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冬陽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對我國食品安全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同時對造成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進行闡述,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改善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食品安全;原因;解決方案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also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and expounds the causes of Chinas food safety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hich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China.
Key words:Food safety; Cause; Solution
中圖分類號:F416.82
1 食品安全問題現狀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較為嚴重,2017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集中在食品生產與加工環節,發生量占總量的45.16%,其次分別是消費環節、流通環節和種養殖環節,事件發生量分別占總量的32.06%、14.05%、8.42%。以2018年食安通第三季度食品抽檢不合格匯總為例,其中微生物不合格比例最高為32.44%,獸藥殘留比例最低為6.29%,見表1。
2 食品安全問題原因分析
食品安全問題主要由自然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3個方面造成。自然因素,即相應的食品生產的自然環境質量,環境質量包括食品生源地環境,如水、土壤、大氣、天然肥料等,自然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食品安全。經濟因素是指能否推動食品生產,即在對食品進行加工過程中人們是否愿意去保障食品加工過程的安全性。社會因素主要體現在生產商能否扛住利益的誘惑,在整個加工銷售過程中通過個人意愿,對商品的生產、加工能否進行合理操作。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具體見表1。
2.1 食品生產源頭出現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從源頭上來看,是產地的自然環境受到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和農村地區都致力于工業規模的擴大,導致產生大量廢棄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質,使灌溉用水和土壤受到污染,從而造成農作物重金屬超標。此外,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人們想快速獲利,在種植過程中會大量使用化學肥料、激素和抗生素,導致農作物中有害物質的殘留和超標。以魚體內致癌物質“孔雀石綠”的發現為例,2005年《河南商報》和《華商晨報》均對本地的養殖場和水產品進行調查,表明在水產品養殖過程中,孔雀石綠被用來預防魚的水霉病等,而且在販賣過程中也使用孔雀石綠,從而造成魚體內大量的孔雀石綠殘留,危害人們的健康。
2.2 相關企業的責任意識缺失
食品安全與食品企業的道德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企業誠信意識的缺乏,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出現。而部分企業為牟利對食品安全的監控不嚴格,甚至違背道德進行違法加工生產,對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用量不嚴格,導致出現假冒偽劣等食品問題,還會刻意降低生產成本,在臟亂差環境下進行生產,使得食品安全問題進一步擴大。例如,2016年3·15晚會曝光恒力源甜話梅、御味緣地瓜干、五里亭溫氏三黃雞、天瑪土雞和廣原葵花籽油等檢驗不合格,這些都是由于企業責任意識缺失造成。
2.3 法律體系的不足
法律方面的問題包括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強、生產商的法律意識薄弱、消費者對相關法律認知淺薄3個方面,導致地方政府和部門重視不夠,監管措施不到位,導致不法商販違章生產。
商販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進行違法操作,甚至利用法律漏洞,而相關部門的監管會由于法律體系的不完善而不到位,為不法企業提供鉆法律漏洞的機會。此外,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不明確,也不強烈,在自身權益受到威脅時,無法及時用法律武器進行反抗。
3 食品問題解決方法分析
3.1 加強法制建設
從有法可依的角度看,法律的完善制定表明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其重視程度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對不法商販有威懾作用,嚴格的法律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人們犯法的可能性。因此,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讓不法分子沒有空子可鉆,也讓消費者可以用法律武器維護個人利益。目前,我國有《農業法》《產品質量法》和《食品衛生法》共3部主要的食品安全法律,此外,還有監管法律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和《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這些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為消費者的維權提供了
保障[1]。
從有法必依的角度看,有法必依要求保證法律實行的普遍性。就目前食品安全問題來說,監管部門數量多,但是各監管部門的責任分工不夠明確,導致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監管部門推脫責任現象,因此監管部門的逃避和不作為導致非法商販猖獗。在問題出現后,監管部門沒有找到問題源頭,也沒有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導致問題的解決都是不了了之。因此,明確各部門責任、加強監管意識、制定合理制度、完善獎罰制度在食品安全問題的處理中有重要作用[2-3]。
從執法必嚴的角度看,目前監管部門執法不嚴,收受賄賂的現象頻頻發生。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需加強司法隊伍的建設、加強職權監督、防止職權濫用。以2018年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事件來看,正是由于學校被100%控股,導致學校食堂被外包給某服務公司,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發生。
從違法必究的角度看,要求對食品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要堅決維護群眾利益,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不包庇,不妥協。以2018年黑龍江華威乳業生產不合格嬰兒配方奶粉事件來看,對于不合格食品的處理,當地監管部門進行嚴厲打擊,不僅及時開展現場調查,同時還責令公司停止生產、銷售、使用,并且召回不合格食品。
3.2 加強道德建設
在食品安全問題中,商家和生產者的道德水平嚴重影響著產品質量。只致力于追求利益,不關注食品安全,這對于食品生產商來說是缺乏基本道德觀念的表現。這需要按照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樹立思想道德觀念,建立相應的道德體系,讓社會各級人員加強道德意識,明白違法行為的錯誤性和嚴重性,加強道德建設需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可以加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從思想源頭抓起,扼制違法思想的萌發。
3.3 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在食品安全問題中,消費者的維權意識短缺,也是造成違法生產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消費者的科學文化建設和法律意識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群眾自身權利意識強烈,在自身權益被侵犯時學會維權,不法分子才不敢肆無忌憚。此外,人們對食品安全的知識認知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自覺對食品安全問題報以抵制態度,因此,群眾的態度在抵制食品安全問題有重要作用。
4 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值得所有人關注,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嚴峻,本文從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入手,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提出方案,希望可以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施 蕾.食品安全監管行政執法體制研究——以部分省市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為視角[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0.
[2]吳 瓊.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規制研究——以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規制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10.
[3]李 濤,孫 娜.我國正穩步構建國家食品安全保障體系[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