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經濟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水平也大大提升。但是,人們又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加之聊天工具的多樣化,大多數人都成了低頭族,為了消遣時間,因此,當夫妻雙方的價值觀存在差異或者夫妻雙方的性格及生活習慣存在不同、或者夫妻雙方異地分居時,那么配偶的夫妻忠實義務就會存在危險的邊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所謂的“出軌”現象,造成最近幾年全國各地離婚率的普遍增高。這種現狀不僅給雙方的家庭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給我們的社會造成嚴重的困擾,影響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忠實義務;法律救濟;損害賠償
一、根據數據分析我國最近幾年的婚姻狀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降低為9.6%,2015年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仍繼續下降,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低,2010年到2013年結婚率處于上升的狀態,2013年則是拐點,迄今仍未出現上升的情況。而從2010年到2017年,我國的離婚率持續上升,根據民政部的數據表明:我國的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攀升,從最近幾年的數據來看,2013年有350萬對夫妻離婚,2014年有363.7萬對夫妻離婚,2015年有384.1萬對夫妻離婚,2016年有415.82萬對夫妻離婚,2017年有437.40萬對夫妻離婚,2018年有380萬對夫妻離婚,從總體來看,我國的結婚率在下降,離婚率在上升。
從以上數據總體來分析,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們不想結婚,不愿意結婚。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分析:第一,現在女性對男性的依賴感比較低,經濟實力比較強,加之科學技術的進步,自動化設施越來越健全和完善,在家庭生活中,需要勞動力的方面在減少。因此,這就使得男性的存在感大大降低。第二,也可能是受現階段婚姻家庭這個大環境的影響。通過分析我國最近幾年的離婚率,或者從身邊同事及其親友的婚姻家庭狀況來看,大多數人認為婚姻是一個很復雜的家庭關系,甚至是一個很復雜的社會關系。加之現在年輕人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導致他們無心去嘗試婚姻家庭中的酸甜苦辣。
而離婚率的大幅度增加,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有婚外戀。第二,夫妻雙方性格不合。第三,生活條件、經濟水平壓力大。第四,生活習慣不同。第五,親屬的挑唆(婆媳不和)。根據相關的調查,其中,大多數離婚是由于第一種原因導致,即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有婚外戀或者婚外情,這種不良的現象充斥的我們當今的社會,影響著我們現在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發展。因此,相關的法律法規必須及時出臺和完善,來遏制這種不道德的行為。
二、違反夫妻忠實義務的原因
傳統婚姻,被界定為一男一女組成的生活共同體。婚姻是獲得社會認可的兩性結合,這種結合以男女性別區分為基礎,組成永久共同生活的結合體。家庭是以婚姻為基礎的。我國《婚姻法》第二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由此可見,我國是通過一夫一妻的制度,規制男女兩性關系,建立文明和諧的兩性秩序,維護婚姻家庭的穩定。夫妻忠實義務,即貞操義務,是指夫妻雙方在共同生活中應當相互忠誠。對夫妻忠實義務的理解在學術界有許多爭議,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通常關于夫妻忠實義務可以作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一些學者對夫妻忠實義務采取廣義的解釋,強制夫妻應當相互忠誠,不得處于一己私利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而損害其配偶利益的行為。而一些學者對夫妻忠實義務采取狹義的解釋,即又稱貞操忠實義務,僅僅意味著配偶性生活的排他專屬義務。廣義上的夫妻忠實義務,不僅包括夫妻在性生活上互守貞操,不為婚外性行為,也包括夫妻不得惡意遺棄配偶他方,不得為第三人利益犧牲,損害配偶他方的利益。筆者認為,夫妻忠實義務其實就是指從婚姻締結之日起,就對夫妻雙方的性自由和性權利加以限制,夫妻之間以共同生活為目的,應該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彼此的性權利只有彼此之間才能享有。
而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精神方面的享受越來越貪婪,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的現象對社會沖擊很大,例如,通奸、賣淫、嫖娼、姘居、一夜情等不良現象充斥著當今社會。破壞婚姻家庭的穩定和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也影響子女的健康和成長。筆者認為,違反夫妻忠實義務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我國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制。雖然,《婚姻法》第4條規定的“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相互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但是,當夫妻一方以違反夫妻忠實義務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而,這就表明《婚姻法》第4條規定成為一種倡導性條款,夫妻忠實義務具有不可訴性,只是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告知社會,體現的是德治的結果,而非法治的結果,在實踐中沒有任何意義,不能維護當事人的正當權益。第二,夫妻之間長時間的冷戰。夫妻之間在日常的生活中,難免會發生爭執,這種現象在每個家庭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正所謂“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關鍵在于夫妻之間發生沖突時,怎樣去處理問題,彼此之間應該及時的溝通,而不是一味的僵持和冷戰。否則,長時間持續下去,將會影響夫妻之間彼此之間的感情,即產生我們所謂的“精神外遇”,久而久之,則會使婚姻走向死亡的邊緣。
三、違反夫妻忠實義務法律救濟的途徑
救濟是法律的靈魂,無救濟則無權利;當前能否將違背夫妻忠實義務作為法定離婚的事由,在理論界存在交大的爭議,修訂之前的《婚姻法》規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作為離婚的法定事由。“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標準法律沒有明確的界定,從而使得法官在裁判中掌握判決夫妻感情是否已破裂的標準難度極大。這種結果則會很容易造成許多案件的同案不同判情形,從而引起當事人的不滿,影響司法的公證和效力。針對這種情形,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相關的司法解釋,就如何確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問題規定了具體的使用標準,但是,在實踐中,對于違反夫妻忠實義務能否作為離婚的法定事由,學術界的說法不一,仍在討論中。雖然,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正式確立夫妻忠實義務制度,《婚姻法》第4條規定的“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相互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但是,當夫妻一方以違反忠實義務為由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則不予受理。因此,現行《婚姻法》第4條之規定,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無法引用,對當事人不能起到保護作用。筆者認為,對違反夫妻忠實義務法律救濟的途徑在司法實踐中主要包括婚內侵權之訴和離婚損害賠償。
(一)婚內侵權之訴
婚內侵權,又可稱之為夫妻侵權或者夫妻之間的侵權,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因過錯給另一方婚姻權益造成損害而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的情形。而在我國的《婚姻法》中并沒有規定婚內侵權,而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29條第3款之規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婚姻法第46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就徹底的阻礙了婚內侵權的法律救濟途徑。因此,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能否構成侵權,學者們各持己見。
(二)離婚損害賠償
離婚損害賠償,指的是夫妻一方因法定的嚴重過錯行為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向人民法院請求損害賠償。我國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①重婚的;②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③實施家庭暴力的;④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之后,《婚姻法解釋一》第28條之規定對損害賠償進一步作出解釋和說明:“婚姻法第46條規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解釋》的有關規定。”這意味著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在我國《婚姻法》中被認可,并得以正式確立,而且《婚姻法解釋一》的進一步的完善化和具體化,也大大提高了司法審判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和規范性,有利于充分發揮其價值功能,并能使婚姻中的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
四、完善夫妻忠實義務制度
2001年我國修訂的《婚姻法》正式確立夫妻忠實義務制度,《婚姻法》第4條規定的“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相互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但是,在司法實踐中,不能作為法官裁判予以引用,不能有效的保護當事人在婚姻中的婚姻權益,因此,筆者認為,加強和完善夫妻忠實義務制度勢在必行。
(一)有利于完善婚姻立法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我國的結婚率在逐年降低,而離婚率在逐年升高,然而,重婚、包二奶、通奸、姘居、一夜情等現象屢見不鮮,嚴重的影響婚姻家庭的穩定和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完善夫妻忠實義務制度,來填補婚姻法的漏洞,提高法律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強制性。
(二)有利于保護婚姻家庭中的受害人
在婚姻家庭中,一方當事人的婚姻權益受到不法侵害,也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確立夫妻忠實義務與離婚損害賠償制度,顯然是為了保護婚姻中的受害人。但是,在司法實踐中,這種制度形同虛設,與立法目的相違背。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29條第3款之規定,在婚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就使得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當事人的婚姻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法得到法律的救濟和損害賠償,而使婚姻中加害人的行為更加肆意妄為,藐視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因此,必須完善夫妻忠實義務制度,以有效的保護婚姻家庭中無過錯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有利于指導司法實踐
司法審判的主要功能就在于運用相關法律規定來解決糾紛,化解社會矛盾。司法沒有具體的相關活動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法律規定應當明確具體,即作為法律適用者的法官在對有關糾紛進行裁決時,必須要有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定可以引用。否則,在實踐生活中會造成大量同案不同判的案件,造成司法不穩定,不嚴肅,沒有彰顯出法律的權威性,不能提高法律的公信力,不能有效的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完善夫妻忠實義務法律制度能夠使法官在裁判時,有明確的法律條文進行引用,以提高司法效率和公信力。
參考文獻
[1] http://www.mca.gov.cn/,http://data.stats.gov.cn/。
[2]蔣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導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5頁。
[3]盧文婕:《夫妻忠實義務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第169頁。
[4]盧文婕:《夫妻忠實義務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第280頁。
作者簡介:
韓艷譽(1991.7-),女,漢族,山東省煙臺市,碩士在讀,青海民族大學,民商法方向。
(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