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瀾
摘要:弗朗茲·雷哈爾的《風流寡婦》,這部三幕輕歌劇是維也納輕歌劇輝煌巔峰時期的經典佳作,輕歌劇的音樂形式活潑戲劇,區別原有的正歌劇,輕歌劇更為活潑性、娛樂性、大眾性、詼諧性。歌劇中經典唱段也是被后人傳唱至今,其中包括漢娜的詠嘆調《維利亞之歌》;丹尼洛的詠嘆調《古時有一對王子和公主》;漢娜和丹尼洛二重唱《雙唇無語》;瓦蓮蒂娜與卡米耶的二重唱《如果愛情突然來了》等,本文主要是從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歌曲情感體現、語言把握來分析女主角漢娜演唱的詠嘆調《維利亞之歌》,為自身更好的演唱詮釋作品。
關鍵詞:詠嘆調;《維利亞之歌>;演唱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7.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3-0094-01
一、輕歌劇選段之《維利亞之歌》
輕歌劇又叫喜歌劇,誕生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由于歐洲正歌劇服務于皇室貴族,而大眾的經濟水平提高,對精神審美娛樂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隨之就誕生了為社會階層所以欣賞的輕歌劇。歌劇發《風流寡婦》大概就是講述馬索維的小公國中有一位腰纏萬貫,年輕貌美的寡婦漢娜來到巴黎,成為上層社會爭相追逐的目標,馬索維公國駐法國大使杰塔男伯爵奉國王之名組織漢娜嫁給外國人,以免她的財產落到國外,為此,杰塔竭力撮合丹尼洛與漢娜婚事,最后終成眷屬,漢娜的財富留在本國。其中詠嘆調是男、女主角以抒發情感、推展故事情節而創作,歌劇《風流寡婦》中第二幕開場,女主角漢娜,格拉瓦利動情演唱《維利亞之歌》,劇情是為感謝大使們的盛情款待,在法國巴黎家中舉辦舞會,當跳完一段民族舞之后,激起漢娜的的情緒演唱了這首家鄉的民歌,同時也是暗喻自己能像歌曲中維利亞女神一樣獲得甜蜜又神秘的愛情。
二、歌曲的語言特色及發音
該作品首先,從歌曲的歌詞來看是敘事手法的歌詞排列,講述獵人來山中打獵遇見美麗的森林女神后,便愛上了森林女神,獵人后來找不到森林女神也依舊每天思念森林女神的故事,語言特色是敘事為主,語句通俗易懂。其次,在歌曲語言發音來看,歌曲采用德語為語言基礎,做基本的發音規則羅列,第一句話中Es lebt eine vilja,ein wald magde lein中第三歌詞“ei”讀“ai”,其中vilia中“Ja”讀“va”,還有wald讀“wa le t”,也就是拼讀音加組合的方式在德語中是非常重要的發音規則,ei的組合永遠發“ai”,類似這種還有很多在文中不一一列舉,演唱者如演唱該作品,應將德語的字母發音、字母組合發音規則、清輔音濁輔音規則進行區別,掌握德語的發音進而更好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的演唱技巧
美聲歌曲在演唱中,最重要的就是通暢的管道和面罩的運用。《維利亞之歌》作為詠嘆調作品,即抒情行較強,演唱者首先應注意歌曲在演唱過程中合理運用氣息,保持住氣息的同時演唱歌曲。管道的通暢性練習,可借助孔空練習冊的連音練習來加強,讓聲音在通道里演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演唱時避免喉頭抬起,穩住喉頭,口腔充分吸起來的打開狀態,保證演唱中氣息一直向下沉的感覺。面罩的運用技巧是指聲音的位置保持在高位置演唱,不把聲音停留在喉腔、口腔中,送聲音從眉心點出來,保證聲音的面罩感,該作品必須在氣息的支持下,聲音掛在面罩,每個聲音和字都在管道里。同時換氣也是歌曲演唱的技巧之一,演唱外國作品與中國作品不同,外國作品將一個詞拆分成成多個音來演唱,所以換氣口也是在歌曲演唱中非常重要的,演唱個應該按照語句含義來劃分換氣口,不能在一個詞中間換氣,將一句話作為換氣口,才能將歌曲演唱連貫流暢。
四、寓情于歌的情感表現
女主角漢娜.格拉瓦利在劇情里,是一名擁有巨額遺產的貌美寡婦。在第二幕府邸中宴請大使們來做客,并為客人們深情演唱了家鄉的民歌《維利亞之歌》,杰塔大使稱贊漢娜熱愛祖國,但是漢娜回應到:她自身是因為丹尼洛躲避她而傷心不已。從劇情來看,漢娜借歌曲不僅僅是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更多的是她對丹尼洛的愛意表達,故通過歌曲敘述獵人深情愛著森林女神的故事,借以表達漢娜內心深處中渴望被愛,渴望像森林女神一樣獲得純真美好的愛情。歌曲在設計時,本幕的舞臺形象以優雅華麗姿態為主要展現,將貴婦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故演唱者演唱《維利亞之歌》必須要注重漢娜內心深處的情感表達,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家鄉的愛和敘述森林女神的故事,要由淺入深的展現漢娜內心渴望希望獲得真愛的情感。通過以上敘述歌劇的情節發展、歌曲語言特色及發音、歌曲演唱的技巧,將漢娜內心深處的情感寓于歌曲中展現《維利亞之歌》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