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烏克蘭特派記者 譚武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直
俄羅斯總統普京18日前往克里米亞,參加該地區“回歸”俄聯邦6周年的慶祝活動。截至本報記者19日凌晨發稿時為止,未見媒體報道烏克蘭對此事的反應。不過之前普京每次前往克里米亞,都會遭到烏方的抗議。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媒體18日報道,普京當天抵達克里米亞半島。他對當地民眾說,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的“統一”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他國家為克里米亞民眾制造問題的企圖失敗了。普京18日還為克里米亞大橋的建設者頒獎,并計劃于19日與克里米亞地區領導人舉行會談。為了慶祝“回歸”6周年,克里米亞連日來舉行了多項活動。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市經過公投后決定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當年的3月18日,普京與兩地代表簽署條約,允許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聯邦。美國《華盛頓郵報》18日稱,這是二戰后首次出現一個國家吞并鄰國領土。烏克蘭政府不承認上述公投,西方也因此對莫斯科實施經濟制裁。俄國際文傳電訊社18日報道稱,英國駐俄大使當天表示,英國以前沒有、以后也不會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并。
據俄聯邦新聞社18日報道,克里米亞地區領導人認為,烏克蘭將對普京的此次視察再次做出“歇斯底里的反應”。俄總統每次前往克里米亞地區,烏方都會表示不滿,這已成為一個傳統。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在普京前往克里米亞半島參加相關活動后,基輔都向莫斯科提出抗議。烏外交部表示,俄方在克里米亞地區的活動未經烏克蘭同意,嚴重違反國際法。
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民調數據顯示,93%的克里米亞居民和90%的塞瓦斯托波爾居民積極評價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不過《基輔郵報》18日刊載《失去我們的土地》系列文章,稱俄羅斯將烏克蘭人趕出克里米亞,并讓俄羅斯人取代這些原來的克里米亞居民,由此造成克里米亞人口結構的變化。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俄羅斯6年來在克里米亞地區進行大量投資,贏得了當地人的支持。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地區進行的建設項目,鞏固了莫斯科對克里米亞的控制。俄羅斯和克里米亞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而烏克蘭收回這一地區的難度越來越大。這也使俄烏一直處于對立狀態,破壞該地區的長期穩定。烏克蘭還表示,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加強了軍事力量建設。去年12月,聯合國大會對此表達嚴重關切。▲
環球時報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