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航飛
摘? ?要: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使人們對健身逐漸重視起來,國家也不斷推動著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因此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運動健身類APP應運而生。文章主要探討激勵理論在運動健身類APP中的應用現狀,分析激勵內容和激勵過程帶來的激勵因素,了解激勵理論為用戶帶來的激勵作用,從而更好地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提升用戶的APP使用體驗。
關鍵詞:激勵理論;運動健身類APP;應用現狀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廣泛使用推動著運動健身類APP的快速發展,當前運動健身類APP已經具備很多成熟的功能,人們能夠通過APP查看自身的運動數據,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運動計劃,幫助人們養成運動的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僅希望了解自身的運動情況,還希望通過APP進行自我約束,達到堅持運動的目的。因此很多運動健身類APP在研發和運用的時候會采用相應的方式來滿足用戶的需求。激勵理論是指通過一定的因素和方式來激發人們為達到一定目標而不斷努力的一種理論,將激勵理論運用到運動健身類APP中能夠有效督促用戶積極主動地運動健身,推動用戶良好習慣的養成。
1? ? 激勵理論中激勵內容的分析
激勵內容與人的需要和行為等相關,需要從具體的內容上進行分析從而明確如何恰當地激勵用戶。對于運動健身類APP,要調查用戶的健康需求,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給予APP精準的運動定位。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利用運動健身類APP也是為了保證以及促進身體的健康。因此APP的出發點是要通過一定的運動保持用戶的身體健康。在這樣的定位之下,APP內所有細分領域的運動健身都應該進行詳細的記錄,提供專業的分析和建議,并且有科學、規范的運動指導。用戶根據詳細的運動記錄能夠及時了解到自身的需求,根據情況調整計劃,達到最優化的運動,以促進身體的健康。
從激勵內容的角度來分析合理的激勵因素可知,運動健身類APP應該具備完善的社交功能,給用戶提供良好的社區氛圍。人總是在社會關系中逐漸成長的,運動也是如此,和需求相同、想法一致的朋友一起運動更能提高自身的積極性,感受運動的樂趣。在運動健身類APP上突出社交功能,用戶可以參與線上和線下的運動健身活動,增強自身的參與感。并且,通過APP內社區的交流,運動達人能夠有效地激勵普通運動人士,用戶之間也能相互分享和鼓勵,達到良好的運動健身效果。
激勵理論指出,人需要不斷成長、有所收獲以完成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價值實現。因此,在運動健身類APP中要做到讓用戶能夠通過努力得到相應的進步和收獲。例如,在APP中健身的用戶是希望在不斷的運動與練習下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身材能越來越好;喜愛跑步的用戶肯定希望自身的運動能力能夠不斷提高,跑步的距離能逐漸增加,這些都是用戶對自身的要求并且希望達到的自我實現。運動健身類APP要抓住這一點,以合理的方式激勵用戶堅持運動,根據運動的時間、運動量等具體內容進行等級分類,促進用戶對運動的堅持。
2? ? 激勵理論中激勵過程的分析
在運用激勵理論時,要關注激勵的過程,如何激發人們的動力且持續保持是需要一定的激勵方式和方法的。首先要建立用戶的期望激勵,了解用戶希望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何種運動目標,要讓用戶知曉運動目標和需求是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來實現的,且運動健康類APP能夠提供一定的吸引力。從期望理論這一角度出發,運動健康類APP可以將用戶的運動量和時長與獎勵相結合,以紅包、勛章等不同形式的獎勵來激發用戶的動力。APP中設置獎勵能夠讓用戶產生一定的期待,因此能夠有效地促進用戶運動健身,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用新穎的獎勵方式來持續激發用戶的好奇心。
用戶在運動健身的過程中要設置與自身情況相符合的目標才能夠在后期的運動中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運動健身類APP要引導用戶樹立恰當的運動目標。目標的制訂要具有一定的明確性,兼顧到用戶自身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時也需要具備連續性和計劃性,在目標完成之后給予一定的鼓勵,在科學、合理的運動目標的指導之下,用戶才能更好地完成運動健身的最終計劃。針對這些激勵因素,運動健身類APP要細化功能,將運動類型進行細化,針對每一種運動給予詳細的記錄,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迅速找到自身需要的目標制定。很多用戶在最開始給自身制定目標和計劃時沒有太多經驗,結果在實際運動過程中經常會無法實現,因此APP要擁有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的功能,并且可以讓用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運動需要堅持,用戶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也要注意合理地分配時間和運動量,根據自身的需求制定每日的運動目標,再設置相應的周目標、月目標和年目標,一步步地累積才能更好地完成最終目標。
3? ? 激勵理論在運動健身類APP中的具體運用
激勵理論在實際分析的過程中包含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兩個方面,首先通過外在動機能夠促成用戶運動行為的發生。外在動機是指個體在完成自身預期的過程中受到的外部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某種行為的獎勵,也可能是某種行為的懲罰。外在動機的表現形式有很多,例如競爭、金錢、一定的關注都能夠激發起個體的動力和斗爭,這類外在動機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非常有效果,容易被激勵去完成某些指標或者計劃。運動健身類APP就可以從用戶的外在動機入手,設置合理的激勵方式來促進用戶的使用和堅持。但是外在動機也伴隨著相應的問題,當用戶在完成或者達到一定的目標和計劃時,新鮮感和動力容易慢慢消失,激勵作用會逐漸減弱。所以運動健身類APP從外在動機入手時也要關注用戶需求的變化以及激勵形式的變化,保證外在動機的激勵作用的存續。但是運動健身類APP在運用激勵理論時單靠外在動機無法完成對用戶持續性的激勵,還需要內在激勵方式的配合。
外在動機能夠促進用戶運動行為的發生,但是保證用戶持續的運動行為還需要內在動機的激勵。內在動機的主要來源于個體自身,是對新事物和新挑戰的渴望,希望通過運動或者學習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內在動機能促進個體認知的提升,對社會和身體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受外部壓力和激勵的影響。將用戶的內在動機作為APP的激勵因素,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要讓用戶對自身有一定的信心,能夠達到相應的目標,存在自我效能的信念;對于最終成果能夠認可自身的努力,明確自身的價值。內在動機與一般激勵因素不同,是會長期存在并起作用的因素,能夠推動個體保持較長時間的自我激勵。運動健身類APP通過外在因素促使用戶開始運動,并通過一定的計劃和激勵來保持運動和健身的習慣,在此基礎之上運用內在動機來激勵用戶,讓用戶能夠逐步養成自主自愿的運動行為。運動健身類APP在具體的操作設置上可以通過鼓勵來建立用戶的運動信心,提升用戶運動的樂趣,再通過一定的游戲和激勵保證用戶長期的運動。
從激勵理論的角度出發,有多種激勵方式可以運用到運動健身類APP中去,目前已經有很多APP采用相應的激勵方法以提高用戶的使用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激勵理論的指導之下,運動健身類APP設置了一些基礎的功能,例如:運動定位、社交社區、等級勛章、獎章排名、運動目標等。其中運動定位和基礎的數據記錄是用戶最基本的運動需求,產生的激勵作用并不大;社交社區功能則能夠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讓用戶在其中獲得一定的參與感;另外,等級勛章這類外在激勵形式也能夠激勵大多數用戶,推動用戶良好習慣的養成。激勵過程也是需要不斷完善的,用戶的新鮮感和好奇心是在不斷變化的,運動健身類APP應該及時更新獎勵機制,使激勵模式多樣化,滿足用戶個性化的要求和發展。
4? ? 結語
總而言之,激勵理論的良好運用能夠有效地推動運動健身類APP的推廣和使用,激勵的手段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要注意激勵的過程和激勵內容,結合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全面分析用戶的需求。在激勵理論下不斷完善運動健身類APP的研究和開發,通過個體的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推動用戶一步一步地開展運動健身,逐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生活習慣,從而使運動健身類APP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葉木華.運動類APP:運動新模式對大學生健康運動的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6(5):162-165.
[2]劉俊森.激勵理論視角下移動健身應用的設計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7.
[3]時雨倩.APP在體育健身領域中應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體育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