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血壓高,不敢運動,怕一動血壓更高。”78歲的許大媽說。“我怕不鍛煉身體差,每天都堅持走1萬步,但血壓就是偏高……”88歲的陳大爺說。很多高血壓患者覺得自己日常的血壓都控制不好,再運動會有危險,不安全。到底高血壓人群是否該運動?怎么運動?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譚虹主任醫師建議,所有運動都要建立在控制好血壓的前提下進行,血壓過高,未完全控制在正常值的時候,不適合中強度運動,但適當的散步等日常活動仍然可行。
而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做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騎車、跑步、打籃球等,每周至少堅持5天、每次30分鐘以上;同時還可以配合一些力量型的訓練,比如啞鈴、仰臥起坐等,每周2至4次。此外,游泳也是不錯的選擇。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如果沒有做中高強度運動的習慣,可以做增強平衡力的練習,如單腳站立、腳跟站立、閉眼站立等,還有預防跌倒的練習,也可以睡在床上進行雙腳運動的練習,以鍛煉下肢的力量和柔韌性。一般每周5天、每次30分鐘,如果行動不便,也應該保證一周三天以上的運動頻率。
譚虹提醒,運動的目的是活動手腳,不讓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因此最好不要單純地選擇一種運動,多種形式的運動結合會效果更佳。
都說“一日之計在于晨”,很多中老年人喜歡清晨在空腹時外出去公園做運動。其實一天中最適宜運動的時間是下午的4點到5點。第一,早晨的6點到10點是人血壓的高峰時刻,運動會使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壓的危險,而且空腹運動相對容易導致低血糖,因此,運動前應該先吃點東西;第二,對于環境而言,傍晚是一天里空氣氧氣含量最高的時候,適宜運動;第三,運動前應該按醫囑先服藥,以避免運動時血壓升高。
(據《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