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商扶貧作為國家投資巨大,參與人群眾多的事業,一個合理且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對于推進其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鑒于電商扶貧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活動,我們采用適于分析人類活動系統的軟系統方法論,整合電商扶貧過程中所面對的各種困境。作為下一階段層次分析法要使用的指標體系,通過層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標的權重。然后采用模糊評價法,將評價者的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使得對電商扶貧的定量績效評比成為可能,這樣就使得項目的進展可以得到即時的反饋,并且增加了對項目進程的掌控力度,增強了電商扶貧實施的靈活性。
關鍵詞:軟系統方法論;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電商扶貧;績效評價
引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習總書記指出:“擺脫貧困,為人民群眾謀幸福,是我們黨和國家推動發展的根本目的。”以習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引導,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促進商品流通,不斷提高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的能力,拓寬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渠道,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電商扶貧工作作為我國目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已在很多貧困地區初見成效,農村電子商務行業已成為農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動力。
1、學界對電商扶貧以及政策績效評價的研究
梁俊山等詳細闡述了互聯網扶貧的精確性,靈活性,互動性,高效透明性。精確性體現在互聯網扶貧的過程中要借助互聯網技術準確定位貧困地區分布,借助數據分析貧困人口同居住環境的內在聯系,通過描繪貧困分布的三維空間圖,對貧困戶建檔立卡,運用扶貧綜合信息平臺的信息追蹤機制及時啟動符合脫貧條件農戶的退出機制。靈活性是根據具體數據的真實反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出符合當地實際的扶貧決策。互動性是指扶貧者,協助者與受助者之間的有效溝通。高效透明性指將所有扶貧決策和信息在監督平臺上開放查詢,保證扶貧工作在公眾的視野下進行,同時進行全方位的扶貧宣傳,推動社會各方力量加入到扶貧事業之中[1]。
吳太軒等認為在電商扶貧中面臨四大問題,一是貧困群體的思想觀念是對電商扶貧的最大制約。二是電商扶貧領域人才的匱乏是影響電商扶貧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因素。三是產品的標準化和品牌化程度低是電商扶貧中特色農產品價值低下,處于產業鏈下游的主要原因。四是在電商扶貧中需要更多電商企業及電子商務產業鏈條上其他企業的參與[2]。
顏強等認為農產品電商扶貧存在以下五點不足:一是農產品電商發展與扶貧開發工作機制還未有效建立。二是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薄弱。三是農產品電商人才缺乏。四是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及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五是農產品品牌特色與文化意識不突出[3]。
趙楊等認為政策評價是社會系統運行與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研究課題,隨著政策科學理論的不斷發展與評價方法的持續創新,國內外學者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灰色綜合分析法等方法對不同領域的政策熱點和實施效果展開評價研究[4]。
對電商扶貧的績效評價,最直觀的方式可以通過脫貧率中電商扶貧的貢獻度來反映,但是扶貧作為一個多主體參與的復雜人類活動,分離其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即使可以做到結果也難以確保準確性。于是我們選擇從電商扶貧中面臨的困境入手,將在電商扶貧中遭遇的各種困境作為指標項,假設所有困境的解決都會按照一定的權重影響電商扶貧績效。對電商扶貧績效的評價就轉換為對電商扶貧中困境的好轉程度的定量研究。
2、電商扶貧績效評價的研究過程
2.1 軟系統方法論(SSM)及其使用
軟系統方法論(SSM)是英國學者Checkland提出的一種適應復雜決策環境的行為決定理論。軟系統方法論有助于逐步逐層分析和理解系統所面臨的復雜環境,復雜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及評估指標。其在處理復雜社會問題方面具有良好的科學性和靈活性。Liu等將軟系統方法論應用到了公共政策的管理評估之中[5];Hardman等運用軟系統方法論提高了大學環境管理效率[6];Xu等學者采用軟系統方法論改進了國家研究院的學術影響評估方法[7]。
對軟系統方法論的使用,通常從邏輯和文化兩種分析流出發。基于邏輯的分析流是對7階段模型的修正形式[8],通常使用CATWOE技術,PQR方法(P: 做什么;Q: 如何去做;R: 為什么)來制定根定義,建立概念模型,通過3E標準(Efficacy、Efficiency、Effectiveness)來評價模型效果。文化分析流可以看作是對方法論的補充。它包含三種分析,分別是干預分析,社會系統分析,政治系統分析。
我們這里開始使用軟系統方法論邏輯分析流中的7階段模型來進行分析:
(1)進入情景,發現問題
首先進入電商扶貧的情境中,對整個情境做出了如下描述:精準扶貧是我國新時期扶貧開發的重大戰略決策和政策創新。電商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措施之一,在各地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政府作為主導者,在互聯網扶貧中扮演引導與掌控的角色。合作者在參與扶貧過程中要平衡自身與扶貧事業的利益關聯;電商扶貧強調貧困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脫貧政策與措施。以村鎮電商服務站為中心,將政府,貧困群眾,參與企業結合起來,共享政策信息,通過市場競爭,提高產品品質,倒逼農村產業升級,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增強商品流通[9]。
(2)表達問題情境
為了合理的表達問題的情境,Checkland等人提出了豐富圖像的概念來捕捉各種感知。他們明白,僅靠文字是無法充分捕捉復雜情況的,圖表和圖片要有效得多,而且每平方厘米可以包含更高密度的信息。
我們對電商扶貧的情境表達,用一組豐富圖片來實現,如圖1所示。
(3)分析相關系統的根定義
根定義是指目的活動系統的核心。這個核心表示為一個轉換過程,表述為某個實體,即“輸入”,被更改或轉換為同一實體的某種新形式,即“輸出”。
在定義相關系統根定義時,我們嵌入了文化分析流的框架,分別進行干預分析,社會分析,政治分析[5],這樣使得根定義更加全面。
通過干預分析,我們要找出整個系統環境中的三種常見角色分別是,問題所有者(owner of the issue(s) addressed),尋求問題解決的發起者(client),引導事件發展的角色(practitioner)。
在社會分析中要考慮三大因素:角色(roles),規范(norms),價值觀(values);角色是社會地位,它標志著一個團體或組織的成員之間的差異;規范是與某一角色相關并有助于確定其作用的行為;價值觀是判斷角色行為的標準。
政治分析是了解權力在一種情況下的配置和控制權力的過程。SSM的政治模型來自于亞里士多德,他認為在任何一個人類不斷互動的社會,人們都會追求不同的利益。如果社會作為一個整體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一致而不是分裂成不同的派別,那么不同群體的利益就必須盡量得到滿足;整個政治分析是一個關于權力及其行使過程的探索。按照上述文化分析中的三個角度對電商扶貧進行闡釋,如表1所示。
通過文化分析,我們對電商扶貧的人文社會環境有了更明確的認知,然后我們使用SSM中的CATWOE方法來確定根定義[9],如表2所示:
C: 系統的客戶是指利益集團,他們是受益人或受害者,受系統活動的影響。
A:系統內執行或組織執行系統主要活動的行為者
T:系統的輸入被轉換成定義的輸出的轉換過程
W:從根定義可以看到的世界觀和觀點
O:擁有使該行為不復存在的最終權力的系統所有人
E:系統的環境受到限制,被認為是給定的,難以影響和改變。
(4)形成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中的活動數量建議在5個到9個之間。“活動數量的標準是在7±2的范圍。”概念模型的描述采用繪圖的形式,每個活動用幾個詞描述,這些詞在“氣泡”中描述,箭頭連接氣泡,表示邏輯關系。活動的順序可以用氣泡中的數字表示。
如圖2所示,是電商扶貧活動經過簡化的操作流程圖。
在構建概念模型的過程中,一般使用3E指標對模型中的操作績效進行衡量和監控 [10]。Effective有效性,表征系統是否在做正確的事情。Efficacy功效,表征系統提供的預期效果。Efficient效率,表征使系統使用的資源最少。將監控系統加入操作系統,建立起概念模型如圖3所示。
(5)概念模型與現實世界比較
為了將概念模型與現實世界進行比較,我們構造了一個有三列的表。第一列包含概念模型中的活動。第二列包含了現實中發生的事情,第三列是我們能做些什么來讓現實更接近邏輯上的概念模型,如下表3所示。

(6)分析可行和可取的變化
通過對整個系統的分析,我們得到了在電商扶貧過程中有重要意義的指標,將其分類列出如下表4[11]:
(7)采取行動
至此我們完成了利用SSM的文化和邏輯流程對電商扶貧中的各種主要情景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對相應問題的描述,并且給出了部分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此活動系統的績效評價界定為7個方面的39個指標。
2.2 層次分析-模糊評價法(AHP-FCE)及其使用
利用軟系統方法論發現的指標,我們構建了層次結構模型如下圖4:
這里選擇使用層次分析法軟件YAAHP,按照流程分別構建了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對5位專家發放調查問卷,專家對準則層的7個準則、各個準則層內的指標分別兩兩比較重要程度。重要程度按照1-9分遞增,專家在1-9分之間選擇。將調查問卷的結果導入YAAHP,建立判斷矩陣,部分結果經調整一致性,得出每位專家對各項指標權重數值的結果,對最終指標權重的計算使用了群決策的算術平均方法,得到如表5所示五位專家算術平均指標權重數值和如表6所示準則層權重數值:

我們用一個模糊評價評測表,對某一個虛擬實例進行評價。將評價等級的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分別賦予4分,3分,2分,1分。測評人對該虛擬實例的電商業務針對每一項指標選擇一個等級,結合AHP得出的指標權重,得到某地的績效評價值。對這個虛擬實例的綜評結果如表7所示,綜合評價隸屬于一般水平。
3、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找到了影響電商扶貧的關鍵因素,并對這些因素進行評測,實現了對電商扶貧效果的考察。這對于我們對某地的扶貧工作是否開展得當,有實際意義。不足之處在于雖然使用軟系統方法論能夠較為全面的整理出指標,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可能存在某些電商扶貧點各自特殊的情況。評測表在人為的測評中,可能存在不公正的現象,要注意避開電商扶貧過程中的直接利益相關人員進行評測,使評測表盡量客觀。本研究將電商扶貧這一項復雜的活動量化為可比較的數值,具有一定的可推廣性。
參考文獻:
[1] 梁俊山,方嚴英.我國互聯網精準扶貧的現狀、困境及出路——以龍駒鎮農村淘寶為例[J].電子政務, 2019(1):76-85.
[2] 吳太軒,葉明智.電商扶貧問題的軟法治理研究[J].理論與改革,2018(2):150-161.
[3] 顏強,王國麗,陳加友.農產品電商精準扶貧的路徑與對策——以貴州貧困農村為例[J].農村經濟, 2018(2):45-51.
[4] 趙楊,陳雨涵,陳亞文.基于PMC指數模型的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評價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8(6):114-126.
[5] Liu W B, Cheng Z L, Mingers J, et al.The 3E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s [J]. Public Money & Management,2010,30( 5):305-312.
[6] Hardman J,Paucar-Caceres A.A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SSM) bas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managed learning environments[J].Systemic Practice & Action Research,2011,24(2):165-185.
[7] Xu F, Meng W, et al. Ranking academic impact of world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J]. Research Evaluation,2013,22(5):337-350.
[8] 呂元智.基于軟系統方法論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績效評價策略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35(6):92-95
[9] 康哲.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進研究——軟系統方法論視角[J].科技通報,2018,34(11):278-284.
[10] 張思光,劉玉強,徐芳.基于軟系統方法論的政策效果評估研究——以促進科技社團承接政府職能的政策為例[J].科研管理, 2018,39(S1):67-75.
[11] 李鋼,喬海程.扶貧背景下農村貧困地區信息貧困度測評指標體系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7(5):120-128.
作者簡介:
張苑,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