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摘 要:就當前高校圖書館智慧應用而言,其主要體現在智慧服務與建設兩個方面。針對高校圖書館的智慧服務,還需要考慮到其服務的主要內容,這樣才能夠找到有效的途徑,讓高校圖書館的智慧服務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
智慧圖書館主要是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相互銜接的模式,在圖書館之中運用智能技術,從而提升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水平,最終營造出一個更加智能化的知識閱讀空間,從而滿足讀者最大限度的需求。
一、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的內容
(一)提供科學研究的服務
首先,提供知識導航,服務參與重大課題項目研究的科研型讀者。有了知識導航,讀者就可以基于各種顯性和隱性的信息資源,通過設備與館藏文獻,經歷對相關書刊進行搜集、評價、解決疑難的一個過程。同時,智能圖書館不僅僅可以滿足借閱性的服務,同時還能夠利用一條龍式、全程化的服務,為其實施課題研究提供信息推介、專題資料、課題查新等一系列跟蹤式的服務,這樣也能夠幫助其更好的節約時間,做出更多優秀的成果[1]。
(二)提供專業學習和教學研究的服務
智慧圖書館作為以人為本,將信息傳遞和科學技術作為基礎而發展,其智慧服務就是最基本的功能。智慧圖書館主要是參與學習的一個過程,利用虛擬信息的傳遞,就可以記錄上課的內容,并且做好仔細的分析與整理,最終為師生提供詳細的學習資料;新媒體的融入能夠創造出智慧課堂,通過高新科學技術,就可以滿足創新學習,讓學生產生較大的興趣,在情景交融中提升課堂效率;通過學校科教資源的綜合,也能夠分析學校的重點發展情況,分析和比較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最終滿足學生對于知識吸收度的提升,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學科發展動向的預判,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科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智慧圖書館能夠積極融入到教學成效評估,基于物聯網,再配合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就可以滿足教學成效的評價以及對應的跟蹤。
二、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發展的策略
針對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的發展,還需要重點考慮到下述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提供數據挖掘與分析
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下,數據與分析作為服務類型,其數據分析服務就成為圖書館需要的關鍵性功能。數據服務是基于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服務在形式與內容上的創新,其重點不在于數據究竟有多大,而是在于數據本身的價值。這一種價值能夠提供圖書館精準的數據,方便圖書館的管理和為用戶提供服務。通過機器學習以及圖挖掘技術,就可以實現學科知識圖譜的分析與挖掘,提供導航、檢索、推薦等一系列服務。在圖書館智慧服務領域,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2]。
(二)以人為本,主動出擊
作為高校圖書館,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大數據背景下能夠將思想觀念從原本“重藏輕用”逐漸轉移到“重用輕藏”的智慧服務理念上來,基于用戶作為中心,開展個性化的服務,這樣就可以建立面向一線的服務機制,并且通過高新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智慧服務。尤其是大數據資源的分析與利用來推動圖書館服務,這樣就可以讓其擁有更高的智慧服務專業化程度,激發服務效能,最終滿足高校師生的需求。
(三)建立知識共享機制
隱性知識在當前的網絡信息環境之下擁有較高的價值。高校圖書館在進行隱性知識挖掘過程中,還需要直接讓其顯性化,可以應用搜集到的無形資源,確保在深度上、質量上能夠滿足知識服務的提升。同時,這也將數據與信息對待的方面加以明確,在利用知識之后,就可以獲取對應的結果。自身館員的隱性知識線性化是目前高校不可或缺的財富之一,作為高校圖書館,就需要對隱性知識的重要性加以認識,能夠實施對應的管理與應用,這樣就可以建立出針對性的評估體系和環境。在圖書館內部,也需要營造一個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大環境,確保知識服務質量能夠進一步提高。
(四)建立知識資源庫一站式服務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基于資源建設作為基礎的圖書館知識服務,還需要從海量的信息資源之中基于客戶的實際需求來做好知識的提煉,這屬于更為高層次的信息服務。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服務時空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而在知識服務進程之中,網絡信息服務就成為關鍵之點。對于館藏資源,應該做好對應的利用與保護處理,這是事實知識服務的主要項目,但是并非是唯一。圖書館需要有效的調整其服務策略和理念,實現對應的服務方式轉型,與時代對應,利用技術和機制的創新,這樣就能夠基于用戶特點來做好知識資源庫的開發,最終挖掘隱性知識,實施數字化網絡信息數據庫的開發,并且引入各種成熟的網絡資源,注重彼此之間的銜接,最終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在和用戶的相互交流中,也需要對用戶的實際需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能夠更具神對象的建立滿足用戶知識服務的資源庫,最終滿足用戶特殊的信息需求[3]。
(五)特色資源的創新服務
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離不開特色資源這一根本,特色資源與傳統模式下的圖書館文獻有一定的差距,在內容上也具有獨特性,高校圖書館就需要充分挖掘其特色資源和服務,能夠針對特色專業與學科完善館藏數字化的處理,并且實現對特色資源數據庫的建立健全,最終利用圖書館豐富的知識資源,從而讓知識服務更具特色性。基于用戶的實際需求,還需要針對信息內容進行對應的整理與概括,這樣才能夠讓知識服務產品滿足高效的、可用的需求。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信息化技術的持續發展,對于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要求也在持續的提升中,考慮到原有的圖書館信息資源本身優勢不再那么明顯,所以,就需要考慮到技術與機制方面的合理創新,實現服務的轉型,這是當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當服務的理念、服務的內容以及服務的方式出現改變之后,應重新構建網絡信息資源服務平臺,這樣也就能夠滿足用戶最為深層次的服務需求。
參考文獻
[1]楊麗娟,劉薇薇.遼寧省高校智慧圖書館體系構建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18(24):40-43.
[2]李大莉,王蘊潔.高校智慧圖書館環境下的智慧服務模式的相關分析[J].智庫時代,2018(47):74+77.
[3]張俊琴.智慧圖書館環境下圖書館智慧服務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44):231-232.
(作者單位:普洱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