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菁紅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達利女裝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學媒介從線下轉變到線上,必然要求教師重組教學內容、重構教學設計。線上教學的關鍵是要從“以教為主”轉向關注“學習成效”為主。開展線上教學不僅是一次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更是一場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本文以達利女裝學院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群平臺基礎課程“服裝材料應用”為例,探討線上有效教學策略的思考和實施。
“服裝材料應用”是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群(簡稱服裝專業群)平臺基礎課程,面向專業群下的4個具體專業方向即服裝設計與工藝、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時裝零售與管理、藝術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方向)開課。該門課程共計34學時,周課時3節。課程建設團隊目前已完成該課程完備的整套教學材料:課程標準,整體設計,單元設計,學生工作頁,試題庫,教學及實驗演示視頻等。
1.2.1 課程自身特殊性必需的面料樣品與實驗設備工具——暫時性缺位
疫情期間學校執行校園全封閉管理出入管控方案,教師不方便進入校園取回所教課程必備的教學資料,即服裝材料資源庫的教學用面料小樣、實驗用服裝材料檢測設備和工具。教師個人想通過網絡銷售平臺購買教學用材料,卻因過年期間工廠工人放假,年后企業復工復產難,賣家也無從發貨,面輔料市場暫停關閉等現實狀況,教學正常開展著實陷入被動境地。
1.2.2 網絡授課班級學生學情分析——普高生源,無服裝基礎,對服裝材料關注點低
線上授課對象是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群時裝方向和藝術設計方向的3個班級。開課前運用“學習通”對132名學生進行了“購買服裝時的選擇要素權重”的問卷調查,以獲取與上課相關的重要軟性信息。分析得知,學生們購買服裝時的關注重點依次為:款式>流行>顏色>價格>舒適度>做工>材料(見圖1)。

圖1 普高生購買服裝的選擇要素權重對比
由于普高生進入高職前并沒有接觸過服裝專業知識,以上調查問卷的結果也在預料之中。而服裝材料對整個服裝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核心技能的掌握起著重要支撐作用,不僅為后續課程學習提供知識儲備,而且能為服裝相關就業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如何有效引導學生意識到平臺基礎課“服裝材料應用”的重要性和通識性,需要任課教師做好合格的引路人,傳授服裝材料知識和技能,為學生專業學習夯實基礎。
2.1.1 “疫情+教育”與開學第一課的相融思考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創設真實情境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覺主動帶著任務目標在實踐探索中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疫情期間感人至深的戰“疫”故事洗滌著我們的心靈,能否讓其從現實走入課堂,與專業教學相融,上好關鍵的“開學第一課”呢?也許從真實生活出發的教學情境設計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不光知曉織物品種,而且從實際案例中知之其性能及運用,在后續課程實現能認會用更多的服裝材料?
諸多自問式思考值得課題組成員共同面對、協力解決。
2.1.2 疫情生活中取“材”——“最美逆行者”成為第一課教學情境設計的主角
圍繞“服裝材料應用”開篇內容“服裝材料類別識別”,課題組成員幾經商榷,理清思路,精心選取疫情背景下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典型性案例,并結合三大服裝材料類別——機織物、針織物、非織造物,從著裝材料切入,分別對位整合成三大真實的教學情境設計(見圖2)。以期學生在接收愛的教育同時,體悟到服裝本來就是一門生活的學科,服裝材料更是時刻可見,處處可見。引導學生學會留意生活,習得職業習慣,久而久之,每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服裝材料小行家”。

圖2 “服裝材料類別識別”總體設計框架
首選的真實教學情境一來自疫情背景下積極出征戰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通過精煉的圖片、文字或微視頻帶領學生重溫白衣天使的醫者仁心,大疫之下“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決心,感悟撐起中國脊梁之中國醫護的精神高度。接著,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醫護人員的防護服及口罩,多元素進行分析,重點解析其材料功能的特殊性,引導學生從專業角度認識生活中的服裝材料,留意材料與人們生活的息息相關(見圖3)。

圖3 “服裝材料類別識別”情境設計一思路圖
教學情境設計二的英雄人物都是確保人們日常生活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其中,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贊的“快遞小哥”:你們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平凡英雄[1]。通過感人至深的鮮活背景故事分析不同工作場景下平凡美麗英雄代表們的著裝,讓學生獲悉更多的專業知識。
教學情境設計三從不起眼的“額溫儀著裝”入手,識別針織物,強調從生活細微處見用心。
2.2.1 教學資源補位的思考
線上教學意味著學生在教室坐等教師派發面料小樣已成過去式,現在進行時中的課程教學資源如何補位?如何靈活轉換固有思維定勢,在暫時性缺失學校現成完備教學資源下也能完成教學任務?
2.2.2 實際生活中取“材”——“課前任務引導單”遠程對接學生,師生共尋身邊的服裝材料
緣自疫情下任課教師暫時性缺位必需的面料樣品與實驗設備工具,又考慮到學生采集面料樣品的難度,課題組成員集思廣益,討論后萌生“生活取材”的想法,將日常著裝的成衣作為服裝面料載體,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認真設計“課前任務引導單”并提前發放給學生,告知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和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教師業余時間解答學生疑問,協助學生完成不同種類服裝面料的采集,切實做到線上和線下教學緊密結合,使線上課程的教學交互從課前貫穿課中至課后,實現“任務引領、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生活取“材”讓學生成為學習領域主動的尋找者,在面料的尋求過程中,對比積累服裝材料見識,逐漸養成專業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形成職業素養。“課前任務引導單”此環節互動的實施效果遠遠超乎原來實體教室學生坐等教師分組分發面料的狀況。
線上授課以“騰訊課堂”作為教學直播平臺,利用該課堂的“舉手”和“討論區”功能與學生開展互動,同時以“學習通”作為課堂的補充,課前預習、課堂檢測、課后作業以及教學資源的共享通過“學習通”完成。為本門課程專門建立的“服裝材料應用”QQ群,作為“騰訊課堂討論區”和“學習通”的輔助,方便教師與學生線上線下的實時交流與資源的共享。
本文基于服裝專業群平臺課程“服裝材料應用”授課期間面臨的現實狀況,從線上有效教學策略角度進行了教學探索。線上教學為教育工作者探索“互聯網+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在重構課堂、創新教學上引發新的思考,同時對線下教學的優化也起到促進作用,提升了教師對課程建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