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肢體表達方式,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形式。民族傳統體育注重對人道德的培養,注重競爭與友善,注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意志品質鍛煉。民族傳統體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其中還有很多器械的制造等可以開拓思維,鍛煉動手能力。實踐證明民族傳統體育是當前高校大學生最行之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途徑之一,通過民族傳統體育的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武術教學中的武德教育,能很好地結合當前的社會背景對大學生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 愛國主義? 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852.9?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b)-0199-02
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優秀的思想文化的肢體表現形式,是我國的民族瑰寶,其形式多樣,內容廣泛,包羅萬象,是體育領域開展愛國教育、素質教育、思想教育的最佳載體和表現形式。
當前大學生群體受當前社會發展階段的制約有著很多時代弊病。例如,獨生子女習氣、眼高手低、內心浮躁、不合群、心理疾病等。這些弊病在很大層面上影響了當前教育質量的提高和高等人才的輸出質量。在院系中,輔導員群體通過民族傳統體育的教育模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勢在必行。
1? 民族傳統體育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優勢
1.1 內容全面
民族傳統體育體育的發展是伴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幾乎涵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傳統哲學與思想、史學、傳統美學、民族學、兵學、傳統醫學、民俗學、養生學、倫理學等十幾種優秀的思想文化在民族傳統體育中都有很好的體現。通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多方位融合教育過程,可以使學生們對民族傳統文化又更深刻、更立體、更形象的理解,也能通過一種體育形式,使學生們對各種分散的傳統文化形式通過一種簡便易行,又樂于接受的形式使學生接受,將這種文化的傳播方式由灌輸轉變為主動學習。例如,武術動作學習中,單個動作不僅可以強身還可以保家衛國;武術的能量巨大,不僅可以成就英雄和俠義精神,同樣也可以使壞人變的更具破壞力,所以武術傳承自古就有“未曾習武先習德”的武德精神。通過武術的學習可以升華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其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
1.2 愛國教育的最佳載體
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是伴隨著中國幾千年厚重的歷史而發展起來的,很多傳統項目的發展都有其一定的淵源。在教學中,每一個項目和器械都能向當今的學生訴說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或沉重的記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大國崛起的責任感,并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階段正確的引導學生做一個愛國、有擔當、新時代的社會公民。以漢劍為例,不僅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冶鐵煉鋼工藝和鋼鐵制造水平,還代表著中華民族開疆拓土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正是依靠這種民族精神和“神器”才不斷擺脫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百年襲擾,創造了輝煌的大漢王朝。時至今日,每每和學生們講起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他們無不都充滿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當今偉大民族復興的責任感,也在某種層面上激發學生們不怕困難,勇于直面競爭和壓力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1.3 在肢體運動中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使學生做一個民族的人
民族傳統體育是當前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中唯一的本土體育項目。以太極拳為例,可以通過太極拳的教學與鍛煉提高學生認識易學、儒學等傳統文化的興趣水平,從肢體的角度來增強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認識,進而達到提高認知水平和增強審美觀念,使大學生們在當今社會文化大潮中以炎黃子孫為傲,樂于做一個民族的人。面對當今外民族體育文化的競爭,傳統體育文化在當今社會給學生們闡釋了“傳統”在當今社會的存在價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和當今外來體育文化的對比正猶如傳統醫學和西方醫學共同存在于當今社會一樣,兩者相得益彰各有所長。通過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可以使學生在當今社會中做一個思想冷靜的人,一個有民族優越感的人,一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后繼者。
1.4 民族傳統體育史也是一部民族史
隨著民族的融合和發展,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以歷史唯物論為出發點,可以在講述民族傳統體育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民族問題和民俗問題,結合當前社會發展讓學生以中華56個民族的大家庭為豪。在民族發展歷程中也曾歷經坎坷,當今國家的繁榮和強大來之不易。雖然民族融合會時常引發民族的痛點,但每一次的陣痛,都會迎來國家和民族的更大的強大和文化繁榮。無論是引以為豪的漢唐,還是一段時間備受詬病的宋明,各個朝代的發展無不告誡我們當今中華民族的56個兄弟姐妹要珍視當今的幸福生活,萬眾一心,為偉大的民族復興而奮斗。
2? 民族傳統體育的教育也是開拓思想,發展學生動手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能從側面帶動愛國主義思想的提升
民族傳統體育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教學中活學活用,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民族傳統體育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文化,體現了先人們博大的智慧和創造力,也留給了我們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遺產。秦劍體現了先人們青銅器具的高超技藝水平,其鍍鉻技術就領先世界2000年(現在的鍍鉻技術是1937年美國人發明的)。以弓箭為例,大家或許再熟悉不過了,可誰曾知道在幾十萬年前我們的先人們就已熟練地應用自然界的彈力勢能了?宋弓的制作技巧也曾一度因柔弱的南宋能抗擊強元幾十年而令世界瘋狂追隨,據考證蒙古鐵騎西征的勢如破竹正是在獲得了很多南宋工匠的基礎上實現的。在課堂中,介紹反曲弓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引導學生用身邊物品(例如PVC管,竹片、木板、鐵絲、尼龍繩等)動手制作,不僅能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先人的智慧精妙之處,還能增強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能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傳統文化教學中再熟悉不過的一句名言了。以往教師們只簡單地強調了對學問的復習和掌握,而忽略了“實踐”的要求。其實如果仔細研究《論語》就會發現,儒學圣人們其實強調的更多是對所學學問的一種實踐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這也是我們當今社會正積極發揚的大國工匠精神,也是當今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和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必須的踏實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體現。
3? 結語
總之,面對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侵襲,很容易使學生們對未來感到一絲迷茫。精神決定行為。身上流淌著中華血脈的新時代的中國人,只有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力度,增強其內在的民族自豪感和優越感并加以正確引導,才能使學生們更加堅定他們世界觀、人生觀的民族性和責任感,才能更加直面競爭,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一個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繼承者和擔當者。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最全面的體現方式,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 辛治國.弘揚憲法精神促進體育事業良性發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4):109-110.
[2] 辛治國.武術課素質教育實踐研究[J].武術研究,2016(11):61-65.
[3] 孫維國,辛治國.散打對當今大學生心里鍛煉作用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3(9):48-50.
[4] 孫維國,辛治國.體育課堂中學生人際關系與運動水平的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08(1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