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生理系統的功能逐漸衰退,細胞生長速度下降、肌肉萎縮,機體能量代謝也會隨之發生改變[1]。肌萎縮性肥胖是老年人群中一個新興的公共衛生問題[2]。準確評估老年人的代謝率及人體成分,對老年人健康及營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間接能量測定系統(代謝車)是目前公認的能準確反映人體能量代謝的設備,具有各個計算公式不可比擬的優勢[3]。然而,國內使用代謝車對老年人群進行代謝率測定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通過代謝車測定老年人群的靜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并分析實驗室指標、人體成分等對老年人群REE的影響,旨在為老年人群的營養干預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9月在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體檢并自愿接受代謝車及人體成分分析檢測的老年人。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認知交流障礙;(2)體內放置有金屬支架或者起搏器;(3)行動不便,獨立站立時間<5 min;(4)急性感染性疾病;(5)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6)惡性腫瘤;(7)DM、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8)心、肺、肝、腎功能異常者。共納入235例,其中男72例,女163例,年齡60~102歲,中位年齡73歲。將研究人群按男女性別分為2組進行觀察比較。
1.2 研究方法
1.2.1 能量代謝測定:采用美國Carefusion的Vmax Enocre營養代謝測試系統,經密閉通氣管路,測得吸入和呼出氣體中的O2與CO2總氣體量和濃度差,算出規定時間內被測量者的氧氣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產生量,并自動計算出被測量者的REE。測量前應該禁食>2 h,平靜仰臥30 min。測量環境濕度要求為50%~60%,室溫控制在24℃~26℃。檢測時間30 min,最終結果為各數值的平均值。測量由我院臨床營養科專業人員經過統一培訓后進行。
1.2.2 人體成分分析:采用韓國Biospace Inbody 720人體成分分析儀(購自上海拜斯倍斯醫療器械公司)。測量前1 d晚餐禁食高脂食物以及酒類,空腹12 h以上。測量時著輕薄衣物、排空大小便。檢測分析所得結果包括:身高、體質量、BMI、體脂肪、體脂肪百分比、內臟脂肪面積(visceral fat area,VFA)、腹部肥胖程度、肥胖控制、頸圍、胸圍、腹圍、臀圍、骨骼肌、去脂體質量、肌肉控制、身體細胞量、上臂無脂肪周長、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健康評估分值。其中,肥胖控制和肌肉控制分別指體脂肪和骨骼肌建議改變的量,正值提示需要增加體脂肪或肌肉,負值提示需要減少體脂肪或肌肉。測量由我院臨床營養科專業人員經過統一培訓后進行。
1.2.3 觀察指標: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統一送至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檢測生化常規、血常規、腫瘤標志物。其中,生化常規包含總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O)、TG、TC、LDL-C、HDL-C、ALT、AST、FPG、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UA等指標;腫瘤標志物包含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類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
1.3 質量控制 本研究使用標準的能量代謝測定儀和體成分分析儀進行測量;研究組成員均經過嚴格篩選和培訓;研究當日指派專人現場審核測試數據,查漏補缺。

2.1 一般情況 男性和女性組間比較,REE、ALB、Scr、UA、TC、TG、HDL-C、LDL-C、RBC、Hb、AFP、CA199、NSE、BMI、體脂百分比和肥胖控制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間REE及人體情況的比較
2.2 各項指標與REE的相關性分析 將REE與各項檢測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女性的REE與LDL-C、RBC、身高、體質量、BMI、體脂肪、體脂百分比、VFA、腹部肥胖程度、胸圍、臀圍、骨骼肌、去脂體質量、細胞內液及細胞外液呈正相關(r值分別為0.253、0.223、0.611、0.351、0.473、0.455、0.382、0.387、0.334、0.236、0.282、0.224、0.227、0.225、0.245,P均<0.05),與肥胖控制和肌肉控制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376、-0.488,P均<0.05);對于老年男性而言,HDL-C、Hb、身高、體質量、BMI、體脂肪、腹部肥胖程度、臀圍與REE呈正相關(r值分別為0.428、0.387、0.652、0.694、0.378、0.407、0.323、0.282,P均<0.05),年齡、肥胖控制、肌肉控制與REE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496、-0.376、-0.688,P均<0.05)。
2.3 老年人群能量代謝的多因素分析 為排除各指標間的相互影響,以REE為因變量,以上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發現體質量和骨骼肌是影響老年女性REE的獨立因素;對于老年男性而言,則是體質量和年齡。見表2、3。

表2 老年女性REE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3 老年男性REE影響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REE是指機體禁食2 h以上,全身處于休息狀態、平臥、清醒、安靜、室溫20℃~25℃時測定的能量消耗,近似于基礎能量消耗。“代謝車”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測量REE的金標準,但由于代謝車設備較昂貴、檢測費用較高,目前在臨床上不常規使用。夏韶民等[4]雖然對健康老年人的REE及體成分做出研究,但樣本量小,體成分數據不全,缺少相關實驗室檢測。本研究選擇的樣本來自健康體檢的老年人,按照嚴格的入組及排除標準,能較好地反映廣大普通老年人群的實際情況。同時,本研究還使用了先進的人體成分分析儀,通過生物阻抗檢測技術,測量體脂肪、骨骼肌、VFA等常規體檢無法獲得的指標,結合豐富的實驗室檢測數據來進行綜合分析。
不同性別之間,機體代謝和人體成分存在較大差異[5-6],故本研究對老年男性和女性分組進行分析,尋找各自的特點。老年男性REE高于女性,符合不同性別人群的營養代謝特點[7]。實驗室檢測指標中Scr、UA、RBC、Hb水平男性高于女性,符合一般生理規律。然而,TC、TG、LDL-C等多項血脂指標,老年女性卻高于男性。絕經后女性血脂異常管理的專家共識指出,女性絕經后血脂異常的發生率明顯上升,且高脂血癥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低于同齡男性[8]。本研究也再次提醒老年女性應加強對血脂的關注,并積極控制增高的血脂。
本研究著重對不同性別老年人群REE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張艷等[9]研究發現,體質量尤其是瘦體質量與機體能量消耗呈正相關。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發現,只有體質量和骨骼肌是影響老年女性REE的獨立因素,并且REE隨著體質量和骨骼肌的增加而增加。老年女性可通過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適宜鍛煉、補充維生素D等方式,提高骨骼肌含量[10-11],繼而提高REE。對于老年男性,本研究發現REE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符合衰老的一般規律。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提示,體質量和年齡是影響老年男性REE的獨立因素。
無論男女,保持體質量在正常范圍,對維持老年人適宜的能量代謝,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衰老帶來的能量代謝降低是難以避免的,仍應重視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鼓勵老年人通過適度鍛煉、合理飲食,延緩肌肉的衰減,維持適宜的能量代謝,保持健康的體質。同時,在臨床營養工作中,對老年人制定營養治療方案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代謝率的改變及年齡、體質量、骨骼肌等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示不同性別老年人之間REE的影響因素存在差異,骨骼肌對老年女性有顯著影響,而衰老對老年男性的影響更大,體質量是決定老年人REE的共同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