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雷
關鍵詞:中小商業企業? 財務管理? 對策分析
中小商業企業一般是有一定知名度的連鎖企業,擁有一定的資產規模,在市場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品牌優勢,但經營類型較為單一,利潤率偏低,會計核算較為簡單,經營布局較為分散。存在財務管理松散,資金使用效率較低,預算簡單粗放,缺乏內外部監督力量的情況。 本文從提升財務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議,有利于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發展。
(一)財務核算不集中
在企業發展進程中,財務核算方式沒有隨著企業的發展相應的轉變,存在多頭管理,分層核算的情況,財務核算難度較大,會計信息在傳遞中容易出現失真,同時核算人員較多,核算質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二)資金管理薄弱
總部對分支機構缺乏監管,內部審計部門無法行使職能,導致分支機構存在挪用款項,私設賬戶情況。同時總機構對分支機構的業務資金不能統一調配,大量資金沉淀,使用效率較低,資金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
(三)預算簡單粗放
隨著企業的發展,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或預算較為粗放,業務和財務的融合度較低,對預算的認知度不高,缺乏從戰略視角的整體性全面預算,一旦遭遇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經營風險較大。
(四)信息化建設不健全
大多數企業處于信息化建設的起步階段,企業領導不夠重視,信息系統使用率較低,信息系統在企業的應用深度不足,不能根據具體的數據做出分析調整,不能為后續決策提供足夠的支持。
(一)變更財務核算方式
隨著公司經營布局的擴展,財務核算方式要緊跟公司擴展步伐相應轉變,建立與公司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模式。大多數企業需經歷單點核算到總部集中核算的轉變,公司核算方式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各分公司單獨核算模式;第二階段為三級核算模式,總公司為第一級機構,各地市設立分公司為第二級機構,各經營單位為第三級機構;現階段核算模式為總部集中核算模式,公司核算模式的轉變要緊跟企業的發展變化在核算方式的轉變過程中,企業要主動與稅務局溝通,爭取建立新型的稅企合作稅款繳納形式。對公司積極與稅務局溝通后,對公司全部分支機構采取增值稅統一核算,財務“按月預征,年終清算”的方式計算繳納增值稅。所得稅繳納方式為總分機構匯總納稅:企業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庫的征收管理辦法,以上增值稅和所得稅的繳納方式大大了減輕公司的核算成本,促進了公司的發展。
(二)加強資金管理
加強資金投融資管理,首先確保資金收支管理,要求各分支機構每日營業結束后將當日營業款足額移交銀行,與銀行簽訂劃轉清算協議,每日將下屬個分支機構賬戶余額統一匯轉至總公司。加油站有支付需求時,由省公司統一下撥。同時加大檢查力度,杜絕違反公司規定的行為出現,在確保有剩余資金的情況下,積極投資于和企業風險承受度相匹配的金融工具,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三)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加強預算體系建設,由原先單獨的資金預算提升為企業全面預算,建立包括資本預算、經營預算和財務預算等各類型的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預算是對企業經營信息和資本管理等所有資源的整合和配置,通過對預算體系的嚴格執行和完成效果考核,來規避風險改善經營管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營目標的達成,對公司的經營決策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重視培養專業財務人員
招聘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財務人員,保證專業知識過硬,同時加強現有財務人員的培訓,提升職業技能,更要加強財務人員道德水平的提升。建立合理的輪崗制度,健全獎勵機制和人才晉升機制,調動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中小商業企業憑借自身規模化的經營方式,實現了對傳統財務管理方式的改造和創新,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但是企業發展的規程中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因此,中小商業企業要轉變財務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內外部監管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杜靜.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的相關研究[J].經營空間,2019(11).
[2]閔長峰.淺談石油企業財務管理[J].財經縱橫,201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