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凌
關鍵詞:“營改增” 快速消費品行業 ?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是現階段我國稅制改革的重點內容,其目的是降低企業稅負,推動各個行業結構的調整,為國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對于快速消費品行業而言,需要積極分析“營改增”帶來的影響,從戰略規劃、財務管理和稅務籌劃管理等方面作出調整,從而利用好“營改增”的積極作用。
(一)“營改增”的主要內容
“營改增”即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可以解決傳統稅收制度下的重復征稅問題,幫助企業降低稅負。“營改增”的實施是國家深化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措施,能夠推動產業升級、改變消費模式,培育國民經濟發展新動能。從2012年開始實施部分行業營改增試點,到2016年營改增的全面實施,營業稅徹底退出我國稅制歷史舞臺,增值稅納稅制度則得到不斷完善。從其主要內容來看,現行增值稅制度對增值稅征收范圍、稅率和征稅對象等進行了清晰界定,并制定了全面營改增實施的過渡方案,其中包含許多有利于降低企業稅負的稅收優惠政策,引起了各個行業的廣泛重視。
(二)快消品行業特點
快消品行業主要具有消費頻率高、消費群體龐大、消費便利性等特點,由此也導致快消品難以建立較高的品牌忠誠度,消費者群體流動性較大。在快消品行業“互聯網+”新業態的構建過程中,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競爭力較大,如果企業內部管理出現問題,非常容易陷入經營危機。其中,稅務籌劃是影響快消品企業盈利水平及財務運行質量的重要管理工作。在“營改增”的全面實施下,雖然站在長期角度有利于降低企業稅負,但在實施初期,許多快消品企業都出現稅負增加的情況。需要從快消品行業自身特點出發,在深入分析“營改增”影響作用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宏觀影響
在“營改增”的全面實施下,快消品企業資產周轉率、凈利率、毛利率等主要財務指標都出現了變化,對快消品企業財務人員納稅籌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企業進項稅額不能完全抵扣,在核算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容易在短期內增加企業稅負。從“營改增”全面實施后的快消品行業整體稅負水平來看,雖然在其實施初期,快消品行業整體稅負水平出現增長趨勢,但很快得到控制,而且隨著時間推移,“營改增”的減稅效果逐漸顯現。截止到2018年末,快消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2萬億,其同比增長速度連續14年超過GDP增長速度,在GDP中占比高達9%以上。在此情況下,快消品行業為國家財政稅收做出了重要貢獻,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從這一角度來看,“營改增”的實施有利于推動快消品行業發展。
(二)微觀影響
雖然“營改增”已經在行業整體層面表現出減稅效果,但從微觀層面上來看,不同快消品企業的稅負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部分企業稅負水平反而出現增長。以某公司為例,從其“營改增”實施前后(2015年-2017年)的稅負變化情況來看,該公司2015年實際納稅總額為6011.9萬元,2016年實際納稅總額為11235.3萬元,2017年實際納稅總額為13428.8萬元。采用流轉率稅負率衡量企業稅負水平,流轉稅稅負率=流轉稅稅額/營業收入,其中流轉稅稅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該公司從2015年到2017年的流轉稅稅負率分別為0.75、1.07和1.46,由此可以看出,在“營改增”實施后,該企業稅負水平反而出現上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該公司在“營改增”實施后,沒有在采購環節利用好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導致未能發揮“營改增”降低稅負的優勢。因此,在“營改增”實施后,還需要從微觀企業層面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一)關注于“營改增”制度變化
在“營改增”的實施過程中,國家不斷對增值稅納稅相關制度內容進行調整和完善,目前有關“營改增”的制度變化較為頻繁,快消品企業只有充分了解最新政策動態,才能為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比如在增值稅稅率調整方面,2019年最新增值稅稅率調整措施將原有的16%、10%、6%和0%四檔稅率調整為13%、9%、6%和0%。其中原制造業等行業的16%稅率下降至13%,原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10%稅率下降至9%,原6%稅率保持不變。在此情況下,減稅力度得到進一步強化。快消品企業在開展稅務籌劃會計計算的過程中,需要適用最新稅率標準,降低企業稅務風險,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另一方面,在結構性減稅和普惠性減稅并重的改革趨勢下,國家制定了許多增值稅繳納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企業可以通過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進項稅額抵扣,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負。因此,企業稅務籌劃人員應積極了解相關政策變化,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二)提高稅務籌劃管理的重視度
做好稅務籌劃工作是快消品企業應對“營改增”影響的基本措施,必須提高對稅務籌劃管理工作的重視度,通過提前做好預測和分析工作,擴大企業稅務籌劃操作空間。比如在快消品企業的采購環節,可以事先參照進項稅額的可抵扣幅度,為賬務處理提供依據。在主營業務的開展過程中,也需要合理選擇業務模式,適用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必須強化稅務籌劃意識,推動快消品企業業財融合管理改革,通過加強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的溝通配合,確保各項稅務籌劃措施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快消品企業也需要提高對專業稅務籌劃人才培養的重視度,結合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發展需求,從戰略管理層面出發,通過有效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切實幫助企業降低稅負,實現預期的盈利目標,從而推動快消品企業的更好更快發展。
(三)正確選擇增值稅納稅人身份
在增值稅納稅制度的實施下,企業可以選擇兩種納稅人身份,即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選擇不同的納稅人身份,可以適用不同增值稅稅率,需要根據快消品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納稅人身份,減少企業實際納稅額。此外,國家也制定了不同納稅人身份的差異性稅收優惠政策,會影響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結果。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需要通過核算應繳納稅費中的銷項稅額、間接性進項稅額,根據其差額確定企業增值稅繳納水平。對于小規模納稅人而言,則可以采用較為簡單的核算方式,用業務資金收入乘以適用稅率,得出應繳納稅額。快消品行業中的絕大部分企業為中小企業和微小企業,在增值稅納稅人身份籌劃方面具有較大的操作空間。應根據兩種納稅人身份的應繳納稅額計算結果,選擇更低的納稅方式。
(四)加強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
對于快消品企業而言,由于產品和服務具有流通量大的特點,與供應商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對于企業經營管理十分重要。在增值稅納稅籌劃方面,與供應商加強合作,也有利于提升快消品企業的稅務籌劃空間。在此方面,主要是利用國家制定的有關稅費抵扣的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降低前期資金投入,從而讓企業在稅務籌劃過程中,能夠容易取得最佳進項稅額。其中,對供應商的合理選擇是快消品企業開展納稅籌劃的重要前提,比如選擇一般納稅人供應商,企業可以獲得增值稅專項發票進行抵扣。在快消品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中,快消品企業相當于買方消費者,要及時獲取供應商提供的專項發票。如果選擇小規模納稅人供應商,就無法為企業提供專項發票。因此,在快消品企業開展稅務籌劃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供應商關系管理,與合適的供應商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幫助企業降低稅務籌劃風險,確保稅務籌劃方案的順利實施。
(五)合理優化企業的業務模式
最后,在快消品企業積極應對“營改增”影響的過程中,還需要對主營業務模式進行優化,以便適用更低的增值稅稅率。快消品企業通常有多種不同業務模式,根據現行的增值稅征收辦法,不同業務模式需要適用不同的稅率,而且其經營性質也存在較大差異,部分業務無法適用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因此,快消品企業應加快對自身業務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在分析業務盈利空間時,需要考慮稅務籌劃的因素,確保業務預期利潤水平可以實現。此外,快消品企業應對內部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合理的投入到各項業務中,利用不同經營方式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總體而言,快消品企業要想充分利用“營改增”帶來的積極影響,需要采取綜合應對措施,全面提高企業的稅務籌劃水平。
綜上所述,“營改增”的實施在整體上有利于推動快消品行業發展,但對于微觀企業而言,必須通過不斷提升稅務籌劃水平,充分利用“營改增”的稅收優惠政策,才能幫助企業實現降低稅負的目標。因此,應加快快消品企業稅務籌劃管理改革,通過降低稅負水平,確保企業財務運行的穩定性,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倩.“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及納稅的影響[J].納稅,2019,13(30):20.
[2]栗曉云,呂文棟,趙楊.“營改增”政策與企業風險承擔[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9,40(06):41-50.
[3]王甲貴.全面營改增新階段下的企業納稅籌劃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1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