高硫油資源。同時,美國油大規模出口也為尼日利亞原油提供了新機會。當WTI/BRENT價差擴大,美國油會擠占尼日利亞原油的傳統銷售市場,使尼日利亞原油貼水承壓,流向其他區域。現階段尼日利亞原油想要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仍面臨不少困難。雖然尼日利亞國內的政治經濟環境頗為復雜,獲取資源的壁壘和成本都很高,但在資源緊缺時,依然可以加強測算,適當獲取。
(一)其他西非區域
剛果的DJENO原油是中國煉廠慣用的低硫中質油種,出口量大,貼水比大多數安哥拉原油低,測算性價比較好。過去幾年,DJENO原油每月出口的貨基本都去往東向,預計未來該油種仍會是中國客戶青睞的主要中重質低硫資源。其他西非區域,如加納、加蓬、赤道幾內亞、乍得、喀麥隆等,可供資源量約95萬桶/日,逐漸成為東向買家重要的資源供應國。此外,上述資源市場的參與者與安哥拉區域有差異,對于我國打破安哥拉原油供應縮減的僵局,發揮這些小眾市場的戰略優勢,獲取更多資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俄羅斯和中東
我國從俄羅斯獲取的低硫原油主要是ESPO原油。ESPO原油每月出口250-280萬噸,主要流向中國、日韓、新加坡等亞太區內國家和地區。ESPO產地距離中國近,既能通過中俄原油管線運輸,也能通過裝港裝貨走海洋運輸,海運船型為小船AFRAMAX和SUEZMAX,不像大船VLCC需要拼裝,物流更加靈活,通常海洋運輸到中國僅需5-8天,運費成本遠低于行距長達30-50天的區外低硫原油資源。在運費高漲的當下,運輸成本優勢突出。ESPO是DUBAI計價原油。IMO2020新規執行后,預計高硫原油需求下降,DUBAI價格承壓,這會使得以DUBAI為計價基礎的ESPO原油價格也相應下降,在其他市場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凸顯經濟性。我國應當更加精準地研判基準價走勢,繼續利用中俄管線輸送的優勢獲取ESPO資源,同時也可以通過海運方式獲取,滿足我國南方煉廠的需求。中東地區的原油大多是高硫原油,低硫原油品種較少,主要是MURBAN等輕質低硫油。與ESPO原油相同,中東低硫油的海運距離比長行距的西非、巴西資源近,具有運費低廉的優點,也有利于從長期發揮其DUBAI計價的優勢。
(三)北非和地中海
北非和地中海區域距離歐洲煉廠近,通常是歐洲煉廠的重要資源供應地。美國油出口增加和北海新油田的開采投產使地中海區域低硫原油有了流向歐洲以外區域的機會,ES SIDER等低硫油資源越來越多地流向亞洲、北非和地中海區域低硫原油產量大、品種多,出區價格便宜,與傳統的西非區域相比,是比較好的低硫機會油種。同時,該區域也是全球石蠟基原油資源最重要的供應區域之一。IMO2020新規讓原本產量不高的石蠟基原油獲取難度增加,市場價格高漲。因油性特殊,很難找到替代油種,對這部分資源應當加大采購力度。
(一)挪威、巴西、圭亞那
2019年挪威Johan Sverdrup油田投產,2019年年底產量已穩定增長至35萬桶/日,預計2020年將攀升至44萬桶/日的水平,大幅增加了國際低硫原油資源的供應量。巴西也加大其深水鹽下區塊的油田勘探開發,增產十分迅速。新油種IARA將于2020年2月出口,產量預計可以達到30萬桶/日。另外,圭亞那新油種LIZA已于2020年初出口,初期產量12萬桶/日,預計峰值為75萬桶/日。以上新油種都是對全球低硫中重質資源的有利補充,我國煉廠應當積極測算評估,爭取新油種的早日引進和煉制,降低對傳統低硫原油的依賴程度。
(一)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目前影響低硫原油采購策略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需認清當前低硫原油的供應形勢,通過金融投資、工程建設和商貿合作等多種手段,大力獲取可采低硫原油,保證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也能優先獲取一手資源。采購決策時還需要考慮產油國不可抗力事件的影響,確保我國能源安全與穩定供應。
(二)市場因素
主要是產品市場方面的影響。成品油市場的漲跌和需求作用于原油的選擇。不同原油的組分不同,產品收率有差異,當某種產品銷售盈利時,具有更高該產品收率的原油資源價格也會受到支撐。因此,采購原油需要時刻關注煉油毛利和成品油產品裂解價差的變化,不斷根據產品市場的需要,靈活調整原油采購結構。但要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和穩定根本上還是要發展新能源,降低對傳統石油能源的依賴度。
(三)運費因素
未來30年到50年之間,海上能源運輸通道占主導地位的局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刪除。從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不同航線、不同航距、不同船型的運輸成本差別很大。在低硫原油采購時應當考慮到長、中、短距離出口國的運費差對采購原油到岸成本的影響,從而準確進行成本測算,選擇采購物流成本相對較低的原油資源。
(四)價格因素
WTI、DUBAI、BRENT是國際原油三大計價基礎。不同區域的原油計價方式各有差異。采購原油時,應審時度勢,對WTI/BRENT、BRENT/DUBAI的價差變化進行分析和判斷,適當運用套期保值工具,避免價差波動偏離測算帶來的損失。而原油升貼水則是基準價基礎上市場對原油價格進行調整的金額,原則上我國應盡量采購深貼水、性價比較好的原油。同時做好測算并準備資源替代方案,才能應對多變市場供需環境下的價格風險。
參考文獻
[1]鄭國富.中國原油進口貿易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完善——以2001—2018年數據為例[J].對外經貿實務,2019(5).
[2]砳之.全球能源格局正在改變[J].群眾, 2019(3).
[3]惠春琳.全球能源安全與能源治理的新變化[J].旗幟,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