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摘要】目的:探討對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于我院接受治療的26例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將其分為使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及使用健康教育干預的觀察組,每組13例,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采用健康教育進行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進行護理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血管疾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55-02
前言:如今,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飲食、生活習慣無規律、無節制,從而大大增加了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而加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重視程度。本文圍繞對腦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進行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詳細分析。
1.1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對照實驗的患者共26例,均為腦血管疾病患者,將其按照每組13例患者的標準隨機分配為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并使用不同的護理方式。2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齡在59~83歲之間,平均年齡(71.33±1.5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較大差異,不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將常規護理方式應用于對照組患者中,主要圍繞生命體征觀察、用藥、飲食等方面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進行干預,首先,患者初入醫院時,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了解患者的病癥情況。多數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對腦血管疾病的了解較淺,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良好的進行預防,增加了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而在護理干預過程中,要將健康知識教育貫穿整個護理過程中的始終,讓患者真正的了解腦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影響因素、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等,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作為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分析處理使用SPSS20.0,(n)作為計數資料的計量方法,生活質量評分(分),(P<0.05)有可比性。
2.1
腦血管疾病多發病于老年群體中,且主要發病于腦部動脈血管中,致病原因不詳,但與患者的日常生活、飲食,長期抽煙、酗酒等飲食息息相關,且此類疾病的致死率,致殘率相對較高。如今,對患有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教育,以健康知識教育來提高患者對該疾病的重視程度,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提高警惕性,預防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據本次實驗來看,在護理過程中增加健康知識教育的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腦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健康知識教育的效果較好,適宜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