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 措施 固定資產 高校
高校是我國教育以及科研的主要機構,其中固定資產主要是衡量高校的辦學水平以及辦學實力的主要指標,在2019年1月份正式實施的新會計制度中,明確提出了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措施,在固定資產的處置與取得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調整,同時也提出了更加詳細的核算方式,對規范高校的財務管理以及完善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的管理比較粗放、核算的方式不夠詳細,而新會計制度中提出了明確的管理方式,能夠真實并且全面的展示出高校的資產信息,為高校加強資產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首先,高校的固定資產比較多,同時所處的位置也比較分散,同時需要堅持財務與資產相結合,實物與價值相結合的管理原則。其次,高校的固定資產還具有全面性、連續性以及動態性的特點,在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采購環節中的預算、審核;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維護與報廢等,要嚴格按照新會計制度中提出的對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要求,做好全面的審核與登記。
(一)加強重視,嚴格執行新會計制度
首先,新形勢下,為了強化高校的財務以及資產管理效率,我國頒布了新會計制度,高校在固定資產購置與使用的經費都要有詳細的登記,同時還要有全方位的控制與監督,這就提高了資金利用率,防止了資金浪費的情況出現。因此,高校要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有效過渡,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明確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照新會計制度進行管理。
其次,還應該學習和探究新會計制度的內涵以及意義,為新會計制度的實施營造出良好的環境,明確固定資產管理的目標,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從而確保固定資產管理能夠朝著正規化、制度化方向發展。比如:高校應該制定嚴格的固定資產管理章程,讓工作人員做到有據可依,執行有力,改變傳統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松散性,提升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
首先,高校應該建立專業的管理部門,同時將管理的職責明確到個人,同時還應該將采購、維護、驗收以及記賬等統一納入到管理體系中,同時還應該加強財務部分與其他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與配合。其次,高校還應該完善監督與管理機制,在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對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的審核與監督,加強對固定資產的審批力度,對于超范圍的購置或者沒有如實反映使用情況等,都應該追究其管理人員的責任。此外,財務部門還應該根據學校固定資產的使用或者報廢情況,制定出詳細的預算表,為固定資產的購置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三)加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固定資產管理中高校還應該規范初始的計量標準,對其的初始成本、自建、租賃、捐贈、置換或者無償調入等都應該清楚的確認,同時還應該對使用價值進行計量,做好相關的折舊登記,依據其不同的用途記入不同的資產成本中。其次,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在管理固定資產時,還應該充分的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固定資產在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比如:構建數據共享平臺,及時完成財務信息的傳遞,保證管理的實時性與準確性,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還能夠實現固定資產的實時清查以及盤點,將固定資產的購置信息以及數據上傳到管理系統中,確保實物與資產相符合,減少了管理壓力,改變了管理過程中繁瑣,容易出錯的情況,極大的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在新會計制度下,高校在管理中首先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重視程度,應該從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以及后期的維修與報廢等,全面的納入到管理體系中,進而提升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其次,高校應該明確管理職責,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三,高校應該充分使用信息技術,構建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提升對固定資產實時性以及高效化的管理;第四,高校要積極對陳舊的管理思路以及管理模式做出創新,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張冬平.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28(04):82-85.
[2]曹慧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固定資產折舊會計處理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