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摘? ?要:紅色家風是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以愛黨愛國、堅定信仰、忠貞不渝、嚴守紀律、清正廉潔、律己律家為主要內容的家風。基于此,文章展開研究、分析。
關鍵詞:紅色家風;革命;家國情懷;繼承弘揚
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家庭、家教、家風問題作出精辟論述:“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作家風建設的表率”。紅色家風是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以愛黨愛國、堅定信仰、忠貞不渝、嚴守紀律、清正廉潔、律己律家為主要內容的家風,承載著對后代的希望與囑托,蘊含著智慧與美德,至今依然深入人心,時刻鞭策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堅守初心與使命,也時刻要求新時期的黨員干部,要身體力行,努力傳承紅色家風。
1? ? 傳承紅色家風,發揚愛黨愛國、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無畏,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擔當,是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忠誠,是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慮,家國情懷是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壯懷。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共產黨人將愛黨愛國、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植入每個紅色傳人的心靈深處,舍小家為大家,隨時隨地響應黨的號召,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彰顯出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毛主席有六位親人為革命犧牲,最小的年僅19歲;賀龍家族,滿門忠烈,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 050人;東北抗聯戰士楊靖宇,離開妻兒走向抗日戰場,戰至最后,英勇就義。老一輩革命家們舍生忘死,無怨無悔,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奉獻一切,正是這種家國情懷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弊鳛樾聲r期的黨員,要堅守內心的初衷,樹牢“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榜樣,做到“我將無我”的境界。
2? ? 傳承紅色家風,發揚堅定信念、忠貞不渝的政治品格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堅定信念,忠貞不渝,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最純真的政治底色和紅色基因。李大釗信仰懷胸,“不怕死,不要錢,丈夫決不受人憐”;殷夫視反動派的爵祿為“薄紙糊成的高帽”,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義;趙一曼身受酷刑,卻誓死忠誠。革命家們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堅定。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有“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定信念、堅強意識、堅持態度和堅守精神,始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3? ? 傳承紅色家風,發揚嚴守紀律、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良好的家風是共產黨員培育清廉作風的基礎和前提。老一輩革命者非常重視律己修身,他們用清白的人生和純正的家風,深刻詮釋了共產黨員嚴守紀律、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從毛澤東倡導的“三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到周恩來在家庭會議上定下的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十條家規”;從焦裕祿教導子女“千萬不能搞特殊”,到楊善洲公權為民“我手中是有權,但它是黨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如此紅色家風,體現了嚴守紀律、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成為激勵后輩、光照后人的強大精神力量,為后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傲疂嶟R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首次寫入《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要求“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禁止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家屬親友謀求特殊照顧”。這就要求人們汲取紅色家風的營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物質、金錢、美色誘惑面前產生敬畏之心,約束自己并引導家人清白為人,自覺抵制誘惑并防微杜漸,做到并教育子女凡事以法律為準繩,樹立底線意識,堅決不觸碰和逾越法律紅線。隨著自律守法的意識在個體中生根發芽,就能夠在全社會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
4? ? 傳承紅色家風,發揚艱苦樸素、勤勞節儉的持家傳統
“歷攬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其衰也,則反是。”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艱苦樸素的優良品德,并把勤儉持家的家風通過言傳身教傳給了子孫后代。朱德一生秉持著“以德樹人,勤儉持家”的家風,堅持粗茶淡飯夠吃就行,衣服干干凈凈,穿暖就行。習仲勛一生勤儉樸素,并言傳身教,習近平在寫給父親的一封信中說過:“父親的節儉幾近苛刻。家教的嚴格,也是眾所周知的。共產黨員從小就是在父親的這種教育下,養成勤儉持家習慣的。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這樣的好家風應世代相傳?!?/p>
尚儉戒奢、樸素節儉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黨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并將“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寫入新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是對黨員干部從嚴要求的應有之義。應按照要求,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牢記“兩個務必”,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尚儉戒奢、樸素節儉方能富民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老一輩革命家的家國情懷、政治品格、清廉本色、勤儉持家,無不詮釋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堅貞不渝忠心、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誠心、艱苦樸素的本心,他們的紅色家風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元素,無時無刻不提示要不忘初心與使命。在新時代,仍能從這些精神中獲取繼續前進的力量,照亮前進的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源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