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芳
【摘要】目的:調查研究妊娠期尿結石對胎兒早產流產的影響。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病理學確診為妊娠期尿路癥的孕婦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醫學檢測將其分為癥狀結石組和無癥狀結石組,采用隨機數字法將癥狀結石組平均分成外科干預組和保守治療組,以孕婦流產、早產以及剖官產率為測定指標,綜合對比分析妊娠期尿結石對胎兒早產流產的影響。結果:無癥狀結石組50例,癥狀結石組150例,癥狀結石組其中外科干預組和保守治療組各75例,外科干預組孕婦流產、早產以及剖宮產分別為3例、0例、25例,外科干預組孕婦流產率、早產率以及剖宮產率分別為4.11%、0%、33.33%。保守治療組孕婦流產、早產以及剖宮產分別為5例、2例、34例,保守治療組孕婦流產率、早產率以及剖宮產率分別為6.67%、2.67%、45.33%。結論:在妊娠期,尿結石孕婦患者服用鎮痛藥會導致胎盤老化,容易出現早產甚至流產的現象,而外科干預組導致胎兒流產的風險會降低。本次實驗分析對比外科干預組和保守治療組對孕婦患者流產率、早產率以及剖宮產率,以期外科干預組可以更好的應用于臨床治療。
【關鍵詞】妊娠期尿結石;胎兒早產流產;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77-02
有關數據顯示,近年來妊娠期尿結石具有高發病率的特點,并且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妊娠期尿結石對于孕婦患者的身體機能有著嚴重的影響,并且可能會導致胎兒流產、早產現象的發生,在臨床治療中已經逐漸引起泌尿科醫師和婦產科醫師的極大關注,現調查妊娠期尿結石對胎兒早產流產的影響,以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病理學確診為妊娠期尿路癥的孕婦患者為研究對象,并總結如下:
1.1一般臨床資料
以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病理學確診為妊娠期尿路癥的孕婦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醫學檢測將其分為癥狀結石組和無癥狀結石組,其中癥狀結石組150例孕婦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癥狀結石組平均分成外科干預組和保守治療組,外科干預組和保守治療組各75例,外科干預組孕婦患者在19~36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72周歲;保守治療組孕婦患者在20~37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11周歲,對比兩組患者其他數據,均無顯著性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實驗。
1.2研究方法
保守治療組主要治療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而外科干預組在藥物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同時結合輸尿管鏡治療。保守治療組藥物治療方法具體措施為使用嗎啡、杜冷丁等鎮痛藥,為預防患者感染情況發生使用非甾體抗生素,結合使用阿司匹林。外科干預組在使用一些藥物治療的方法同時結合輸尿管鏡,在手術過程中不需要結合輸尿管被動擴張,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以及胎兒畸形的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以孕婦流產、早產已經剖宮產率為測定指標,綜合對比分析妊娠期尿結石對胎兒早產流產的影響。
1.4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數據用(n/%)表示,結果準確度用X2檢驗,數據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數據之間無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需要P<0.05。
由實驗數據分析可知無癥狀結石組50例,癥狀結石組150例,其中外科干預組和保守治療組各75例,外科干預組孕婦流產、早產以及剖宮產分別為3例、0例、25例,外科干預組孕婦流產率、早產率以及剖宮產率分別為4.11%、0%、33.33%。保守治療組孕婦流產、早產以及剖宮產分別為5例、2例、34例。保守治療組孕婦流產率、早產率以及剖宮產率分別為6.67%、2.67%、45.33%。兩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尿結石具有高患病率的特點,并且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該疾病產生的原因不僅和年齡、性別有關,而且也與個人的機體狀況有關,對機體造成嚴重的并發癥,若發生在妊娠期孕婦的身上更是同樣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引發早產、難產以及流產的狀況。妊娠期尿結石可能會誘發胎兒流產的現象,同時也會影響母體的健康,但是傳統的保守治療法中對孕婦患者使用嗎啡、杜冷丁等鎮痛藥可能會導致胎兒早產,生長發育遲緩;而使用一些抗生素類藥物會使胎兒動脈導管提前關閉,致使后期的母體營養物質運輸出現阻礙;孕婦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會增加產前或者產后出血的危險性。而外科干預治療法主要是以輸尿管鏡為主,研究表明妊娠期輸尿管會進行生理性自主擴張,在手術過程中不需要對輸尿管進行被動擴張,同時此種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尿路感染以及胎兒畸形或者流產的現象,相對于保守治療法,外科干預法更利于孕婦患者及胎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