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娜


【摘 要】??目的: 探討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指標體系。 方法: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在網絡上查詢相關文獻,對半結構式專家訪談內容進行分析,初步模擬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指標。為確保指標建立的可行性,在專家函詢法的應用下,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向14名專家進行調查。 結果: 第二輪專家意見協調程度明顯高于第一輪,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 結論: 通過對專家進行調查,搜集專家意見,建立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指標體系,內容更具真實性,可信度較高,為臨床護理工作的實施提高了更多的見解,彰顯出了更大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指標;專家意見
【中圖分類號】 R19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087-01
前言:ICU是醫院重要科室,其內部包含多種危及重癥患者。由于患者病情較為嚴重,醫生需要時刻做好搶救準備,使用正確的救治方法,將患者從生命的邊緣拉回,為患者爭取更多的存活時間。除此之外,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患者存在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并向主治醫生進行通報。為了確保ICU患者的生命安全,科室內醫務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能夠熟練掌握各種護理技能,擁有正確辨識風險、應對風險事件的能力,降低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隱患風險,為患者的住院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和方法
首先,科室內10名醫護人員共同組建專門的專家咨詢小組,其中,所有成員中包含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主任護師和護師四個職位,具有醫學碩士、本科學歷。實驗開展前,需要對小組成員的工作內容進行合理劃分,做到分工明確,主要包括課題設計與指導、函詢專家的聯絡、資料的整理與搜集以及報告的撰寫等工作內容。也可借助現代計算機設備,在網絡上查找相關文獻,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在半結構訪談中,訪談對象主要為本院14名臨床護士為主 [1] 。所談論的話題以“提高ICU護理工作預見性的方法、患者病情評價的方式”等內容為主。待訪談結束后,對資料進行匯總并分析,結合以往我院危重患者病情評估情況,完成初步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以評估指標為依據,對專家函詢問卷中的內容進行規劃,主要包括課題研究的目的、指導專家進行填寫、Likert 5 級評分法的應用、專家一般信息四大部分。
在本次研究中,共邀請了14名專家,通過對專家的基本信息進行分析,均從事危急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且工作年限已經超過10年,主管護師以上職稱,在本次問卷調查中,回答積極性較高,愿意參加本次活動。在對專家發放調查問卷時,可以電子郵件或面對面進行訪問。
1.2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用于本次實驗數據整理,計數、計量單位分別用%、(x ±s)來表示,在x 2、t檢驗方式下,當組間差值符合P<0.05時,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2.1 在開展問卷調查時,所有專家對問題的回答積極性均較高,在第一輪、二輪調查當中,問卷已經全部收回,概率值為100%。
2.2 以專家判斷系統、熟悉程度和權威系數單項指標作為專家權威程度的衡量標準,由下表相關數據可明顯看出,第二輪專家權威程度明顯高于第一輪 [2] 。
2.3 對比兩輪指標的變異系數、肯德爾、諧系數 Kendalls和x 2,第二輪專家意見協調程度明顯高于第一輪,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2.
2.4 在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中,部分專家表示,在對危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中,除了要存在患者年齡、體溫、脈搏等基本指標外,還可增加“其他”一欄。在對“其他”維度設置二級指標時,可增加“留置管道、血糖值”兩個維度。
在第二輪專家咨詢結果中,再次對問卷進行修訂,最后由專家進行評審,最終確定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指標,共由兩級指標組成,分別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前者共3個條目,后者共17個條目。
3 討論
為了更好的對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進行構建,確保其各項評估指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Delphi專家咨詢法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且彰顯出了更多的優勢。在本次研究當中,按照Delphi專家咨詢法的相關標準,對14名專家進行了2輪咨詢,通過對初步模擬出的危重患者病情評估標準進行修整,最終確定了評估內容。其中,所選專家中,共6人已經從事了10多年的護理工作,為高級職稱,在多年的護理工作中,通過對護理流程進行總結并分析,已經擁有更加豐富的護理經驗。在問卷調查過程中,專家能夠提出更多有用的見解,對于指標體系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幫助。在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中,專家權威系數就已經達到0.864,由此可見,專家的權威性相對較高,對本次研究起到了更多的重視。對比分析兩輪專家意見的協調系統,由表2可明確看出,前后數值間具有可比性(P<0.05)。為了獲取更多有效的數據,通過在網上查找文獻,對資料進行綜合并分析,采取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初步完成了患者病情評估指標的構建 [3] 。
另外,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更具實用性價值。現如今,我國醫療事業仍在快速發展當中,在對危重患者病情評估方式的選用上,出現了多樣化的特點。不過,為了讓危重患者得到及時的醫治,如何正確評判患者的病情依然是臨床醫學人員所研究的重點,需要給予更多的重視。通過對我國下發的相關文件內容進行查閱,提出了循證醫學支持、搜尋最佳證據在臨床病情監測治療方面中的重要性。在本次研究中,選取了半結構式的訪談模式,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患者病情評估指標,內容更加全面,并且在實際臨床護理工作中發揮出了較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艷.ICU危重癥患者采用新型規范化護理質量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6):260-261.
[2] 林南生,周堯生,何深文,劉凱.ICU危重癥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群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8):3446-3449.
[3] 董亮,李尊柱,李欣,繩宇.危重癥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19):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