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鑫梅
(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布爾津鎮白湖路小學 新疆 布爾津 836600)
掌握科學探究能力,在小學教育中是重要的一個教育目標。小學科學作為一個科目,它在小學中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并且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新課標指出,要著重培養出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規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只知道照搬和抄襲,務必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自己開發和創新[1]。現如今在大數據時代,務必要重視對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培養創造型人才,首先就要在小學科學探究這一方面開始培養,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思維,但是現在很多學校和教師依然注重應試教育而忽略對孩子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必須打破這樣的傳統觀念,本篇文章則針對大數據環境下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和探析。
小學科學的學習目的主要是以讓學生能夠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加強孩子們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在現在各個學校的學習中,很多孩子仍然不會勇敢主動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對老師也不敢產生質疑,認為老師說得都是正確答案。并且也有的孩子在學習中找不到目標,不夠明確自己探究的目標是什么,如何進行方案的實施和分工,自己不會創新探究找到答案,主要原因在于老師沒有做好及時引導,對于培養孩子科學自主探究能力沒有重視。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下,教師沒有充分的應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網絡信息的快捷性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很多的方便。可以綜合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1 利用網絡媒體設定情景化教學。老師在教學中需要明白一個問題,若想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首先要將他們帶到情境當中引發大家進行思考,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視頻和圖片把孩子帶到其中,并且結合實際教學[2]。
例如在教科版小學科學教學中在教到《使用工具》這一課學習中,老師可以引導大家首先對一些工具產生認識,并且明白工具的作用,掌握幾個常用的工具,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常見工具的圖片,讓大家學會良好的應用工具,同時組織學生們自主進行探究,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各種工具的作用,通過網絡視頻給他們反復播放各個工具的使用方法,或者在學習《杠桿類工具的研究》這一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視頻播放一些工具的用處和正確使用方法,類似于開瓶器和夾子這些小工具,結合視頻正確的手法告訴孩子,讓孩子了解到生活中的這些工具都是怎么使用的,如何使用,激發他們自己動手探究的能力。
2.2 打造并重視學校的校園網絡發展提學習網站建設。很多老師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需要利用外界的幫助。在大數據時代下網絡上的信息非常廣泛和充分,基本上在某個網站上打出幾個關鍵詞就能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網絡信息的發達為教師的教學也提供很大的幫助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并且學校也要重視教學網站的建設,比如打造一些教學資源,微小網課等這樣非常方便學生們可以學習,也方便老師快速找到相應的教學資源。
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時候,若在實踐當中容易有不懂的地方,教師就可以利用媒體軟件錄入小視頻,將小視頻提供給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通過網上的視頻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延伸更多的知識內容。學生們也可以互相提出問題發表意見,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讓大家能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學會探究問題,更加能夠解決問題,還能夠加強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2.3 鼓勵學生猜想和假設,讓其發現并且提出問題。例如,在教科版小學教材中學習到《食物》這一單元中,老師可以先讓每個學生回家拿出廚房中的某一樣食物帶來課堂上進行觀察[3]。讓每個孩子說出這個食物的特點以及其食物里面的成分,了解自己一天攝入的食物有哪些,并總結自己一天攝入食物的營養是否均衡,同時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孩子講述生的和熟的食物的區別,讓每個孩子知道有些食物不能夠生吃會出現一些問題,懂得這些食物食用的常識,同時也要說明過期的食物不能吃,可以組織孩子們去買一個面包,大家一起做實驗,看看面包在什么樣的環境下發霉很快,為什么面包會發霉和變質,告訴孩子食物的保存方式,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減少食物的變質,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在買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它的保質期,讓每個孩子拿出自己的零食看清楚保質期。將科學與實際聯合進行教學,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加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學習能力。讓孩子在實踐中掌握科學的方法。
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技術的發達,可以讓教師拓展許多個教學渠道,例如應用網絡可以查閱關于教學的遇到的困難之處,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打造科學小課堂,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利用網絡信息結合課堂教材教學,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一次次地實踐中體會到學習的成果,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讓孩子掌握較強的動手能力,主動的實踐會引發大腦中的思考,讓他們把看到的和做到的相結合來反復實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產生問題并解決,綜合促進其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