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尹
摘要:“計劃-預算-考核-激勵”作為戰略落地的管理工具、管理平臺和管理方法,它是進一步發揮預算向前承接戰略、向后引領考核的關鍵,它能有效協調企業所屬單位和公司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培育企業核心能力,圍繞企業發展戰略核心,從“計劃-預算-考核-激勵”管理體系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指標體系、管理流程和模型、管理工具及信息化系統等角度,進一步提升在“計劃-預算-考核-激勵”四位一體管理體系提升中的作用,引領企業實現價值創造,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關鍵詞:戰略 規劃 計劃 預算 考核 激勵
企業應當構建完善、明晰的戰略管理體系,充分發揮計劃在“戰略-規劃-計劃”、“計劃-預算-考核-激勵”雙體系之間的紐帶作用,計劃是上承規劃、下銜預算的關鍵環節,預算是計劃的具體體現,考核激勵作為預算落實的保障措施,考核既要關注顯性的激勵,又要關注隱性的激勵,員工只會按照薪酬系統去工作,不會按照戰略體系去工作,你考核激勵什么,員工就會為你帶來什么,因此,實現”計劃-預算-考核-激勵“閉環管理尤為重要。
一、目前企業管理的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戰略模糊,定位不清
發展戰略,是企業在對現在和未來趨勢進行綜合分析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制定長遠發展戰略規劃,企業戰略制定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或發展戰略實施不到位,導致企業盲目發展,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喪失發展機遇與戰略規劃。發展戰略過于激進,脫離企業實際能力或偏離主業,可能導致企業過度擴張,甚至經營失敗。發展戰略因主觀原因頻繁變動,可能導致資源浪費,甚至危及生存和持續發展。
(二)組織架構不完善,未真正發揮管理職能
組織架構形同虛設,缺乏科學決策、良性運行機制和執行力,可能導致企業經營失敗,難以實現發展戰略。內部機構設計不科學,權責分配不合理,可能導致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或缺失、推諉扯皮,運行效率低下。
(三)戰略規劃、計劃預算、考核激勵未有效銜接
在企業實際工作中,戰略規劃、計劃預算、績效考核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企業在編制戰略規劃過程中,目標過于宏觀、激進,因戰略規劃是一個長遠的目標規劃,且領導偏向于好的發展方向,而忽略了不利因素,導致公司戰略規劃一片大好,發展形勢樂觀;綜合計劃和預算編制部門在編制年度計劃時未與戰略規劃有效銜接,計劃和預算指標未與戰略規劃有機統一,從而形成兩張皮;績效考核未與計劃預算指標掛鉤,年底由主要領導拍板考核,計劃預算指標形同虛設,也未制訂中長期考核制度,從而形成工作靠安排、執行靠督辦、考核看領導的不良風氣。
(四)信息化水平不高,影響企業工作效率
信息系統是指企業利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對內部控制進行集成、轉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企業信息系統缺乏或規劃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島或重復建設,導致企業經營管理效率低下;系統開發不符合內控要求,授權管理不當,可能無法利用信息技術實施有效控制。系統運行維護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導致信息泄露或毀損,系統無法正常運行。
二、“計劃-預算-考核-激勵”在企業管理的應用
(一)綜合計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企業應當構建完善、明晰的戰略管理體系,將企業愿景、戰略目標、資源配置、業績考核、激勵約束、市場對標等管理活動統籌聯動,將戰略規劃落實到年度計劃,發揮綜合計劃在“戰略-規劃-計劃”、“計劃-預算-考核-激勵”中的紐帶作用。綜合計劃從全局出發,統籌平衡,是上承規劃、下銜預算的關鍵環節,將年度計劃分解到執行主體、具體項目、重點任務,落實到行動項與責任單位,跟進生產經營發展重難點問題,對計劃執行情況動態跟蹤、定期分析、及時糾偏。
(二)全面預算落實綜合計劃指標
全面預算是企業配置資源的基礎,是經營單位為預算期內的經營活動所做的計劃安排,由多種預算所組成。全面預算反映的是企業未來某一特定期間內全部經營活動的財務計劃,以具體的數字目標來體現。全面預算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的,以前端業務起點,進而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進行預測,并編制預計損益表、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未來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財務預算與業務、投資、籌資預算共同構成企業的全面預算。
全面預算是實現企業計劃目標的關鍵環節,體現了它溝通企業戰略與具體的經營活動之間的關系,使企業的戰略規劃得以實施,長短期計劃預算得以銜接。全面預算作為經營策略實施的具體安排,是日常的經營活動和企業的戰略溝通橋梁,形成了循環的預算系統。
(三)考核激勵保障預算目標實現。
企業需要通過戰略目標確定業績目標,目標的實現需要有行動計劃來支持,通過DOAM分解法,將戰略目標通過計劃預算分解到具體的行動計劃中,行動計劃既包括公司級的、部門級的,也包括員工級的,計劃預算目標與業績考核目標掛鉤,行動計劃與激勵相掛鉤。借鑒平衡計分卡邏輯,從財務、客戶、流程和學習與創新等層面,制定前端業務考核指標和結果導向的財務考核指標。當然,考核更需要關注崗位薪酬,也要關注認同和尊重。員工從來不會按照你的戰略去工作,他只會按照你給他的薪酬系統去工作,你激勵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所以考核指標的設定一定要與戰略目標相一致。 通過全面預算推進計劃指標實現,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責任制考核辦法,增強考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研究制定企業、部門、個人分層分類、差異化考核的激勵政策,最大限度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助推戰略目標實現。
(四)信息系統保障“計劃-預算-考核-激勵”體系實施。
在通信技術與信息互聯高速發展的新經濟時代,必須深刻認識技術革命帶來的管理變革,信息收集和利用速度是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數據化、信息化、智能化整合資源是企業發展大趨勢。計劃與財務工作要善于使用前沿技術,積極擁抱先進技術,促進數據處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形成高效、全面、準確的管理報告系統。作為數字化、智能化支撐戰略落地的重要載體。管理報告系統需要建立業務邏輯有序、系統關系明確、數據流向清晰、流程完整、數據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統。從戰略落實和決策支持的視角,支撐全業務過程閉環管理,為各層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固化管理流程,形成多產業、多層次、多維度的統一信息平臺架構,實現標準、數據的規范和統一。
三、總結
企業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的情形是:戰略是董事會在做,綜合計劃是計劃部在做,預算是財務部在做,績效是人力資源部在做,戰略設定的,不是預算支持的,預算支持的,又跟考核不相關,而考核的又不是戰略目標想要的,各個部門都辛苦勞作,但由于缺乏內在的邏輯一致性,辛苦并沒有帶來應有的價值。因此,企業建立“計劃-預算-考核-激勵”管理執行體系,將企業有限的資源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這樣不但提高效率,節約資源,還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申屠新飛.對民營企業業績評價指標的思考.財會文摘.2016.2-34.
作者單位:國家電投集團云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