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人名片:
董二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海南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游學院美方副院長,美國體育學院休閑管理系教授,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上海體育學院海外直聘教授,中國國際休閑與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休閑研究國際學會聯合創始人,中華文化促進會文化旅游產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文化和旅游部港澳研學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日本琉球大學旅游與健康研究中心講座教授,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海外講座教授。2006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娛樂(游憩)、公園和旅游管理系的休閑研究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休閑與健康、休閑與文化、休閑與體育,休閑與旅游和跨文化休閑比較研究。在《休閑研究》《休閑科學》《旅游年刊》《亞太旅游研究學刊》《假日市場學刊》《國際旅游評論》等發表重要文章。
當今談到體育和旅游融合發展,人們自然而然會聯想到體育旅游。尤其在2019年9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從體育的角度重點涉及了體旅融合發展的內容。隨著體育旅游逐漸成為體育產業和旅游發展中的焦點問題之一,下一步如何發展體育旅游便成了我們更加關注的問題。
回顧世界體育旅游發展的歷史,歐美一直走在前列。在九十年代初期,國際上流行的和體育旅游相對應的英文用語是“sports tourism”。當時以英國為代表的學者認為體育旅游主要是以體育單項活動體現出來的。比如單純地去看溫布爾登網球賽。其他和觀看賽事無關的活動,諸如住酒店、購物和餐飲等通常不和體育旅游有關。進入2000年以后,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體育旅游學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詞匯“sport tourism”,和“sports tourism”只有“s”一個英文字母之差,翻譯成中文都是“體育旅游”,但是實際上“sport tourism”強調的是以體育元素為平臺而發展的旅游,比如溫布爾登網球賽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體育比賽,而是以體育比賽為載體,同時帶動和發展其他相關業態。當今雖然還有一些英國學者堅持九十年代的主張,但大多數學者和業界人士都贊成美國對體育旅游的重新定位。
研究體育旅游的發展,還是要借鑒一下國外成熟的經驗,指導我們少走彎路,更快、更準、更精地發展中國的體育旅游,尤其是美國有百年以上發展體育旅游的經驗,值得我們去參考和學習。根據美國體育旅游的發展現狀,我認為體育旅游可以分職業體育旅游、業余體育旅游、戶外游憩及其他和體育相關的旅游活動(參觀體育博物館等)。體育旅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體旅融合,確切地講,要實現體育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要從“體育旅游+文化”“體育旅游+教育”“體育旅游+大眾”“體育旅游+休閑”和“體育旅游+科研”這5個方面協同發展,最終形成產業鏈和服務鏈,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體育旅游+文化
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沒有像中國一樣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但是美國人1891年發明了籃球運動,1895年發明了排球運動,在原有英國人發明的棒球運動的基礎上于1846年發明了自己的棒球運動,在英式橄欖球運動的基礎上于1869年發明了自己的美式橄欖球運動,這些體育項目得到了逐代傳承,也就是我們講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如今籃球運動、棒球運動和橄欖球運動成了美國四大賽事的三個重要賽事。雖然冰球運動1875年起源于美國的鄰國加拿大,但是美國冰球職業聯賽囊括了加拿大的所有職業冰球隊,成為美國四大職業聯賽的一員。四大賽事不僅是美國的傳統體育賽事,同時也使得美國的體育文化得到良好傳承,保證了美國國內球迷人數的穩定和國際市場持續發展。
美國有著濃厚的球迷文化,并且不斷被傳承和發揚。在美國,一家三代都是某個隊的球迷的現象很普遍。我在美國看體育比賽的時候,經常看到老少三代都穿同一球隊的球衣,為自己喜歡的球隊搖旗吶喊。這也就是以體育為載體,為旅游搭建了大舞臺,又利用文化的傳承,使體育旅游得以持續性發展。據2019年ESPN(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24小時專門播放體育節目的美國有線電視聯播網)的最新統計,2018賽季到場觀看棒球比賽的人數達到了6800萬人次,平均每場1萬人到5萬人。到場觀看冰球比賽的人數達到2200萬人次,平均每場1.2萬人到2.3萬人。到場觀看籃球比賽的人數達到2200萬人次,平均每場1.5萬人到2萬人。到場觀看橄欖球比賽的人數達到1700萬人次,平均每場3萬人到9萬人。
確切地講,參觀體育博物館、舊的比賽場館等這些對體育的懷舊旅游活動也屬于體育旅游的一種。比如參觀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希臘雅典奧運會舊址、溫布爾登網球賽老建筑物、30年代建成的上海江灣體育場等,游客通過參觀回顧曾經在這些地方舉辦過的體育賽事,不僅加深了對當地文化的理解,也直觀感受到了體育項目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發展狀況對當地的貢獻。
上海有中國武術博物館、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今年9月日本沖繩市長訪問團訪問上海的時候,特意到中國武術博物館參觀,他們對武術博物館的藏品和展覽贊嘆不已,認為參觀武術博物館是此次訪問上海最好的旅游活動。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倍受社會關注。前中國乒乓球女隊總教練、“乒博館”館長施之皓曾經自豪地說,起源于歐洲的乒乓球被中國人發揚光大,在中國成長。歐洲人到上海參觀乒乓球博物館的藏品,了解世界乒乓球發展史,這體現了我們對文化的尊重,也體現了我們對世界的貢獻。
體育旅游+教育
體育旅游+教育并不是簡單的研學旅游的概念。在各種休閑與旅游活動中,離開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觀看職業賽事屬于體育旅游活動。在成熟的體育賽事市場,職業賽事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大學、中學、小學聯合在一起,形成一條鏈,這條鏈也可以叫產業鏈或者服務鏈。比如在美國美式職業橄欖球聯賽的背后就有大學職業聯賽的強力支撐。大學職業聯賽不僅僅向職業聯賽輸送運動員,而且給體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據2019年NCAA(全美大學生體育聯盟)的數據顯示,NCAA甲組129隊平均每場有4.2萬觀眾,這其中的觀眾并不僅僅是在校學生,也有很多校友,還有從外地趕來的球迷(體育旅游者)。
我在美國普度大學看大學美式橄欖球比賽的時候,球場休息時間,學校會安排穿插普度大學的教師表彰儀式、當地殘疾人募捐、杰出校友回家看看、感謝軍人為國家服務等各種小型活動。這些活動在球場里舉行,面對著上萬名觀眾,贏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通過體育比賽,加大外地球迷到學校體育旅游,以外部的力量影響校園的體育設施優化發展。運動中心的全空調空間,早晨5點到深夜12點的開放時間、標準的桑拿設施、最先進的健身房、室內50米標準游泳池等“體育福利”,大學憑借著優秀的硬件設施吸引優秀學生到本校讀書。
作為職業隊和大學隊的第三級梯隊,比如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每個中學和高中都有自己的排球隊。賽季通常在秋天,學校向社會公開售票,一張門票5美元的數目看上去很小,但是這樣的中學和高中的比賽在秋天的賽季會舉辦成千上萬場,從而形成了巨大的市場。每個學校都在自己的聯賽區里,球隊之間的互訪,球隊和球迷的消費,創造了體育旅游商業機會。
體育旅游+大眾
我們需要體育旅游的精品路線、各種示范基地,但是更需要的是體育旅游的持久性發展。接地氣是關鍵,也就是說體育旅游要大眾化。
很多人知道世界著名的夏威夷國際馬拉松,從1973年第一屆開始,每年12月舉行的馬拉松吸引著大量的日本參賽者。到了90年代,每次參加馬拉松的日本人都在1萬人以上。這得益于夏威夷對自己馬拉松的促銷。為了鼓勵當地居民也參加馬拉松,讓馬拉松更接地氣,夏威夷在每個島上都舉辦了馬拉松比賽,如今,馬拉松運動已經成為夏威夷最大眾化的運動之一,并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夏威夷觀光旅游,這充分印證了體育旅游的魅力。
為此,筆者建議,應該注重觀賽前和觀賽后的休閑與旅游產品的開發與服務。要做到不僅是觀賽,而且通過賽事吸引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多待幾日并用其他休閑與旅游產品留住他們。
體育旅游+休閑
我在這里講的休閑主要指的是戶外游憩(outdoor recreation)。戶外游憩在美國歷史悠久,成為美國人的主要休閑活動。健全的國家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和州立公園體系提供多樣的戶外游憩的場所和活動。到目前為止,美國有60個國家公園、155個國家森林公園、近8600個州立公園,這些不同級別的公園的作用不僅是生態保護,更是給美國人提供了多種戶外活動機會。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便于人們自駕到公園訪問,在公園里,可以選擇打獵、野營、漂流、劃船、登山、山地自行車等各種戶外游憩。最著名的是從北方賓夕法尼亞州經過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南卡羅納和到佐治亞州的藍嶺山脈,縱貫南北近1000公里的山脈和公路,把城市和鄉村穿插起來,人們可以隨意在沿線任何地方享受休閑活動。
美國的國家公園在戶外游憩發展中起到了領軍作用。根據2017年美國國家公園游客統計數據,共有3.3億人次訪問了美國國家公園,相當于每個美國人每年都訪問過國家公園一次。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大力發展中國的國家公園,中國國家公園管理局于2018年4月10日成立,盡管生態保護是中國國家公園管理的首要任務,但我們也要研究如何把國家公園利用好,把休閑產品開發好,把人管理好,充分發揮國家公園的戶外游憩功能。值得慶幸的是,海南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游學院2017年在海口市設立了我國第一個公園與游憩專業,這無疑給體育旅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體育旅游+科研
體育旅游是個應用型學科,體現著體育學、旅游學、教育學、經濟學、人類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學科交叉的特點。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正確的科學研究,從而指明其發展方向。
業界關于體育旅游的研究雖然有30余年,但是一直到2017年,美國、羅馬尼亞和法國學者才對近20年出版的517篇有關體育旅游的文章進行了分析,給出了一個關于過去20年體育旅游研究的綜合性總結。這個綜合性總結也為體育旅游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另外,在體育旅游+科研方面,要注重對旅游目的地和場地的研究,也就是體育旅游的場所對體育旅游發展的影響。除此之外,體育旅游的發展還要注重對參與者的體驗的評價,主要包括滿意度、制約因素、與健康的關系、休閑的效應等。
我曾為上海體育學院成功組織了三次國內空前的國際高水平體育旅游和國家公園與戶外運動發展國際高峰論壇。沒有這些高水平的會議,我們不會了解到國際上對大型體育賽事的影響力的最新研究,我們也不會了解到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背后的問題,更不會了解到同為金磚國家的巴西在國家公園和戶外運動發展上的經驗等最新的前沿信息。體育旅游備受不同專業和不同學校的密切關注,通過辦會,我們意識到美國傳統休閑研究中的公園與游憩專業在國內發展的廣闊前景。
體育旅游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僅是體育,也不僅僅是旅游,更不僅僅簡單地是體育+旅游,而是以體育為載體,用旅游的方式結合文化、教育、大眾休閑和科研,使體育旅游成為可持續性發展的美好生活方式。體育旅游也許不能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但是只要不斷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成熟的體育旅游經驗,總有一天,我們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中國特色的體育旅游。
來源:中國旅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