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華

【摘 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臨床護理干預路徑的應用效果。 方法: 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呼吸科進行診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84例,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即采用傳統護理方案對照組42例,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方案干預組42例,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 結果: 干預組患者臨床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結論: 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可縮短患者治療周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173-01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呼吸科常見疾病,主要由慢性支氣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遷延而來 [1] ,主要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為特征,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且該疾病發病緩慢,病程較長,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的同時,全方位、個性化的護理對患者疾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臨床護理路徑是醫護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針對疾病的診療制定的具有實踐性及有序性的護理方案,在疾病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完全按照護理路徑實施護理方案。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引入了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并將其與傳統護理進行對比,探究這種方案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管理方案的患者為對照組(n=42)與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患者為干預組(n=42)。對照組中男29例,女13例,年齡63-78歲,均數(74.31±1.98)歲,病程1-8年,均數(4.69±1.43)年;干預組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65-74歲,均數(74.51±1.89)歲,病程1-8年,均數(4.71±1.51)年。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納入患者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護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護理等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之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 [2] 。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內容如下:1.建立護理路徑小組:根據患者患病情況和自身的身體特點,建立護理路徑小組,并分配護理組長、護理護士長、護理護士。護理小組首先要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喜好,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和護理實施流程。比如,護理小組要做好針對每個患者的飲食安排、檢查規劃、用藥指導、心理安慰、康復訓練等,并建立應對患者突發狀況的措施。2.臨床護理路徑內容:(1)住院第一天:相關護理人員可以向病人簡單的介紹醫院的管理制度、主治醫師和相關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這能讓病人能夠多了解醫院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減少病人的心理負擔,促進患者與治療人員的溝通,從而積極配合治療。(2)住院3天內:在這時要鼓勵病人積極配合治療,告知病人應該做哪些相關的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時,護理人員應該及時與主治醫生和病人進行溝通,及時了解病人病情,并將病情及時的轉告給患者,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更充分的了解,消除患者的疑惑和顧慮,這樣更有利于治療患者。(3)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將病情及時告知患者家屬,讓患者家屬安心,積極的照顧病人。這時可以給患者講解基礎藥物的使用方法,比如霧化吸入藥、氨茶堿的使用方法。最后護士應該告知病人做適當的運動,讓患者鍛煉肺功能,促進患者排痰,積極的指導患者進行相關的訓練。(4)出院后:護理人員需要告知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勸導病人少喝酒、戒煙等。護士還需告知病人具體藥物的使用方法,讓病人準時來醫院復查。護理人員還可以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均以SPSS21.0軟件包處理分析,設定為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干預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由于肺組織支氣管充氣過度,膨脹過度可造成肺部體積增大,由于慢性支氣管炎或其他肺部慢性疾病發展而來的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由于老年身體差,免疫力低下,所以需要良好的護理措施,因此對這類疾病可以實施臨床護理干預,臨床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建立干預小組,小組可以針對病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病情,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方案,并實施。護理小組在患者住院后,需要及時、貼心的護理病人,包括患者的飲食、生活、患者用藥注意事項等,及時的把患者病情告知病人,病人有突發狀況,需要及時的告知主治醫生進行搶救 [3] 。
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護理方案,包括入院指導、治療、護理、教育、出院指導等,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需按照護理路徑的內容進行護理,護理路徑以以往護理經驗為依據,明確各護理人員的職責,此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個性化護理方案,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具體病情進行合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減少醫療糾紛 [4] 。本次研究中,干預組患者臨床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綜上所述,臨床護理干預有利于減少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冰冰, 何晶. 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外醫學研究, 2015(19):106-108.
[2] 趙文英, 王國花, 洪靜宜. 臨床護理干預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 2014(19):70-71.
[3] 梅霞云. 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河南醫學研究, 2017, 26(10):1918-1919.
[4] 黃菊華.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