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璞
摘要:
學校是培養未來人才的教育學習和人格成長的社會機構。心理健康是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運用描述分析法和圖書館資源,探討了學校作為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以及它所含有的幸福和生動的概念。學校創造豐富、新穎的教育模式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教師的主要職責。幸福在發展創造力、擁有積極感、社會合作、情感的一致性、自信、樂于提升自我、思維的動態性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學校幸福感最有效的因素是:學校管理、教師和校園物理環境。考慮到幸福在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在創造穩定的幸福環境和吸引學生的學習新鮮感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關鍵詞:心理健康;幸福感;學校;生動化教學
1.前言
學生心理健康是心理學、精神病學、社會學的重要課題之一,保護學生心理健康是老師的主要職責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心理和思維健康是一種與他人建立協調和和諧關系的能力,是改變和改造社會及個人環境,是解決差異以及合理、公平并適當地滿足個人欲望的能力。Carl Maninjer說過:精神健康是一個人對他的世界的最高適應,這種適應能使他快樂。
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極其重要的,在人類社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學生群體是未來的社會接班人。此外,向每一個家庭提供學生的健康信息,會促進社會心理健康的發展。因為學習時期是學校環境作為人類成長的建設性時期,因此學校是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自尊、生活能力和合理行為的適宜環境。保障學生和工作人員的心理健康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同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一樣重要。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的培養可以防止人們從事危險的行為。生動化的教學和幸福的學校環境是創造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這是本文的重點。
2.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動化教學的重要性
快樂、憤怒、恐懼、憎恨、驚訝和悲傷是人類六大基本情感。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一種精神生活。John Lack和Jeremy Bentham認為幸福是建立在愉快事件的數量上的。Veenhoven對幸福進行了全面而操作性的定義:“幸福是一個人判斷他整個生活質量是否可取的程度。”換句話說,幸福意味著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的喜愛程度。
人類的情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取決于概念因素、個人觀點和思想。情感的積極方面之一就是“幸福”等概念的同義詞:快樂、歡喜、歡樂、喜悅和愉悅。幸福是一種積極的感覺,使生活甜蜜,它抵消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經歷,如失望和消極情緒,幫助我們保護我們的心理健康。幸福的好處之一是它的安寧。幸福促進了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幸福是最好的東西,重要到做其他事情只是幫助你得到它。”Robinson Villon Kim, K. McCallum和Colt Glaser發現樂觀因素可以預測心理和身體健康。那些更樂觀的人比現實和悲觀的人更快樂,增加樂觀的方法之一就是快樂。
對于人類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的標志,我們可以稱之為具有情緒一致性,并擁有較高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評估相關研究和文章顯示,人格幸福感的一些情感特征之間存在高度依賴關系。Hills和Argyle認為,情感的一致性是影響幸福感最重要的有效因素。這種與強迫癥相對的人格維度是一個清晰的人格樣本,它的行為和治療是完全相適應的,且它的人格是高度一致的。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提到了人的三個主要因素:推理力、情感和欲望。他認為幸福是人在這三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種特殊情緒。
3.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學生需要快樂的環境才能快樂地學習與生活,至少我們可以在這里做的是通過在學校創造一個快樂和有趣的空間來保證學生的精神健康。因為學校不僅是用來培養受教育者的地方,而且是保障社會素質的力量。不幸的是,今天我們看到,學校的休息時間是不愉快而又充滿壓力的,而不是用來創造感覺和熱情。這就發生在學生昨天還沒有上學的時候,他們很高興來到學校,但不久這種愉快的感覺變成了不愉快。也許最主要的原因正是教育環境不夠快樂。
研究結果顯示,85%的學業失敗因素除了與認知能力和智力有關,與動機和情感因素也有關。激勵人類的不是外在的刺激,而是內在的情感。Lebo Mir ski在2001年認為個人因素在幸福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認為,我們應該培養人們的積極態度,尤其是在學校,因為如果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成長,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解決他們未來將面臨的可能會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的問題。
研究結果表明,人們的幸福感有一半來自于遺傳因素,其余的則來自于習得性因素,與環境和其他因素有關。
4. 教育生動化的有效因素
學校的教學生動化有如下三個重要的有效因素:
4.1.學校管理
管理者及其管理程序是使學校充滿活力的有效因素之一。管理者應該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提供適當的條件來滿足這些需求。換句話說,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強化課堂氛圍和學生學習情緒。在一所幸福的學校里,以品味為導向取代了以權利為導向,裙帶關系被精英主義所取代。此外,教師們并沒有將宗教和倫理價值觀強加給學生,而是提供了這樣一種情況:通過師生的積極合作,學生會自然地意識到學校紀律和公認的價值觀以及各種社會規定。
4.2.教師
在生動化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密切合作會引起引人入勝的深思和歡樂。在那些學校里,老師在學校事務上合作得更多。學生對學校有更好的態度,他們對學習更感興趣,有更多的樂趣。因為目標是學生的心靈成長,這個過程要從教師的心靈開始。老師知道幸福的學校的學習特點是變得充滿疑惑和好奇。正如Paling所說:“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是快樂的最大來源之一”。
4.3.物理環境
規劃校園在于改善學校和教室的物理位置,從而使學生保持活力,這幾乎與尊重學生和快樂地對待學生同等重要。正是由于學生在學校缺少快樂且要從事重復枯燥的任務,往往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5. 讓學校充滿活力的實用策略
為了獲得最優的結果,針對之前提及的因素,我們還需要考慮一些實際的策略:
5.1.從校園管理出發
管理心靈是管理者可以用來作為學生和家長的良好的傾聽者、滿足他們和老師的合理要求并有得體和快樂行為的主要策略。以學科圖為依據,以學習方法、時間管理、學生和家長為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按時使用必要的獎勵,對家長和老師所做的工作進行評價,以教育教學和財務問題為主導活動,使用學生的才能指導學校工作,如:解決一些教育問題、一個學生對另一個學生進行學習指導、舉行一些特定的儀式等。
5.2.從教師身份出發
教師用知識、新的信息、新穎和創造性的方法創造快樂和活力,他們也創造了一個個快樂的班級。快樂的面部表情在創造快樂的課堂和親密的關系中是非常有效的。使用積極的和創造性的教學方法,使用適當的獎勵和懲罰的方法,不使用身體懲罰,使用各種教學工具,創建與學生的親密關系,激勵學生參與小組活動,使用戲劇性的科學教育,防止任何無禮行為和爭吵,在適當的情況下在課堂上使用音樂,建立教師運動隊并與學生體育團隊競爭,在心理和個人差異存在的情況下,增加學生的知識和各種信息,在文學和寫作課上讓學生閱讀有趣的故事和童話同樣是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策略。
5.3.從校園物理環境出發
舒適美麗的校園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學校的各種人員之間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是有必要的。校園環境應該是令人愉悅的。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植物和樹木、水池和以及繽紛的色彩來裝飾校園。
6.結論
幾項研究表明,幸福感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影響。幫助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和生動的學習模式的一個方法是使我們的學校變得生動和富有幸福感。學校管理、教師和校園物理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改善這些因素,例如一個學校擁有強有力而又靈活的管理,有高效率的教師團隊以及擁有一個舒適美麗的校園環境,即可滿足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富有.讓教更生動讓學有活力——生動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9):347-349.
[2]魏鳳英.教育心理學的實踐運用典范——兼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7(04):111.
[3]何晴.興趣化引入課堂創造生動化教學初探——以一則教學案例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5):55-56.
[4]徐春曉,張偉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環節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6(12):16-17.
[5]黎艷.淺談學校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7(69).
[6]高漢運,裴國棟,段成英.校園文化環境與學生心理健康[J].中國學校衛生,2002,23(1):90-91.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