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尚雜志《VOGUE》網站3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來信:北京的生活正慢慢恢復正常本周我女兒海莉迎來13歲生日,這本應是非常特別且歡樂的一周,會舉辦一些生日聚會,充滿歡聲笑語。然而,這是一場相當低調的慶祝,只有父母在場。我失望嗎?當然,但從積極的一面來看,長達數周的全城限制措施已使北京的新冠疫情受到控制。事實上,眼下我們可能正生活在全球最安全的大城市中,每天僅有少數新增確診病例且都是境外輸入。
這些措施最終被證明是很有效的。在經過6周的嚴格封鎖后,生活正逐漸重回正軌:商店、餐館和酒吧開始營業,雖然顧客寥寥無幾,食客也小心地彼此保持距離。我們感到自己正在慢慢走出噩夢,沒有心情慶祝,只有一種寬慰和感激,我們活著,我們仍然健康。(作者為《VOGUE》中國主編張宇)
美國《早安美國》網站3月18日文章,原題:我住在北京,以下是我在隔離期間從恐懼和沮喪轉向接受和懷有希望的過程凱莉·利納與丈夫5年前遷居北京。她描述了居家隔離的經歷。
從1月最后一周起,我們就一直響應政府號召在家隔離,疫情的緩解證明此舉確實奏效。一開始,我們簡直不敢相信公園、電影院和學校全部關閉,直至政府下通知。許多人都在談論“反應過度”,因為這乍聽起來就像另一種流感而已。2月的第1周,封鎖和隔離措施讓人們對經濟前景擔憂。
大概在2月的第2周,我們開始接受此類措施。每個人都遵守這些規定,我了解到這是由醫學界而非記者們帶來的現實,這讓我內心平靜。雜貨店照常營業,所以沒有人會驚慌失措地囤貨。
春天已經來臨,我們昨天在紫禁城附近一個通常是游人如織的地方曬了一會太陽。我想說的是,聽科學家們的,別恐慌、遵守規定,嘗試享受安靜的生活。▲
(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