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玲

【摘 要】??目的: 對心內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用協同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進行深入的研究。 方法: 選擇我院心內科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內收治的患者來開展研究,患者共計136例。在對患者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應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8例患者。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協同護理模式,以此來對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對比。 結果: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在自我護理能力方面,觀察組患者明顯較對照組患者更優(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樣明顯較對照組患者更優(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在對心內科患者進行的過程中,應用協同護理模式,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同時,協同護理模式的應用還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協同護理模式;心內科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202-01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心內科患者和通常面臨較為嚴重的病情,在患者病情較重的情況下,無論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是患者的生命安全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更好的保證患者的安全,提升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筆者對心內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用協同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心內科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內收治的患者來開展研究,患者共計136例。在對患者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應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8例患者。在觀察組中,共有男性患者32例和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齡區間為41~75歲,平均年齡為(51.8±2.8)歲;在對照組中,共有男性患者31例和女性患者37例,患者的年齡區間為41~74歲,平均年齡為(52.2±2.7)歲,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在此基礎上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因此本研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在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協同護理模式,具體護理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改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強化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在患者開展治療之前,首先對患者的疾病情況和心理狀態進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主動傾聽患者的訴求,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同時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②引導患者及家屬參與: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綜合情況進行科學的評估,并以評估結果來對患者的護理進行指導,在此基礎上引導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學習護理相關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患者依從度的同時,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疾病治療方式,以此來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對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調查并對比;②對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并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 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對比
在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對其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調查發現,對照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72.2±9.5),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76.1±11.8),兩組患者在護理前的自我護理能力不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在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135.4±15.3),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對比 在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對其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調查發現,對照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33.3±6.1),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31.7±5.3),兩組患者在護理前的自我護理能力不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在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17.1±3.6),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臨床醫學中,心內科也被稱為心血管內科,在常見的心內科疾病中,無論是心肌梗死、心絞痛還是心力衰竭,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威脅都是非常巨大的。在目前的治療過程中,由于護理人員與患者數量有著明顯的差異,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協同護理模式應運而生 [2] 。通過合理的對人員分工進行安排,引導患者及其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之中,可以很好的降低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勞動量,同時提升患者及其家屬的自我護理能力。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在自我護理能力方面,在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135.4±15.3),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17.1±3.6),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對心內科患者進行的過程中,應用協同護理模式,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同時,協同護理模式的應用還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丁芳,荊玲玲.協同護理模式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5):15+18.
[2] 楊菊芳.協同護理模式在心內科護理中的作用和應用價值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