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琴
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從會計學上說,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由數據區塊組成的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的方式保障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是一本建立在計算機程序上公開透明的總賬,一個區塊就是一筆開支,區塊中的信息就是科目中的內容,在點對點的更新區塊時,在沒有信用中介的情況下,也可獲取節點之間的相關信息,并延伸到整個網絡,進行分布式記賬與存儲,完成點對點交易并更新賬簿。
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納入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公益性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向人大和各級政府、行政主管及全社會提供與事業單位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事業單位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為各級政府和全社會提供有效的進行社會管理、作出經濟決策。因此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全面系統的監管,使用前有預算,使用過程中嚴格監管,使用后有績效評估,因此在區塊鏈技術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全面運行實施時將對公益性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起到不可深遠的影響。
區塊鏈技術采用分布式帳本記錄帳號的所有數據和交易,因此一旦帳務資料通過數據共享傳遞至區塊鏈網絡后,如支出明細等將在其他節點進行記錄和備份,且財務資料具有一致性和唯一性,而區塊鏈的使用者可以通過其它節點,查詢到完整的財務數據。同時區塊鏈記錄是鏈式的,即按時間軸進行有序的記錄。因此當包含是由在時間上有序的記錄塊組成的一根鏈條,具有鏈式結構的特征,即每一區塊均帶有一個真實的時間戳。
而目前我國公益性事業單位執行的是預算拔付,即所有的人員經費、專項開支要有預算才能進行開支,但由于公益性事業單位執行預算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的需要增加一些專項的實施,可能由于氣候、環境等因素導致一些專項需要降低執行力度,更有可能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一些專項的中止,但無論什么原因,一旦預算發生變化,必須及時將監預算執行的增加或減少原因,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復等資料及時上傳至區塊鏈網絡,確保項目執行過程中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對新增專項的支出必須如采購發票開具時間、報銷時間等必須在立項后。而中止項目的所有支出,必須在項目中止確認日停止支付。確保區塊鏈上專項支付的時間戳與項目執行期相一致,杜絕在區塊鏈數據出現先支出后立項或項目結束后仍出現支出的情況,確保專項的預算和支出的時間戳相一致。
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分布式賬本、時間戳、網絡共識以及可編程等特征,這些特征為公共支出的事中監管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也為事中審計提供豐富的對稱信息。在現有大額支付過程中,目前的程序和流程都規范合理,如目前5萬以上的支出,都納入了政府采購,對供應商的資質、能力都進行了嚴格的審查,財務支付時,也根據招標書、采購合同等進行支付,但對招投標的過程、合同的價格都沒有可參考的數據和資料,因此供應商的價格是否合理、項目執行能力都無從考證。利用財務支付前,對供應商以前的供貨信息如價格、產能等進行快速有效審查,以確保合同的規范有效的執行,進而達到財務事中管理目的。
在專項實施過程中,利用區塊鏈的信息,對購置的固定資產定期內審,倒查是否及時登記造冊,明確責任人。對購置的易耗品開支,建立采購人、入庫、領用的閉環審查制度,進而使每一筆開支都有完整、可溯源的財務信息,確保財政支出的規范合理。
目前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財務實現了軟件化管理,財政專項也納入了國庫集中支付,事業單位與國庫的支付通過專門的網絡進行數據交換,確保了財務數據的安全,但各部門的職能各異,信息也不完全公開,部門之間無法完全實現資源共享,在職能交交叉、業務有重疊時,有可能出互相挫傷推諉,或各行其事。財務數據涉及區塊鏈技術能從根本上實現財務數據的共享與協作,在財務管理上通過將項目的簡介、摘要及其它信息上傳至區塊鏈中,并在區塊鏈中保存和流通,詳細的財務數據及資料則保留在處在各自的數據庫。其它需要查詢的其它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甚至是普通民眾通過公鑰需查詢的資料提交數據庫,通過私鑰解密后,提交效財務數據,這樣實現了財務數據公開透明化,也實驗財務數據去中介化,進而提高財務數據的使用用效率,降低監管成本。
隨著區塊鏈技術發展,大量的數據特別是公眾關心稅收及財政支出情況數據將逐漸公開透明化。但公益類事業單位承擔的各類專項關系到國計民生,數據的泄密將給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我國的科研項目、國有企業的技改項目等均屬秘密級,這些賬務數據的公開,將有可能泄露我國科技項目的實施情況。為此,在財務數據公開透明化過程中,應該逐步公開,如先公開常規項目的開支,延遲公開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財政支出;只公開涉密項目總科目,不公開公開帳目明細等。同時在區塊鏈網絡上公開賬務的數據庫,應新建與現有財有財政網絡相平行的管理系統,以防私鑰泄露后,導致整個數據泄密,確保財政專項支出的安全。
總之,分布式記帳、時間戳、加密算法、共識機制與智能合約等技術,將會對公益類事業單位的賬務管理業務帶來機遇和挑戰,它將革命性的顛覆傳統的財務管理系統,提高財務運作效率,降低公益類事業單位運行成本、使用成本、信用成本和管理效率,保障財務運作的公開透明及安全性。但不可否認的是,公益類事業的財務管理有其特殊性,大量的數據關系到國家的財政金融安全,因此一方面要迅速適應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分級推進,保障涉及國計民生的數據安全。
參考文獻
[1]李娟,王慧敏.應用區塊鏈技術改進企業財務管理的路徑選擇[J].現代商貿工業, 2018, 39(34):90-91.
[2]戴莎,龔丹雅.區塊鏈技術對企業財務管理及財務管理人員的影響[J].現代商業, 2019, 524(07):149-150.
[3]李水平,王慧敏,李娟.區塊鏈技術影響下企業財務管理發展方向分析[J].現代商業,2019, 523(0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