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傳根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同時伴隨著我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更好地促使高等院校學生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本文以高等院校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切入點,重點闡述出現問題的解決之策,以期為我國高等院校英語高效課堂管理模式的改進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管理模式
引言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滾滾洪流及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與之相伴而來的是文化傳播的全球化。特別是語言的應用,作為世界語言的英語,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正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我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各大高等院校以全球化浪潮為契機,狠抓高等英語教學,培養更多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素質人才,為我國“走出去”戰略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智力支持。
英語作為各大高等院校的必修課程,其課堂效率低下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其中以教學人才缺乏、學生英語基礎水平不高造成的影響最甚。雖然各大高等院校均對英語課堂教育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大綱作出具體而詳細的規定,而且這些舉措在一定范圍內對提高高等院校英語教學水平也大有裨益,但是隨著高等院校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深化,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日益僵化,反映在教學課堂上就是教學活動效率低下,在教學方面形式主義問題突出,這就反映出提高和改進我國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本文也針對我國高等院校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管理模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
課堂教學作為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教學平臺,可以看做是一個存在形式特殊化的交流場所。高效課堂教學管理模式是指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性以及課堂效率的高效而對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時間等要素進行協調統一的過程。有效課堂管理模式要求教師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營造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構建高效合理的教學模式、解決課堂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達到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知識儲備厚度、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高等英語教學改革就要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從而提高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而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的教學效果。而在這種高效模式下,教師要承擔著更多更重要的角色,知道學生心里所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實現一種和諧互助、平等團結融合的師生互動模式。因此,在英語教學的改革過程中,如何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成為英語教師和高校有待探討的課題。
1.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1)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僵化、單一。多年以來,雖然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一直沒有停止改革的步伐,但是英語課堂管理模式并沒有取得較大的發展空間,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顯著。加上傳統課堂教學管理模式的根深蒂固和教師的觀念得不到及時更新,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仍是眾多高校所采取的一種手段。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危害不言而喻,嚴重阻礙了高等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活力,同時又對老師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心理。在高等院校的英語課堂中,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局面,老師教多少便學多少,出現問題得不到及時反饋和應答,英語學習的自我效能在逐漸下降,長此以往,便會失去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學生的主體地位便會徹底喪失。
(2)師資力量薄弱,學生英語基礎堪憂。進入新世紀以來,為了更好地應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各高等院校不斷加快擴招步伐。在擴大數量的同時,沒有很好地把握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不斷進行的擴招降低了高等院校的門檻,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高等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而英語作為一門對語言天賦要求較高的學科,需要有很好的基礎知識儲備和良好的學習天賦,而我國高等院校大規模盲目擴招使得學生的英語水平令人倍感擔憂。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大規模擴招也導致高等院校師資力量變得尤為緊缺,教師編制沒有很好地與學生數量相契合,兩者之間的差距迫使高等院校擴大教師編制,引進教學人才。但是高等院校本身吸引力無法與211、985之類的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拼,其師資力量本來就薄弱,而教師擴招無疑會加劇其中的矛盾,導致師資力量無法趕上高等院校的教學規劃,也無法適應對師資力量要求更高的高等院校英語高效課堂管理模式的需要。
(3)受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束縛過深。在我國現行的高等院校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仍是采用一成不變的傳統教學模式來進行互動,學生仍然較多地依賴老師的講解和傳授,教學效果甚微,教學的實效性大打則扣。同時,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興趣低,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加上高等院校沒有充分認識到英語教育的重要性,自然就缺乏一個相對完善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不能清晰地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進而導致英語教學實效性不佳。除此以外,我國高等英語傳統教學更倚重英語基礎詞匯和語法學習,忽略對學生英語口語以及聽力的基礎訓練,造成學生隨機應變能力欠缺,這些都是應試教育體制造成的惡果。
2.高等院校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路
(1)建立活躍的課堂狀態,讓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主體。在高等院校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設豐富、具體的教學情境,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手段,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在備課時,就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要體現在學生的表現和反饋上。因此,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更新把知識“塞入”學生頭腦中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教學要相應地變為“導演”、“編導”和“服務員”,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真正做到“做中學”和“學中做”。
(2)實行激勵機制,以賽促學。學生學習英語的平臺日益豐富,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手段也靈活多樣。構建高等院校英語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推陳出新,完善教學和評價機制,通過比賽促教,比賽帶教的模式開展課堂教學。這種比賽和競賽模式可以在班級內展開,也可以擴大到全校,全省甚至全國,并實施相對應的激勵和獎勵政策,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又鞏固了英語課堂教學,又為英語教學實踐提供了場地。
(3)創建自主的學習模式,構建探究型學習策略。提到英語教學改革,就不得不提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根本的改變。要讓學生先學,自主的學,在導學案的指導下進行看書、自學,培養自己的探究學習策略,然后教師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
3高等院校英語教育改革仍然“風雨兼程”
我國目前高等院校英語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在不斷解決問題和迎接挑戰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了改革所帶給高校英語課堂的提高和改善。筆者堅信只有堅定高校英語課堂改革的信念,把這條改革之路堅定地走下去,構建我國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的高效廣闊模式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章文捷.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管理策略[D].南京師范大學,2004
[2]李朝暉.中學英語課堂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閔璇.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動機變量的實證調查及教師相應的課堂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7
[4]劉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課堂環境建設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7
[5]張艷.模糊課堂管理的理念與策略[D].西南大學,2007