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軍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科技技術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不斷地研發新的技術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為了贏得市場機遇,就需要重視企業研發,加快企業產品的更新換代,但研發投入往往較大,例如機械設備、科技人員、時間成本等,但若取得良好的成果回報也是相對的。根據有關資料表示,美國較為重視科研投入,投入的科研資金是全球較高的國家之一,例如微軟的研發投入早在2006年時就達到了65.8億美元,我國華為企業將企業總職工中百分之五十的人力資源進行研發投入,數量差不多相當于AT&T貝爾實驗室。由此可見,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企業會越來越重視研發工作,那么面對如此龐大的研發投入費用,就需要企業會計合理處理。
目前在企業研發費用的處理上,新會計準則雖然有明確的規定和優化,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導致企業的處理工作具有一定難度。
我國會計準則中特對企業的研發費用進行了說明,其中提到,企業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中所支出的費用滿足無形條件資產后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前期所產生的支出則不再調整。這一準則的設置具有爭議,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例如,在企業自行研發,產品的專利權、商標權費用較高,這一環節的會計處理中,若根據實際發生的費用計價,那么后期就會使得賬面支出與實際支出有所出入,不能真實地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除此之外,加之自行研發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例如,企業的研發中,產品有可能研發失敗,也可能研發成功具有很高的獲利能力。以我國美特斯邦威、娃哈哈、茅臺等品牌舉例,其中美特斯邦威的商標權價值達12.87億元,娃哈哈商標權價值達49.18億元,貴州茅臺商標權價值更是高達139.57億元。這些品牌的商標價值與前期的研發成本存在差距,簡單的以所費代替則不能反映出真實資產。因此,在企業的研發中要重視無形資產的管理和保護。
為了降低企業研發中會計工作的處理難度,會計準則中對開發中的無形資產進行了劃分。例如,將自行開發分為兩個階段,分別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如,企業自行開發的研究階段主要指在某一產品進行研發時對其進行的各種調查。而開發階段則是產品生產開發和使用前,將研究成果與其它知識應用到某項設計和計劃中。但在實際的產品研發中,無形資產的環節較多、風險大,僅僅進行研究和開發是不夠的,還有多個環節的費用,那么只將其分為研究費用和開發費用,就會使得會計工作較為混亂,給企業留下較大的操作空間。除此之外,會計準則中雖進行了兩種不同的劃分,且對兩種劃分的含義進行了清楚的說明,但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正確區分則是一項大問題,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難度。
會計準則中對自行開發的研究支出分別給出了兩種處理方式,將這一環節的開發支出計入當期損益,其次,對部分滿足資本化條件的進行資本化處理,這樣一來,雖為企業獲得更多的創新機會,但具體來說,仍存在不足,給某些企業操作利潤的機會。例如,在制作會計報表時,這部分大額資金的支出,定會引起本期利潤的下降。這是管理者和投資者最不愿意看到的,而管理者為了保證投資者繼續投資,就會通過各種文件,增加無形資產,這樣以來在短期內看上去利潤數字會更加美觀,但這樣做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且,研發工作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能證明其滿足資本化條件,但風險是無處不再的,仍會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因此,這么做會增加企業的無形風險。

企業進行自行開發工作時成本與后期價值存在差異,研發成功后帶來的價值要更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可通過成本加成法來確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價值,即成本加合理的費用和利潤進行定價的方法,但還需要先測出一個適當的成本利潤率,或是參照稅法的規定,以相應的行業標準來制定成本利潤率。
我國會計準則中無形資產的區分較為模糊,在實際的應用中則可以參照國際準則的處理方法,對無形資產中的開發階段和研究階段進行區分,但實際操作還需要做出優化。其次,在無形資產科目中,除開發階段和研究階段難以區分外,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起止時間也很難把握,導致研究支出和開發支出難以準確把握。基于此,為了使其更加清晰,會計人員在進行相關處理時,可以參照國際會計準則以及我國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和程度進行例舉,以此為基準,為我國企業提供參考依據。在此研究中,我國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肯定會存在開發活動參差不齊的現象,那么這就需要加以細分。例如,對開發活動較少的企業,若將開發支出予以資本化,那么這就會給企業帶來盈余操縱會計,但若只是將這部分費用進行簡單化處理,而且在重要性的基礎上也不會對配比原則及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劃分原則的遵循產生影響。
為了便于研發中的會計處理工作,會計準則中將無形資產分為研究支出和開發支出,并對其會計方式進行了分別處理。但筆者認為,一項研究項目研究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這部分的支出也要更多一些。
因此,對這部分的處理中,可以將這階段的支出設置為研究開發支出和研究開發失敗準備賬戶。其中,研究開發支出中主要是將研究中的所有費用都計入進去,而研究開發失敗準備賬戶則是研究開發支出賬戶的備抵帳戶主要用于企業計提開發失敗準備資金。其中的會計處理如下:
(1)研究過程中的研究開發支出:借:研究開發支出;貸:銀行存款、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在此之中還要對開發項目的成功幾率進行科學的評估,再按一定比例計提研究開發失敗準備金。其會計分錄為:借:管理費用;貸:研究開發失敗準備金。
(2)當年立項當年研發成功,則為:借:無形資產;貸:研究開發支出。
(3)項目驗收,今年研究成功,則先要轉回計提失敗準備金,會計分錄為借:研究開發失敗準備金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管理費用”)然后,將研究開發支出資本化: 借:無形資產;貸:研究開發支出。
(4)研究失敗:則;借:研究開發失敗準備金;貸:研究開發支出。相比傳統的方法,這種方法更能詳細、真實地反映企業研發活動中的信息,同時還能體現出不同研發項目的風險,滿足企業所有者、管理者、投資者等的會計信息需要,同時還有助于企業管理者、投資人對企業的研發進行考核評價。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只有不斷進行創新研發,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但由于創新是一項投資成本較大的活動,其成敗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損失,而會計信息的處理不僅可以保證成本的使用狀況,同時還能對研發進行綜合的評價。新會計準則雖然比傳統的會計準則更加合理,但仍存在著不清晰,導致企業在處理中存在困難,那么這就需要對其處理方式進行研究,從而從會計層面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