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文化旅游作為一種新的休閑體驗形式,正在發展成為現代旅游的新亮點。 作為直接提供旅游業第一線從業人員,在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上應與時俱進,結合新背景下旅游業的發展關于文化和旅游一體化,考慮將文化納入旅游管理專業的基礎教學。對于現在的高職院校當中,在目前這個階段正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黃金時期。所以高校教育改革是必不可免的,在旅游管理教學過程中,旅游管理教師應該將旅游管理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兩者相結合發展。本篇文章圍繞著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文化性融入的思考展開討論研究的,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教學帶來一點幫助。
【關鍵詞】"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文化;思考
1" 引言
在我國第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就有明確提出,要提高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以此來加快現代教育體系建設。基于此,高職院校需要在原有的教育基礎上進行一個合理的改善,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首先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1]。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旅游管理教師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做一個相應的調整規劃,從而再來實施教學計劃,以便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2" 文旅融合對于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不斷變化的需求,旅游業進入了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各大景點的吸引力本身不再是旅游的唯一賣點,人們對精神層面的深刻需求,使得“文化旅游”的旅游方式逐漸成為旅游的主流。
為了滿足旅游者更深層次的需求,有必要挖掘和構建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但目前的旅游市場是以旅游和旅游產品為主,難以滿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因此,作為一所提供職業培訓的高等職業學院,第一線的旅游者直接接觸旅游業,迫切需要培養具有豐富旅游管理知識的旅游服務管理人才。這一問題的解決必然會將旅游職業教育的供給改革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2]。因此,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應適當考慮文化融入專業教學。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服務技能和管理技能外,我們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旅游業提供一個人才與相應崗位對口的時代。以此來促進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健康穩定。
3" 文旅融合到旅游管理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基礎課程一般包括:旅游概論以及旅游資源等,這些課程主要供學生學習旅游管理知識理論。與其他一些大學一樣,我國許多省正在考慮開設“文化省”和“省遺產旅游”等課程,以配合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從整體上看,高職旅游教育服務于地方旅游,培養和輸送旅游專業人才進行地方旅游。這些地方課程突出了當地旅游業發展的需要,符合當地旅游業發展的要求,對學生和企業都非常重要[3]。以旅游景區為例,在開發經營過程中,景區未能處理好當地居民與游客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從而影響到了景區的正常運作。所以想要協調好這樣的沖突,只能讓當地居民認識到他們不僅是當地文化的繼承者,更是傳播者。
3.1" 充分了解旅游文化
通過這些專業基礎知識教學中的本土文化課程,學生可以充分學習和了解本土文化,與當地居民一起保護和弘揚當地文化,同時在景區管理過程中考慮當地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它們不僅可以促進景區的發展,而且可以激發當地居民的積極性[4]。因此,如果旅游業的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熟悉當地文化,尊重當地人民的文化和信仰,并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文化參考,將能夠更好地發展旅游產品的文化和旅游一體化,促進旅游景點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3.2" 設計針對性課程
以“旅游道路設計”課程為例,旅游道路設計中的文化考量是必不可少的。教學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旅游路線的類型和路線設計的原則,方法和過程,學生也可以利用和整合文化因素從線路上的不同景點中找出相關性。例如,洞穴,小溪,青山和其他容易同質化的旅游產品,特別是賦予它們獨特的文化內涵,與其他景點的融合,形成獨特的旅游路線,完善特色主題以吸引游客,這是設計旅游路線的關鍵。以“旅游營銷”課程為例,規劃各種營銷活動應把握和把握當地文化元素及其內涵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5]。一些營銷人員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的注意力,對文化的進行了曲解來做推廣;此外,在不了解當地文化,或張冠李戴,或過去對景區名稱有某種偏見或歧視的情況下,從而引發當地居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因此,在旅游管理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中,將需要它教授基本的專業知識,同時培訓專業服務能力,注重加強學生對文化的尊重性與還原性。這都有利于旅游景點的有效整合,以及創造一個具有特色的區域旅游形象。
3.3" 培養專業技能人才
高職院校在教學專業技能知識外,高等專業院校除了教學生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外,還應該教給學生在從事專業工作時的必備技能。所以,高職院校應打破課程鏈為核心的基礎,按照我國專業標準進行相關教學研究,注重教學技能的培訓,并且要對所教授的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創新,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6]。再將旅游文化教育滲透到專業技能學習當中,才能做到既能保證學生的專業水平又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3.4" 創建學習交流群
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教育課程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增設專業人才的實踐培訓課程,在課程當中鼓勵學生多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創建微信群、QQ群的方式組建一個學習交流群,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脫離學校后也能夠正常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只針對于學生的學習方面,還可以多與學生之間溝通平時遇到的煩惱與困難,幫助學生疏通心理上的壓力,讓學生更加對理解所學旅游專業的的“人文含義”。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文化與旅游一體化的背景下,為培養對接高素質旅游專業人才,高職院校必須改革旅游管理課程和教學。隨著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不斷創新與改革,從一定層面上來看,效果還是十分顯著的。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為學生未來的工作生活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譚冰,易繼松.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文化性融入教學研究 ——以張家界航院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4):183,185.
[2] 李輝.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漸進式推行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0,39(04):171-173.
[3] 徐楊潔.新形勢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訓教學改革研究——基于廣州華夏職業學院的實踐與探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20(03):210-212.
[4] 安然.海外民辦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發展模式與經驗借鑒——以澳門城市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7):102-103.
[5] 沈姍姍.金課標準下“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應用型本科院校池州學院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10):127-128.
[6] 邢永民.《旅游心理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以西藏民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西藏教育,2020(04):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