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圓
【摘要】藝術讓人們生活中多了一種美的感受,通過藝術去讓更多人們感受美、發現美是音樂教育的價值所在。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開展實效的好壞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批未來幼兒教師藝術素養和綜合水平的高低。從這點意義上來講,不斷提高音樂教學的實效,幫助更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成長成才,也是推動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 音樂教學? 開展思路
一、前言
不難發現,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每一天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孩子們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收獲著符合他們年齡和身心特點的知識與能力。在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中,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教育過程中,很多院校都將音樂教學作為了重點部分,旨在培養學生扎實的初級應用技能。而在就業競爭日漸激烈的當下,擁有音樂綜合素質這類一技之長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上也是“香餑餑”般的存在。鑒于此,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創新內容與形式,才能提升音樂教學的實效。
二、影響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因素概述
(一)學生入學時音樂基礎較差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同于專業音樂院校需要對單獨學科內容精通,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接觸過聲樂這門學科,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學生存在音準問題,集體演唱時更是各唱各的調。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不了解學前教育專業,更談不上熱愛學前教育,之所以選擇該專業的原因主要是將來就業比較容易,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顯現出對歌曲的把握程度個體差異較大。
(二)授課學時嚴重不足
從當前高職院校的情況來看,學前教育專業的班級人數普遍在30至35人之間。在一些應用性較強需要小組授課的樂器教學課程中,因為學生人數多,授課方式也只能采取集體課的形式進行。與此同時,很多高職院校每周僅有2節音樂課,要完成教學任務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教師對于教學內容只能是點到為止,而能達到教師要求的也只有少部分學生。由于時間和人數限制,在授課中往往無法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水平進行分組訓練,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只能有選擇性地針對具有共性的問題進行講解、糾正、練習、分析與指導。
(三)課程設置沒有突出實用性
從現實情況來看,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中,教材中幼兒歌曲的學習時間所占比重較小,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教學計劃要求,大部分時間都在教授藝術歌曲,而沒有從幼兒教學的特點出發,弱化了學習的專業性和知識的實用性,從而造成了學生美聲、民族唱法不精,兒童歌曲的演唱方法也未能很好地掌握,課程安排與實際需要脫節的現象。
(四)教師缺乏幼兒園實踐經驗
目前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師來自音樂學院,從校門進校門,雖然在音樂學院接受的是聲樂課程的專業學習,但沒有接觸過學前教育專業的相關知識。盡管許多教師對藝術歌曲的把握能力很強,但對幼兒園的實際卻知之甚少,更沒有在幼兒園實踐和工作的經驗,導致在教學中所用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開展思路分析
(一)明確專業培養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是為幼教行業培養不同類型的幼兒教育人才的專業,其專業定位明確,就是不定期地為各幼教機構輸送適合實際工作需要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優質幼兒教師。因此,在聲樂教學活動中就不能模仿音樂院校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要結合幼兒年齡段的接受能力,采取適合這一階段兒童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傳授相應的聲樂理論知識和演唱技巧,增強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二)根據行業發展需求合理設置課程
學齡前兒童正處于藝術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在聲樂課程的設置上,應當圍繞幼兒園音樂課程的培養目標,根據本專業學生的現狀,合理規劃課程設置,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分配貼合實際需要,體現課程設置的基礎性、啟蒙性、教育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結合教學情況和幼兒園工作的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教學重點與市場和社會需要相結合,以培養合格的、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幼教人才為目的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把握由淺入深,從課本到實際合理化地進行知識的學習。
(三)加大兒童歌曲的教學比重
學前教育是為幼兒教育工作定向培養師資的專業,其綜合性及實用性非常強。由于學生面對的教育對象都是學齡前兒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多選擇一些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兒童歌曲來學習。而在教材選擇上,也應當注意內容選取的廣泛性,同時也應當有一定的側重點,除學校使用的教材外,還應適當加入一些教材以外的內容進行學習,可以從現階段幼兒的喜好、流行性及實用性等角度出發,選取一些幼兒感興趣、社會傳唱度高的歌曲。
(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學習中由于受到課程安排和課時的限制,教師可以將聲樂教學中一些未完善的內容延展到第二課堂中進行,可以不定期地舉辦一些聲樂講座,安排本專業教師輪流試講,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教師的講授從中汲取精華,同時也可以加強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學習。此外,還可以舉行各種形式的演出和比賽,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見識,也為師生間的相互交流搭建良好的平臺。
(五)采取多種措施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
要想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優質幼兒教師,首先必須擁有一支過硬的教育團隊。這就需要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專職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學校應當定期組織教師走出校門,到有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去學習、觀摩,把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帶回課堂進行嘗試。還可以請幼兒教育方面的專家進校開展講座活動,讓教師能夠直接與專家進行零距離溝通與交流,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四、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程安排與實際需要之間的差別,需要不斷地探索、研究、改革,并逐步加以完善,才能真正解決好培養方式與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達到培養目標與實際需要之間的無縫對接,源源不斷地為各類幼兒園輸送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優秀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