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瑩
中小企業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其發展狀況能將直接作用于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然而,中小企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存貨管理方面問題,并且欠缺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法,這顯然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想要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并穩扎穩打的發展,就需要將“存貨管理”始終貫徹。這樣才能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減少各種經濟損失.本文從我國中小企存貨管理的現狀和常見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的基本特點,找出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存在問題的直接原因,并且據此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一、中小企業的劃分和存貨管理的概述
(一)中小企業的劃分和特點
我們通常會將比起大型企業來說那些規模較小、在市場中處于劣勢的企業稱為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小,只需少量資金成本和員工,中小企業所生產銷售的產品較為單一,受市場供求的波動的影響很大;但是規模小此時卻成了雙刃劍,因為規模小所以可以靈活地調整生產計劃。
(二)存貨管理概述
存貨管理的意思是,企業為了維持自身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庫存貨物進行合理地管理和安排。合理地存貨管理不但可以降低企業的存貨成本,還可以增加企業的獲利能力。存貨管理是對存貨進行決策、規劃、控制等工作的總稱。
(三)存貨管理的目標
企業正常的生產是建立在原材料和在產品充足的基礎上的,因此,企業儲備合理數量的存貨才能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再有就是中小企業為了實現均衡生產、降低其產品生產成本以增加自己的價格優勢,產成品和原材料的儲備都是有積極作用的。最后只要企業合理計算,可以一次性采購較為合適的數目,既可以享受供應商提供價格折扣,也降低了單詞訂貨例如運費、采購人員差旅費等固定成本,使企業總進貨成本降低。
二、中小企業存貨管理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存貨管理的意識薄弱且制度的不完善
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員工數量也少,經營者一般不會考慮存貨管理對于企業未來發展的意義,也更不會考慮到安排專業的人員去進行“存貨管理”。他們對于存貨問題的處理方式大多就是放任自流。即使及時少數中小企業對存貨管理有一定的認識,也建立有自己的存貨管理制度,但它們的存貨管理制度優劣情況參差不齊。各部門管理職責劃分模糊,各個部門信息共享往往做不到及時和暢通,存貨管理制度的系統與流程不夠完善。
(二)存貨管理不規范
有些中小企業由于企業格局限制,某些對于企業而言很重要的專業崗位并沒有專門的人去負責。有些存貨由于其特殊性質,只要管理不當就會造成損失;而且非專業人員在存貨盤點和清查這種工作上容易出錯,他們也不會根據企業目前存貨情況做出合理規劃和靈活安排。
(三)存貨周轉時間較長
中小企業的存貨管理有一個常見的風險,它們的日常經營活動具有波動性,可能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才有訂單,這種生產空隙的情況容易造成倉庫里的貨物積壓。存貨周轉時間較長對企業存貨管理有一定的挑戰,貨物的長時間擠壓會導致其損壞、跌價、變質,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四)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信息交流相對薄弱
存貨的信息處理是否能夠做到及時、準確對生產經營的影響作用很大。中小企業因為缺乏專門的信息渠道,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信息交流往往相對薄弱。有些中小企業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只是建立在部門內部或是企業內部,但是除此之外的在部門間和企業外部上下游間的信息仍然是滯后的。
三、中小企業的存貨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企業存貨管理制度
在進行存貨管理過程中,中小企業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健全和完善企業內部存貨審計控制機制,關于存貨的盤點清查、入庫出庫等日常活動都要有一系列的具體制度,讓管理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到企業目前存貨管理的情況。這樣才能使得存貨管理工作的監督更加有效率。
(二)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控制庫存量
合理地存貨采購是要依據經濟進貨批量的,能夠平衡存貨的儲存成本和訂貨成本的進貨批量就是所謂的經濟進貨批量。企業采用經濟訂貨批量去進行采購,可以有效地節約采購中成本, 將企業的資金釋放出來而不是大量資金壓在無法及時變現的存貨上, 更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
當企業平衡了滿足生產銷售的需要和滿足庫存控制需要這2者間的關系, 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填補企業生產經營的漏洞。存貨降低至一個合理又安全的數量, 是確定存貨的最優水平的關鍵,這也是進行存貨管理的終極目標。
(三)建立科學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
在存貨管理上運用信息管理技術,使得存貨管理系統具有獨立的運轉能力,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該信息系統將企業的存貨情況實時對接市場,有助于中小企業隨時掌握市場波動情況,這一優點恰恰彌補了中小企業由于規模限制造成的信息資源短缺。(作者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