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英,馮建海,蘇 惠,莫冬妮,李俊宇
(河池學院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
近年來,碳量子點因具有優良的熒光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與傳統納米材料相比,碳量子點有直徑小、發光性能好、無毒、生物安全性強等特點[1]。合成碳量子點的方法有多種,也日趨簡單、高效。目前,合成碳量子點的方法主要有兩大類,分別為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2]。自上而下法產率低,需要多次處理提純反應物,熒光量子產率低,包括電弧放電[3-4]、激光刻蝕[5]和電化學氧化[6-7]法等;而自下而上法一般產率較高,方法簡單,對設備要求較低,可以大量制備,原料也較易獲取,有溶液水熱法[8-9]、微波法[10-11]等。水熱法是常見的合成方法之一,一般有機小分子都可以通過此方法合成,方法較簡單。不同方法合成的碳量子點的發光效率、光譜特性不太一樣,所應用領域也不同。
金屬離子的檢驗方法有多種[12-15],各自特點不同,條件限制也不同。目前,以碳量子點為熒光探針測定金屬的研究較多,如測定Cu2+[16]、Hg+[17]、Fe3+[18]、Zn2+[19]、Cr6+[20]、Ag+[21]等。碳量子點熒光探針法與其他方法相比有一定優勢,其合成方法簡單,制備原料易獲取,熒光效果好,無毒,可以快速測定金屬離子。
試驗選用廉價易得的L-苯丙氨酸和葡萄糖為原料,利用水熱法制備碳量子點,然后利用金屬離子與碳量子點反應之后熒光增強或猝滅的特性,建立測定金屬離子的方法,并用于檢測Pb2+。
L-苯丙氨酸,葡萄糖,NaH2PO4,Na2HPO4,Al(NO3)3,Ca(NO3)2,Fe(NO3)3,Pb(NO3)2,Cu(NO3)2,KNO3,Cr(NO3)3,均為分析純。水;超純蒸餾水。
FA1004B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HZ-D(Ⅱ)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上海予正儀器設備有限公司),DZF-6020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ZF-1三用紫外分析儀(邦西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LS-45/55熒光分光光度計(美國Perkin Elmer公司),Agilent845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
取0.5 g葡萄糖和0.2 g L-苯丙氨酸溶于20 mL蒸餾水中,室溫下磁力攪拌30 min,轉到干凈反應釜中,在烘箱中于180 ℃下反應12 h,溶液自然冷卻后用微孔濾膜進行抽濾,所得澄清濾液倒入透析袋中透析24 h,最后溶液用0.22 μm微孔過濾膜進行過濾。透析過程中不斷換水。
移取1 mL不同濃度金屬離子溶液于5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 mL磷酸鹽緩沖溶液(PBS,pH=5.8)和3 mL碳量子點溶液,搖勻。室溫下反應10 min后,在480 nm激發波長下測定體系熒光強度。
F0和F分別表示加入與金屬溶液等體積空白液(蒸餾水)和加入金屬溶液上述碳點溶液的熒光強度,計算相對熒光強度比F/F0。熒光分光光度計激發和發射狹縫寬度均為10 nm。
用ZF-1三用紫外分析儀分析碳量子點溶液,可以看出:所制備的碳量子點溶液可見光下顏色為淡黃棕色;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碳量子點溶液顏色為淺藍綠色。合成的碳量子點多倍稀釋后紫外可見光譜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在波長250~300 nm之間有1個強的吸收帶,吸收最大值在258 nm處,表明有碳碳雙鍵的躍遷[22]。

圖1 碳量子點的紫外可見光譜
碳量子點的熒光發射光譜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隨激發波長從400 nm增加到500 nm,熒光碳量子點溶液的發射波長熒光強度先升高后降低,峰的位置也略微藍移。這表明不同能級通過不同官能團形成的不同“表面態”和溶液中不同粒徑碳量子點的共存有關,說明碳量子點具備激發獨立性特點[23]。在460 nm波長激發下,熒光碳量子點溶液得到1個最強發射峰。

圖2 碳量子點的熒光光譜
碳量子點對0.1 mmol/L金屬離子Pb2+、Ca2+、Cu2+、K+、Al3+、Cr3+、Fe3+的熒光識別作用測定結果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Pb2+對碳量子點有明顯的熒光增強效果,而其他金屬離子對體系的熒光強度影響很小,不干擾測定。可見,所制備碳量子點對Pb2+的測定有較好的選擇性。

圖3 碳量子點對Pb2+的測定選擇性
適宜條件下,Pb2+濃度與相對熒光強度之間的標準曲線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隨Pb2+濃度增大,其相對熒光強度也增大。以Pb2+濃度為橫坐標,相對熒光強度比為縱坐標繪制線性曲線,Pb2+濃度在1×10-8~1×10-4mol/L范圍內與碳量子點相對熒光強度有良好線性關系,線性方程為
y=3 570x+0.973 2,
線性相關系數R2為0.991 2。

圖4 Pb2+濃度與相對熒光強度之間的標準曲線
適宜條件下進行4次平行試驗,結果見表1。根據所得數據計算加標回收率。可以看出,加標回收率為102.3%%,相對標準偏差為2.800%。

表1 樣品加標回收和Pb2+標準液測定結果(n=4)
采用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且綠色環保反應法,以L-苯丙氨酸和葡萄糖為原料,以水熱法制備碳量子點,所得碳量子點的紫外吸收最大值為258 nm,在熒光光譜中最佳激發波長為460 nm。1 mL不同濃度金屬溶液與1 mL磷酸鹽緩沖溶液(PBS,pH=5.8)和3 mL碳量子點溶液混勻,室溫下反應10 min后,于480 nm激發波長下,所制備的碳量子點對Pb2+有較高識別選擇性,且Pb2+濃度在1×10-8~1×10-4mol/L范圍內與碳量子點相對熒光強度有良好線性關系,加標回收率為102.3%,相對標準偏差為2.800%。用該碳量子點熒光探針法可快速測定Pb2+濃度,測定結果有較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