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 丁永鋒
摘 要:資產評估行業執業質量的提高,不僅可以提高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提升資產評估行業社會公信力。資產評估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作為獨立、專業的咨詢機構,資產評估機構已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完善市場機制、國有企業改革、維護各種產權主體的利益等方面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文章就資產評估機構執業風險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資產評估;評估風險;風險管理
1 資產評估風險涵義及特點
1)資產評估風險涵義關于資產評估風險的涵義,我國資產評估理論界和執業界對此有多重解釋,主要有:因資產評估人員執業達不到專業標準而導致評估結果的失真,從而影響使用者經濟利益而造成評估人員應承擔的責任和應負的賠償;與資產評估有關的單位或個人因資產評估事項所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由于評估價值區間與客觀價值的偏離,以及評估主體行為的失誤(非舞弊或違法行為)產生危害評估報告使用者利益及評估者承擔相應責任的可能性;資產評估機構對委估資產的評估值嚴重偏離現行市場價格,而給客戶、第三者及其它不確定的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由此引起的法律訴訟帶給資產評估機構及評估人員的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處罰的相關法律責任。通過以上涵義可知,盡管對于資產評估風險的理解不同,但是有一點是一致的,即資產評估風險是資產評估機構所從事的評估行為預期結果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才導致資產評估主體未來發生損失的可能性,給利益相關者造成經濟損失,由此引起了法律訴訟,并由主體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資產評估風險特征具體如下:(1)資產評估風險的客觀存在性。資產評估風險是由資產評估行為本身的內部多種因素所決定的,是一種不以評估主體的意志而發生轉移,獨立于主體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從總體上來說,只要有資產評估行為的發生,資產評估風險就一定會存在,但是評估主體可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其發生的概率。(2)資產評估風險的不確定性。眾所周知,資產評估的實質是在某一時點對特定資產本身進行的估價。在評估實踐中,資產評估活動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在資產評估準備階段、實施階段都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如評估資產信息質量、計價、評估項目后果的不確定性,都有可能導致評估風險是否發生、何時何地發生、發生類型以及發生結果的不確定性。(3)資產評估風險的社會性。資產評估在現代社會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資產評估風險產生的后果與評估主體的社會相關性決定了資產評估風險具有極強的社會性,風險對于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
2 資產評估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資產評估風險管理缺少完善的法律支持
我國當前還沒有專門的資產評估法,資產評估方面的最權威法律文件是《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該法規在我國資產評估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促進了我國資產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暴露出許多問題。
2.2 資產評估機構自身存在很多缺陷
從我國資產評估機構的發展過程來看,許多資產評估機構是在資產評估服務市場需求快速增加的情況下,由原來經營業績不好的會計師事務所、稅務代理機構等演變過來的,本身存在著機構規模小,管理混亂,執業水平低等缺點。
2.3 資產評估人員職業能力有待提高
資產評估活動的主體是資產評估人員,人員素質的高低對資產評估風險有著重大影響。當前我國資產評估人員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不足,業務技能不高,對情況的發展變化和業務活動的復雜性認識不充分,無法應對錯綜負雜的評估事項。評估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不高,缺少應有的職業謹慎,在評估程序、資料搜集、市場調查等方面不現場獲取信息,影響資產評估質量,甚至與委托方串通舞弊,違背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致使評估結果成為委托方造假的工具。
3 完善我國資產評估風險管理的建議
1)轉移風險政策轉移風險政策是指在資產評估中,對某些可能發生評估風險損失的評估項目,采取轉移的方式將風險轉出資產評估機構,以避免評估損失。在資產評估過程中,有些評估風險是無力抗拒或不可預測的,其風險也是無法有效規避的,因此,轉移風險政策就成為評估機構的最佳選擇。當前,西方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中介機構大部分都采用強制性措施規定事務所購買執業責任保險,并將其作為事務所轉移風險的重要手段。例如德國明確規定每個獨立執業的事務所的執業責任保險起點為200萬馬克,上不封頂。為了降低評估風險,保護各種產權主體的利益,我國資產評估機構應當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充分利用社會保險制度,將部分評估風險有效地轉移給保險公司,并建立起相關的配套措施,從客觀上降低評估風險所帶來的損失。
2)規避風險政策規避風險政策是一種保守的風險管理政策,它是當資產評估行為產生的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該評估項目所帶來的收益予以抵消,且評估機構無能力消除或承擔、轉移風險,或承擔該風險得不到足夠的補償而最終放棄該項目的評估。如前所述,資產評估風險始于資產評估項目委托之前,終止于評估報告的最終完成。因此,評估機構決定是否承受評估項目時,就要對涉及到資產所有者或控制者、相關資產進行全面了解,對存在委托方向評估者提供偽造的產權證明、虛假的資料,評估過程中委托方的無理要求,給相關利益人權益造成極大損失而難以承擔等風險較大的評估項目,應堅決拒絕以規避評估風險。
3)控制風險政策控制風險政策是一種冒險的風險管理政策,采用這種政策,要求資產評估機構在評估實踐過程中,要正視各種評估風險,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來控制風險,以減少因發生評估風險可能給機構帶來的各種損失。
4)建立資產評估師責任風險保險制度。注冊評估師職業責任保險制度在實施中得到日益完善,在評估風險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應當充分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建立我國自己的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責任保險制度。由于我國的資產評估機構業務能力參差不齊,承擔法律訴訟責任的能力普遍較弱,資產評估行業具有很大的隱藏風險,為了保障評估報告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在資產評估行業實施強制性保險方式很有必要。
5)培養資產評估專門人才。建立系統的資產評估教育體系是培養高素質資產評估人才的基礎。建立學歷教育與資格準入制度相結合的資產評估資格認證制度,通過高等教育階段進行資產評估專業基礎教育,利用資格考試和執業資格提高資產評估人員的執業能力和道德素質,開展多種途徑的后續教育促進資產評估人員的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
4 結語
資產評估機構執業風險管理的重要因素是項目負責人,更重要的是項目負責人的風險意識,即使評估機構制定非常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如果執行人風險意識不足,制度往往成為擺設。制度須深入到每個執業人員的心中。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的發展環境,資產評估行業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外部監管和資產評估機構的多方重視和努力下,資產評估機構執業能力一定會更上一個臺階,資產評估行業將更好地助力于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為維護國有資產權益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軍輝.資產評估機構執業風險管理探討[J].中國資產評估,2017(02).
[2]俞明軒,劉傳耀.法治化視角下資產評估機構執業風險及防范[J].中國資產評估,2017(09).
[3]王家治.資產評估執業風險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