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曲常縈繞在人們耳邊,時而舒緩,時而活力四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別樣的聽覺體驗。本文主要對鋼琴彈奏中踏板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對踏板的實際運用加以探討。希望通過踏板重要作用的闡述,提高鋼琴彈奏者對踏板的重視程度,強化彈奏者對踏板技巧的理解與掌握。
【關鍵詞】鋼琴踏板;鋼琴演奏;音樂作品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5-0048-02
【本文著錄格式】王霞.論踏板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20,03(05):48-49.
引言
踏板作為鋼琴的主要組成部分,通常被稱為“鋼琴的靈魂”。在踏板與觸鍵的完美配合下,世人得以賞析美輪美奐的音樂作品。在實際演奏中,踏板發揮著重要作用,延音踏板,弱音踏板以及切分音踏板的作用各不相同,對于作品的完美展現以及彈奏者情感的表達均具有深遠意義。
一、鋼琴踏板的特點分析
鋼琴有有三個踏板,分別為左踏板,中間踏板和右踏板,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為音樂的表達提供動力。其中右踏板的使用率最高,也稱為延音踏板、強音踏板或制音器踏板等,右踏板具有聲音延長的特點,在實際彈奏中對于音與音的連接具有重要作用[1]。在運用右踏板時,需要將右腳跟穩穩的踩在踏板上,腳掌壓住踏板的2/3左右,避免用腳趾踩踏踏板造成受力不實而影響發音。而左踏板是鋼琴的弱音踏板,人們文藝的稱它為演奏者的弱音器。左踏板彈出的聲音很小,因為在踩下左踏板之后,鋼琴的琴槌整個向前移動,距離琴弦的距離進而縮短,降低了彈出的音量。不過也正是因為左踏板的特點,音樂家通常利用左踏板強化聲音的細膩度,有效地去除彈奏過程中出現的雜音,彈奏出悅耳的聲響。對于中間踏板而言,實現對前音的延續,是解放左手的重要途徑,也因此更加適用于和聲復雜的曲目,方便左手靈活的彈奏。與此同時,中間踏板能夠有效降低琴弦與榔頭間毛氈的距離,有助于增加聲音的柔和度。
二、踏板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豐富音色
豐富音色是踏板在鋼琴演奏中的主要作用之一,主要通過抖動踏板的運用實現,在抖動過程中結合多種踏板的踩踏方法,以超強的彈奏技巧實現音色的動聽悅耳。例如在印象派德彪西和拉威爾的音樂中,彈奏者運用合理的踏板技巧塑造出了生動的音樂形象,通過連續不斷的快速更換踏板,控制交替更換踏板的速度進行鋼琴曲目的彈奏,強化了音色的豐富度,傳遞出來的聲音既不會給人突兀的感覺,又能充分展現彈奏者的音樂技巧,對于音樂創作力的體現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聲音連接
聲音的連接也是鋼琴演奏中踏板的主要作用,特別是在和聲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每一次和聲之間的聲音連接,靠的就是踏板的合理運用。例如肖邦的練習曲中有大部分都是每一小節換一次和聲,演奏者利用踏板的變換干干凈凈地將前面和聲的音符延續到下一個和聲,充分發揮了鋼琴踏板聲音連接的作用。在海頓,莫扎特的作品中,句法特別清晰,音樂表達較為干凈流暢,此時演奏者也是利用手指彈奏與重音踏板和顫音踏板相結合,實現了音樂旋律的連貫優美。由此可以看出,踏板在鋼琴演奏中發揮著聲音連接的重要作用,音樂創作效果被眾多的音樂家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增加聲音的力度層次
增強聲音的力度層次、滿足作品風格的需求也是鋼琴演奏中踏板的重要作用。例如貝多芬的奏鳴曲《月光》的第一樂章中,左手是八度,所在的音區偏低,很容易產生轟鳴效果,不符合音樂意境的完美創設。此時,音樂家采用半踏板避免了過分的轟鳴效果,將虛無縹緲的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減輕共振的情況下增強了聲音的力度層次。這種利用踏板合理踩踏方式改變聲音力度層次的方式得到了多位音樂家的引用,為演奏增添了色彩。
(四)加強節奏感
鋼琴彈奏中踏板還具有增強節奏感的作用,眾所周知,在一首音樂作品中,節奏不僅能體現出音樂想要表達的思想情緒,還能夠有效地引起聽者的共鳴,進而將音樂作品的影響力予以提升。踏板正是加強節奏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踏板的合理運用,無論是抒情曲目,還是氣勢宏大的旋律,都能夠充滿節奏感。例如對于抒情的鋼琴曲目,音樂彈奏者可以采用切分踏板強化曲目的柔和度,讓曲目聽起來綿軟但有力,柔和又堅定,充分展現曲目的特點,給抒情曲目的愛好者帶來福音。
三、如何促進鋼琴演奏中踏板作用的發揮
(一)更換踏板適應和聲變化
和聲的變化通常充斥在每一個鋼琴作品中,給作品的樂感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為了更好地迎合和聲的變化,彈奏者需要在踏板運用中注重踏板的靈活更換。例如一些音樂片段不需要將之前的和音全部結束再進行下一個內容,此時應該通過踏板的更換實現音樂的銜接。需要注意的是,聲音效果需要延續到下一部分的音樂中,但是卻不能延續太多,鋼琴彈奏者應該在不完全放掉之前踏板的基礎上實現聲音的延續。具體可以通過放掉1/3的踏板實現,還要結合彈奏者的聽覺體驗。在印象派作曲家拉威爾的鋼琴出去《夜之幽靈》中,此種踏板更換方式很常見。鋼琴彈奏者應該熟練踏板的踩法,進而在提高自身彈奏水平的同時實現藝術水平的增強。
(二)根據作品風格調整踏板踩法
為了更好地強化踏板的作用,演奏者通常情況下需要根據作品的風格調整踏板的具體踩法,以便于配合音樂作品的風格,為音樂演奏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例如:鋼琴演奏中踏板主要有四種踩法,一是音上踏板,二是音后踏板,三是音前踏板,四是抖動踏板。音上踏板也稱為同步踏板,需要鋼琴彈奏者在和弦起的同時踩下踏板,而在下一個和弦前一剎那放掉踏板。印上踏板就有很強的節奏性,比較適合清新明快的音樂風格,在活潑的音樂作品中應該加強對音上踏板的運用。與此同時,當一個音樂作品前后的情緒起伏較大時,彈奏者應該充分掌握整個作品的情緒基調,充分考慮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情感,進而對多種踏板踩法結合運用,在強化踏板運用合理性的同時實現音樂演奏效果的升華。
(三)掌握踏板的運用技巧
踏板作為鋼琴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奏者需要具備靈活的手腕和腳腕才能更好地運用踏板,進而通過嫻熟的演奏動聽的音樂,充分展現鋼琴曲的美。不論是鋼琴的初學者,還是熟練的藝術家,對于踏板運用技巧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情況下,藝術家對踏板的運用技巧有更高的要求,致力于通過自身技巧的提升強化自身的音樂造詣。鋼琴彈奏人員應該以老藝術家為榜樣,加強技巧練習,為能力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2]。例如鋼琴演奏人員不能夠將踏板的運用視為隨意的踩踏,避免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發生。應該對踏板踩踏技巧以及具體的踩法加以重視,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更換踏板,在迎合和聲、結合音樂節奏、把握情感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踏板技巧,以此發揮踏板的積極作用,為鋼琴曲的彈奏增添一分思想與生氣。
四、結論
總而言之,鋼琴踏板在外形上沒有什么特別,但是在鋼琴彈奏的過程中卻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感情的宣泄,還是音樂技巧的展示,都與踏板的運用息息相關。踏板的使用方法很復雜,對應的作用也非常多,鋼琴演奏者只有熟悉踏板的作用并予以合理應用,才能更好地展現音樂美,直擊聽者心靈。
參考文獻
[1]李紅光,李映月.論鋼琴作品中鋼琴踏板的學習和運用[J].北方音樂,2019,39(13):39-42.
[2]周玨.鋼琴踏板運用的藝術處理——以肖邦鋼琴作品為例[J].藝術評鑒,2017(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