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倩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處于較為核心的地位,金融創新成為經濟市場化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內生變量。但是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很多財會問題,不能確保工作效果,甚至會對其全面發展、可持續進步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金融創新的背景之下,應全面了解財會問題的發生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措施應對問題,以此為其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金融創新;財會問題;應對措施
金融創新主要就是對現存金融體系與工具進行創新,提升利潤率,促使市場經濟環境之下金融發展。近年來在金融創新的背景之下,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財會問題,對金融創新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形成正確觀念意識,采用有效措施解決目前面臨的財會問題,提升整體工作效果,達到預期的財會工作目標。
一、金融創新及其引發的財會問題
(一)金融創新分析
金融創新主要就是變更現有的金融體制與工具,取得現階段很難獲取的潛在利潤,其自身就處于逐漸發展的狀態。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競爭屬于較為基礎的經濟力量,能夠從根本上誘發執行金融功能的改變,從宏觀的角度來講,金融創新主要就是將其和金融歷史改革相并存,重點關注金融業發展過程中,自身的可持續創新改革,創新與企業的發展之間相互影響,不僅金融創新離不開金融企業,而且金融企業的發展依賴著金融創新。目前,我國在金融創新研究中,將其劃分成為市場類型、產品類型、機構類型、資源類型幾種,可結合具體的創新形態,明確創新的種類。
(二)金融創新引發的財會問題
近年來在金融創新的發展背景之下,財會工作面臨諸多問題,不能確保工作效果,主要表現為:①財會工作準則方面存在問題。雖然金融創新能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很多新的力量,但是,也會為財會工作帶來挑戰。主要因為在金融創新的發展背景之下,利潤結構特點出現變化,外表業務更為突出,這就使得財會確認工作、計量工作與報表工作的難度提升,而當前企業所采用的財會工作準則落后,難以結合新時期背景之下的工作特點與實際情況進行各個財會工作環節的管理,不能確保整體工作效果。②內控工作存在問題。相關的內控工作中未能結合金融創新的特點與規律正確進行財會的內部管控,沒有提出相應的標準與要求,日常的內控工作中尚未總結豐富經驗,沒有根據具體的財會管理工作標準、要求等有效的執行相關內控工作,這樣很容易導致金融創新背景之下的財會工作效果降低,缺乏準確性與合理性,甚至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嚴重影響。③信息披露存在嚴重的問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對企業的信息披露提出更多要求,必須保證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旦不能合理的披露財會信息,將會導致金融創新的依據失真,對各方面創新工作的效果造成影響。而當前在金融企業的工作中,尚未形成完善的工作機制與模式,經常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問題。
二、金融創新背景下財會問題應對措施
(一)內控機制的更新
首先,需要對內部控制的觀念進行更新,改善原本的設計思路,通過內控的方式有效預防財會的認為差錯,從而預防相關因素所誘發的金融風險問題,形成全局性的觀念意識。應重點強調內控系統的合理建設,全面了解金融創新過程中,財會信息的變化特點[1]。其次,需要創建出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工作體系,嚴格落實法律制度,編制出相應的內控方案,保證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經營狀況,更新經營措施,對內控體系與制度進行優化改革,覆蓋財會業務與崗位工作。最后,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力度,引導所有財會人員樹立正確責任觀念意識,形成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并促使業務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保證適應到金融創新的環境中,所有的財會工作必須要滿足金融創新提出的新要求[2]。
(二)落實基本準則
金融創新的大環境之下,財會工作的實施應有財會制度的規范,必須將規范制度、準則等落實在工作中,并實時化的更新各種準則內容與制度標準,將制度與金融創新相互適應,預防因為計量屬性單一或是財會報告不足所誘發的問題,增加財會信息的披露范圍,有效開展相關工作。與此同時,還需重點推廣和應用新的技術,在環境允許的狀況之下,必須要推行各種制度,區分企業的各類財會工作,例如:在以往的交易和事項方面,需要使用現行的準則進行處理,確保整體財會工作的質量符合標準。另外,要求將財會信息真實的反映出來,并且在金融創新期間,所出現的金融工具、產品等等,均應該合理計量和確認,積極借鑒先進的技術與方式,區分對待傳統的財會制度與現行工作標準,保證相互之間的有效關聯,遵循實質性的處理原則。值得注意的是,應該重點強調財會制度的更新調整,將相關的理論作為基礎,在經濟發展的新環境中,結合金融創新的要求,遵循基本性的財會工作規律、原則,保證每項工作的合法性與科學性[3]。
(三)財會報表的合理改善
金融創新工作中對財會信息有著一定的披露要求,在此情況下,就應該改善會計報表,于傳統靜態報表的基礎上,積極的借鑒公允價值計量措施,在其中添加全新的動態化財務報表。首先,應該正確的區分資產與負債,將其劃分成為金融類型與非金融類型的部分,并且真實的在動態報表中顯示出來[4]。如果有非金融類型的資產與負債,就應該結合原來的歷史成本開展計量活動,并且采用靜態報表的形式進行處理。在此情況下,有助于合理披露各種信息,確保相關披露數值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其次,會計報表的改善工作中,要想合理采用動態類型的報表,就應該正確協調處理,不僅需要重點協調內控制度和動態報表之間的關系,還需將其看做是長期、持續的工作,遵循循序漸進的工作原則,逐漸的改善財會報表[5]。
(四)制定完善的財會規則
雖然我國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和發達國家相較,我國在金融財會方面,還存有很多問題,因此,應該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財會工作規則,便于相關工作的落實與發展。①重點強調財會核算體系與機制的完善,明確核算工作的標準與要求,將金融創新作為指導,規范相關工作行為,提升核算工作的可靠性。②制定信息披露的標準。主要因為金融創新的背景之下,如果財會信息不能完整的披露,很容易導致金融創新的持續發展受到影響,所以,需要統一披露的標準與規范,進一步拓寬具體披露內容,確保信息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并為決策計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準確依據。要求金融企業的財會工作人員,按照目前的實際情況更新觀念意識,在原有的會計信息披露準則基礎上,結合金融創新成果,適當的將間接財會信息披露,拓寬具體的披露范圍。同時還需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金融財會特點,改進具體的預算、核算工作措施,例如:商業銀行的金融財會工作中,可積極借鑒西方國家經驗,采用VAR模型評價風險問題,創建相應的模型,有效進行金融創新過程中財會風險的評估,客觀的預測是否存在潛在的風險隱患,以便于采用有效措施預防問題。
三、結語
金融創新的背景之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財會工作問題,不能確保相關的工作效果,對整體的工作質量與效果會產生影響。因此,在金融創新的環境之下,應樹立正確的財會管理觀念,強化內控管理的工作力度,并創新相關的工作機制與模式,統一財會的準則標準,以此提升相關的財會工作水平與質量,達到良好的工作標準。
參考文獻:
[1]楊偉鴿.金融錯配對企業創新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會月刊,2017,46 (12):28-33.
[2]王仁祥,李雯婧.科技創新因素耦合對科技金融風險的影響分析[J].財會月刊(綜合版),2016,35 (11):91-94.
[3]苗紅強,孫詩璐,陳姝蓉.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8,11 (7):78-80,86.
[4]張景明,朱淑珍,曹馨譽.基于傳播理論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擴散研究[J].財會月刊,2019,47 (18):153-157.
[5]趙嘉穎.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的現狀及問題對策[J].財會學習,2019,22 (26):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