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龍 吳洹鋪
摘要: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后不斷發展,汽車消費逐漸占據一席之地。隨之而來的汽車保養店也呈爆發式增長,本文分別從國內外市場情況出發,簡述了中國的汽車保養店的發展軌跡及階段特征。
關鍵詞:汽車保養店;環境背景;發展經歷
一、汽車保養店國際發展背景
汽車保養維修行業于1930年前后,開始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中發展起來,20世紀40年代中期, 該行業得到發展壯大,并初步形成規模,此時大型汽車連鎖保養店井噴式發展。隨著工業體系的完善,較好的鋼材、機械、設計運用到汽車的生產與制造中,汽車的整體質量得到較大幅度提升,汽車維修率不斷降低。此時的美國,大概共有4萬家汽車保養店,其中約有3萬家汽車保養店在此時快速發展[1]。然而,僅以汽車修理為單一業務的公司卻艱難維持,這與開展多項服務的保養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多的企業開始在汽車修理的基礎上拓展為綜合性保養服務店。[2]
二、汽車保養店國內發展背景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穩步發展,汽車也從重修理向重保養轉變。發達國家更是注重平日的汽車保養,對于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工時短、維護質量效果好、利潤高等特點逐步凸顯,汽車售后市場逐漸迎來了春天。此時的汽車修理店大都已經開始依托本來的修理業務向保養業務發展。且規模化、連鎖化、專業化已初露端倪。
21世紀以后,中國的汽車工業與售后市場也相繼與國際接軌。為了迎接國內的汽車售后市場,國內職業技術高等院校針對市場需求,重新對機械專業、電器專業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課程編制,設置了汽車保養、汽車修理等專業,為市場提供專業的人才,實現了汽車機工的知識化、專業化、標準化,同時又促進了國內汽車售后市場的發展。在此時期,美國的馳耐普、英國的尼爾森、賽夢娜等來到中國,迅速在各大城市中占領中高端市場,憑借自己多年的國外運營經驗及品牌價值,推出自己的高端服務品牌,受到國人的追捧。面對中低端市場較低的利潤水平,國外高端品牌無暇顧及,國內企業以小拇指、小扳手等一批龍頭連鎖企業異軍突起,以平民化、社區化的經營模式迅速占領了中端市場。
三、汽車保養店國內發展階段
1、1990年開始,汽車行業緩慢增長,市場以公務用車為主,個體家庭乘用車數量少之又少。改革開放的初期,經濟體量小,人民生活水平較低,汽車售后市場的主要業務內容為修理,僅有一些輔助的打蠟,洗車等項目,汽車裝具項目也僅為一些腳墊等簡單實用型裝飾。
2、2000年以后,經濟改革初顯成效,國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私人乘用車快速發展。個人對于汽車的需求不僅是能上路的代步工具,更以使用的功能性,向溫馨、舒適的方向發展。此時的汽車修理店,都開始了自主的保養業務升級。但由于經濟上剛剛釋放出活力,人民生活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私家車所需要的汽車保養水平較低、保養所花費的數額有限。各維修店也僅僅比十年前略有進步,并沒有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高端汽車保養業務。規模較小的維修店在此時實行成本領先戰略,以低廉的價格快速進入市場,此時期的維修保養店魚龍混雜,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3、2005年以后,國家出臺了刺激汽車產業計劃,各種小型汽車、大型貨車都得到了迅猛發展,汽車的種類與數量呈幾何式爆發。2010年更是出臺了1.6升排量以下小汽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刺激了老百姓購買汽車的欲望。汽車售后市場也從平穩階段走向了迅猛發展階段。此時,經過上一階段的發展,各汽車修理店業務內容也得到了擴大,包含了汽車保養、汽車裝潢、汽車改裝等內容。業務范圍的拓展,增加了相關利潤收入,此時的保養店也在一二線城市中快速崛起,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的連鎖汽修養護保養店面。從珠三角、長三角、津京冀三個主要的經濟龍頭地區向中西部省份、二三線城市蔓延。在此基礎上,新的養護技術、新的養護模式不斷出現。形成了彩虹、小拇指、小扳手等國內龍頭快速汽車保養店。
四、總結
汽車保養店行業伴隨著經濟發展逐步興起,在2005年前后形成了一批國內自主品牌,但隨著經濟下行影響及反腐影響,保養店行業再不是之前的瘋狂增長。保養店個體發展勢必要提升服務水平才能長遠前行。
參考文獻:
[1]張勤.秦飛虎.湯仲平.孫丁偉.金鵬.淺談汽車保養護理發展趨勢.[J] .汽車運用,2007-04-10
作者簡介:
張兆龍,1987年2月,男,漢,河北省邯鄲市人,研究生學歷,中級經濟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