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熠
一、大數據時代對檔案學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
1.時代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海量的數據呈幾何式增長,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每天都需要對海量的聲音、圖像、文字等數據進行選擇和處理。數據的獲取和存儲,數據的分析以及數據價值的挖掘將成為大數據時代人類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大數據時代對人類駕馭數據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2.行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檔案信息平臺和檔案管理系統普遍應用于檔案管理工作之中,檔案工作由原來的勞動密集型工作轉變為以現代化辦公設備為依托的知識密集型工作。面對技術變革,檔案行業必須窮則思變,利用云存儲和大數據技術把紛繁復雜的數據資源集中保管、全面整合,并實現有價值信息的深入挖掘,向社會提供高效的服務。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發生了改變,能夠適應大數據時代管理要求的專業人才非常欠缺。隨著檔案行業的發展,檔案工作人員既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溝通能力,又要具備計算機技術、信息化和網絡技術,尤其是數據處理能力,大數據時代就需要能快速、準確、科學地對數據進行整理、分類以及提供利用的專業人才。
二、目前檔案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檔案高等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以提高檔案學專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然而目前我國的檔案高等教育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有必要進行改革。
1.教育理念有待改進
檔案學專業雖然在高等教育學科領域不屬于主流學科,但由于其學科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專業就業范圍非常廣泛,因此在培養人才方面應當是寬口徑,但現階段的檔案教育受傳統重理論、輕實踐教學觀念的影響,偏重專業教學,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學生對檔案專業技能掌握不夠,“學以致用”理念貫徹不足,以至于許多學生對檔案基本理論倒背如流,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基礎性問題卻束手無策。
2.傳統教學方式缺乏活力
當前,我國檔案學高等教育主要以課堂理論知識的教學為主,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灌輸式地傳統教學使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的參與性不高,創新力受到壓制,而且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往往沒有社會實踐環節,很多學生缺少專業實踐機會,實操能力不強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十分不利。
3.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
2015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檔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將《檔案學概論》《檔案管理學》等八門課程列為檔案專業主干類課程,體現了檔案專業的特色。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呈爆炸式增長,海量的數字化檔案信息資源急劇增加,各種信息、數據大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因此檔案學高等教育必須要根據時代特點,對傳統教學內容做出更新和優化。在檔案專業課程設置時,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增加,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
4.師資結構不完善
檔案學是業務性、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檔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就是師資隊伍的建設,但是,目前我國檔案學專業的師資結構、質量與檔案教育的發展要求還不匹配。有的高校檔案學師資隊伍青黃不接,年齡結構老化,教學理念、知識構成有待更新,有的高校師資力量單薄,人員匹配不足,特別是缺少既有深厚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管理是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必須引起重視。
三、檔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1.構建人才培養目標
在構建人才培養目標時要以順應信息技術變革和時代發展趨勢為前提,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對檔案學專業人才培養進行職業化、應用型的考量和規劃。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建立與社會、勞動力市場需求相符的人才培養模式。
2.豐富教學手段
在信息技術迅速增長時期,檔案學的教學手段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課堂上除了采用錄音、錄像、投影、幻燈等現代教學手段外,還要利用數據分析技術,網絡技術等開展虛擬化、情景化、體驗式教學,參與式教學和實踐教學。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檔案學高等院校應走出去,積極與地方檔案館、企事業檔案部門共建檔案學教學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使學生在檔案管理實踐中對檔案專業有個感性的認識,增加對檔案理論知識和檔案業務的了解和認知,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另外,還要加強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合作平臺,共享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檔案事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3.擴展教學內容
當今社會新知識、新技術大量涌現,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在檔案領域被廣泛地應用,因此在培養檔案學人才時要注重對計算機知識、通信知識、網絡知識的傳授,改變檔案學專業知識老化,先進技術匱乏的局面。在檔案學專業課程設置時,要增設技術類課程,如數據技術、網絡技術等,增強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另外,檔案工作是跨學科、跨領域的工作,檔案分類中包括人事檔案、財務檔案、科研檔案、儀器設備檔案、基建檔案等等,這就要求檔案人員應掌握人力資源管理、財務、基建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在檔案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對其他領域知識的了解與學習,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選修、輔修其他的專業知識,使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新技能的同時,拓寬知識面,增加創造力,提高檔案學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
4.增強師資力量
培養檔案學應用型人才師資是關鍵。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踐者,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才能有效地保障檔案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構建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就應該有計劃地引進具有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專業背景的高學歷人才,將其所學專業與檔案學專業有效融合,培養出一批具有檔案學基礎理論知識又有現代化技術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借鑒歐美國家的做法,吸納各級各類檔案部門的高級專業人才來講授專門的檔案業務知識,這樣既有利于優化教學方式,拓展學生的視野,又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積極推進實踐教學,讓學生更直觀、更全面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教師隊伍的提升才能推動檔案學科的的發展,才能促進檔案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黑龍江大學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8C19)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